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1991年海湾战争的起因、经过及其影响

Posted 海湾

篇首语: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浅议1991年海湾战争的起因、经过及其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浅议1991年海湾战争的起因、经过及其影响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

战争起因 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是大国长期争夺的对象。

8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缓和后,该地区潜在的矛盾逐渐突出。

伊拉克对科威特觊觎已久,1961年拒不承认科独立,并企图以武力将其吞并,因遭英国干预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反对,才于1963年承认其独立。

此后,因边界问题与科多次发生纠纷和冲突。

两伊战争后,伊拉克陷于经济困境,要求科威特减免其债务,并指控科威特超产石油和偷采边境石油,导致伊石油收入锐减,要求科赔款和道歉;同时还向科提出重划边界和租用布比延岛与沃尔拜岛99年的要求。

遭科坚决拒绝后,伊于1990年8月2日出兵占领科全境,8月8日宣布科为其第19个省。

伊拉克的侵略行径遭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同时也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为美出兵海湾提供了借口。

美国出兵海湾的战略目的是:控制海湾石油资源,掌握西方经济命脉,巩固其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长期驻足海湾,在中东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新秩序";制服地区强国伊拉克,保持海湾地区力量均衡,维护美国全球利益。

伊侵科当天,美"独立"号航空母舰即奉命驶往海湾。

8月6日,美总统G.布什下令实施"沙漠盾牌"行动,向海湾部署军队。

联合国安理会亦通过要求伊无条件撤出科威特并对伊实施贸易禁运等决议。

美国以执行联合国决议的名义建立多国联盟。

英、法等38个国家出于不同目的派遣20余万人的战斗部队或支援部队,日本等10多个国家向美国捐款540余亿美元。

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限定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前撤出科威特,并授权联合国成员国在1月15日后可使用武力将伊拉克逐出科威特。

  双方部署与作战企图 开战前夕,多国部队总兵力为69万人(其中美军45万人)、坦克3500余辆(其中美军2000余辆)、装甲车3000余辆(其中美军2200辆)、作战飞机5000余架(其中美军2000余架)、舰艇250余艘(其中美军140艘),部署在伊拉克-科威特周围地区,对伊军呈包围态势。

其中,埃及、叙利亚及海湾六国的陆军部队部署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边境前沿,美、英、法三国地面部队主力位于纵深;航空兵部署在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土耳其和美军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海军舰艇部署在波斯湾、阿曼湾、红海和地中海,其中在红海和波斯湾各有3个航空母舰战斗群。

多国部队总指挥、美军中央总部司令H.N.施瓦茨科普夫上将通过"联盟协调通信与统一中心",与阿拉伯联合部队司令沙特阿拉伯的哈立德·苏尔坦中将协调行动。

多国部队的作战企图是:以连续不断的高强度空袭,摧毁伊拉克的战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震撼其士气民心,重创其地面部队,瘫痪其防御体系,尔后在海空军支援下以出其不意的地面进攻、快速坚决的纵深穿插和迂回包围,将伊军主力歼灭于科威特北部和伊拉克南部地区,迫使伊拉克接受联合国有关决议,结束战争。

与此同时,给以色列以足够的军事援助,以免以色列卷入战争,导致多国联盟破裂,给伊可乘之机。

伊军总兵力120万人、作战飞机770余架、坦克5800余辆、装甲车5100余辆、火炮3.8万余门、地对地导弹800余枚。

在南部战区(伊科战区)部署有43个师约45万余人(司令部在巴士拉),并在科沙边境地区构筑了包括两个防御地带的"萨达姆防线";其共和国卫队8个师为战略预备队,部署在伊科边界以北地区。

在北部战区部署有2个军约17~18个步兵师,以备美军在土耳其方向开辟第二战场。

在西部战区(叙利亚和约旦方向)部署有1~2个步兵师。

在中部地区部署有1个军3个步兵师。

另有1个师和4个旅(含共和国卫队2个旅)部署在巴格达周围。

伊军由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直接指挥,其作战企图是:以藏避炸、保存实力,以有限反击拖住对方,以导弹袭击分化瓦解多国联盟;依托既设阵地,发挥兵力优势并利用日益严酷的天候,使战争长期化、复杂化,最终迫使多国部队撤出波斯湾,以永久占领科威特。

相关参考

郭威灭汉的影响 郭威灭汉的起因和经过

郭威灭汉的起因唐朝灭亡之后,五代十国就接替了唐朝的天下,成为了当时天下的领导集团,后汉就是其中一个。汉朝皇帝刘知远在自己部下的支持下,自称皇帝,攻下了开封,并把这里定为后汉的都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国家

郭威灭汉的影响 郭威灭汉的起因和经过

郭威灭汉的起因唐朝灭亡之后,五代十国就接替了唐朝的天下,成为了当时天下的领导集团,后汉就是其中一个。汉朝皇帝刘知远在自己部下的支持下,自称皇帝,攻下了开封,并把这里定为后汉的都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国家

郭威灭汉的经过与影响 郭威灭汉的起因是什么

唐朝灭亡之后,五代十国就接替了唐朝的天下,成为了当时天下的领导集团,后汉就是其中一个。汉朝皇帝刘知远在自己部下的支持下,自称皇帝,攻下了开封,并把这里定为后汉的都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国家。而郭威当时是

郭威灭汉的经过与影响 郭威灭汉的起因是什么

唐朝灭亡之后,五代十国就接替了唐朝的天下,成为了当时天下的领导集团,后汉就是其中一个。汉朝皇帝刘知远在自己部下的支持下,自称皇帝,攻下了开封,并把这里定为后汉的都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国家。而郭威当时是

历史军事 胡斯战争起因是什么 胡斯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胡斯战争简介上提到胡斯战争又被称为是捷克农民战争,这是欧洲历史上时间最长,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这次战争的领导人是胡斯,战争的主要领导人是杰士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419年到1434年,战争的

历史军事 明缅战争的起因是怎样的 明缅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在1381年,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在云南边境残余着蒙古势力,他派大将沐英进行了肃清,沐英也因此功被封为黔国公,世世代代镇守云南,同时朝廷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云南的控制在其以西以南设立了六个宣慰司

历史上宋越熙宁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宋越熙宁战争起因后世史学家对于宋越熙宁战争起因这个问题一共有两个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宋越熙宁战争的起因在王安石,如果没有王安石变法破坏北宋国内一些固有的制度,李军也不会看到宋朝国力空虚的状况,也就

宋越熙宁战争的影响 宋越熙宁战争起因是什么

宋越熙宁战争背景后来历史学家认为宋越熙宁战争背景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时宋朝国力空虚,宋朝的三冗两积社会弊病从一开始就有,但是在熙宁战争期间尤为显著,正是由于李超统治者看到了宋朝外强中干的历史局面才敢轻举

希腊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与结果?

伯罗奔尼撒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年)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两大城邦集团,为了争夺全希腊的统治权,交战达二十七年之久,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远,在古希腊史

白藤江之战经过与结果 白藤江之战起因是什么

白藤江之战起因白藤江之战起因与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有关。唐末,藩镇割据,地方上的政权都由节度使掌握。唐朝灭亡以后,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白藤江之战就是五代十国时期两大节度使之间的战争。白藤江之战起因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