三国最有实力称帝的董卓如果不死曹操很难翻身
篇首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最有实力称帝的董卓如果不死曹操很难翻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最有实力称帝的董卓如果不死曹操很难翻身
对于董卓这样拥兵自重的大将,朝廷已是无力制约,而董卓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上书直言:兵权我是不会交的,而且羌兵只听命于我,若朝中有人不服就放马过来吧。
一
董卓本是甘肃岷(mín)县的豪强,因作战勇猛,深受段颖信任,而段颎为东汉时的名将,董卓能获得他的认可并得到推荐,说明董卓确实有几把刷子!董卓在对黄巾军和凉州羌胡少数民族的战争中,逐渐培养了一支只听命于自己的西凉兵,这支部队以羌胡少数民族为主体,主要将领有牛辅、李傕、郭汜、樊稠等人。
二
那么,西凉兵的战斗力如何?堪称三国最牛的特种部队。有三个事例:1、董卓被刺杀后,他的老部下率西凉兵仅10天就攻破了吕布把守的长安城;2、当曹操10万人在陕西潼关遇上马超不足五千人的西凉兵时,竟被杀得大败而逃;3、公元211年刘璋率三万人死守成都,听说马超率西凉兵已到城下,吓得刘璋立刻投降。
三
但东汉政府对董卓的这支西凉部队并不放心,曾试图解除董卓的兵权。而实际上,东汉经历了黄巾起义的打击之后,对于董卓这样拥兵自重的大将,已是无力制约,而董卓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上书直言:兵权我是不会交的,而且羌兵只听命于我,若朝中有人不服就放马过来吧。
四
在洛阳大乱之前,董卓预感到若汉灵帝一死,洛阳的局势必将发生变化,因此驻军于河东郡,准备趁乱为自己谋取利益。后来何进召董卓率军至洛阳,对董卓来说乃是天赐良机,所以一接到诏书就立刻出动,及时抵达,此时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已同归于尽,董卓坐收渔人之利。
五
董卓初到洛阳时,骑都尉鲍信欲与袁绍一起消灭董卓,但袁绍却不敢对董卓有所行动,袁绍出身豪门,原为何进集团的中坚力量,袁绍尚且不敢对董卓下手,可想而知何进的其他部下都是什么心态。但董卓在洛阳的倒行逆施,引起天下共愤。东郡太守桥瑁,号召天下群雄起兵讨伐董卓,关东各州郡共推袁绍为盟主,起兵讨伐董卓。
六
董卓一面迁都长安,一面坐镇洛阳,与关东联军对峙。袁绍等人皆畏惧董卓所率的西凉兵团,不敢出战。曹操曾经主动出击进攻,但被董卓的部将徐荣击败,袁术的部下孙坚进至梁东,亦为徐荣所败。关东联军在三个方向上皆遭遇败绩。一时之间,董卓在军事上占尽优势。
七
此时,朝中士大夫对董卓的反抗从来没有中止过,王允利用董卓与吕布之间的矛盾离间二人关系,拉吕布入伙。192年四月,司徒王允和吕布共同商定了诛杀董卓的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实施了,而且获得了成功,董卓被杀,诛灭三族,“董家天下”瞬间瓦解。
八
董卓这个人,虽然文有李儒,武有吕布,但却没有雄才大略,没有赢得人心和威望。不仅如此,他还是个目空一切的“疯子”。董卓有没有一点“小才”呢?当然有。凡是能跳上舞台闹腾一阵子的人,都是有些本事的人——董卓懂得权势压制反对者。但是,由于他不懂政治,从而也没有什么高明一点的权术,必然要走向末路。
相关参考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死后,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至许昌,开始
【许攸之死】曹操为何杀掉少年同窗许攸? 曹操很豁达,张绣杀了他的长子、侄子、侍卫长典韦,曹操都不记恨他,但同时曹操也很多疑,荀是他可靠的功臣,依然没能逃脱他的魔掌,曹操的多疑致使许多与之有恩有旧的亲
东汉末年,要篡位自立的话,董卓是最有条件的人,但他最终没弄成事,还送了卿卿性命。从主观上分析,毛病在于——1、弄虚作假董卓受何进召唤带兵来洛阳城的时候,其实兵马只有区区的三千人。董卓怕被人小瞧,镇不住
东汉末年,要篡位自立的话,董卓是最有条件的人,但他最终没弄成事,还送了卿卿性命。从主观上分析,毛病在于——1、弄虚作假董卓受何进召唤带兵来洛阳城的时候,其实兵马只有区区的三千人。董卓怕被人小瞧,镇不住
是三国史上最受争议的一个人物,出身虽卑微但志向远大,依附自己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那么,曹操为何一生不称帝呢?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与蜀交恶,不得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诸侯争霸。先天下三分,后三家归晋,一直低调的司马家族笑到了最后。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真正的群雄角逐时代,曹操才是最大的赢家。毕竟他擒吕布、降张绣,灭二袁,一统江北,成为最
说历史肯定绕不开三国,不仅家喻户晓那段历史,而且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谋士如云的时代。如果要说到谋士,诸葛亮、庞统、徐庶、鲁肃、郭嘉、荀彧、荀攸、程昱、刘晔、司马懿、董昭、陈宫、李儒、贾诩,这些都是响当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死后,曹操接受荀、程昱所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至许昌,开始了“挟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死后,曹操接受荀、程昱所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至许昌,开始了“挟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死后,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至许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