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歌剧《白毛女》在中国歌剧史上的意义

Posted 《白毛女》

篇首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简述新歌剧《白毛女》在中国歌剧史上的意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简述新歌剧《白毛女》在中国歌剧史上的意义

歌剧《白毛女》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并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

《白毛女》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优秀的新歌剧作品。

歌剧《白毛女》的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程式。

剧中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采用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与地方戏的曲调加以改编和创作,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

歌剧《白毛女》的表演,学习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借鉴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

歌剧《白毛女》开创了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在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建国60周年之际将歌剧《白毛女》再次搬上舞台,是通过演出经典作品对人们再次进行的爱国主义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

《白毛女》的故事产生于民间传说,形成于革命胜地。

这个歌剧当年激励着千百万人投身革命,是时代的坐标。

现在,每当《白毛女》熟悉的音乐出现在音乐会舞台上时,总会获得观众经久不熄的掌声。

相信,此次中央歌剧院精心排演的整台歌剧定会使人们再次回忆起那激动人心的岁月。

相关参考

对中国民族歌剧历史和发展的思考唐红英

一、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中国歌剧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可以说,从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以歌舞、宾白并重,亦属于“歌剧”性质,但还不是歌剧。歌剧可以说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儿童舞剧《麻雀与小孩》,

历史人物 德国作曲家,歌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德·格鲁克(ChristophWillibaldGluck),德国作曲家。1714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位于德国和捷克交界处的艾拉斯巴赫,1787年11月15日逝于奥地

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歌剧

浪漫主义时期法国歌剧分为大歌剧、抒情歌剧、轻歌剧1、大歌剧一场面宏大、布景豪华、风格宏伟而著称。内容上,多表现历史英雄的豪情和近乎夸张的情感。音乐上,也有明显的特点,宣叙调由管弦乐队伴奏,不用说白,剧

世界历史 伊卡里亚歌剧院成为世界第一演员

历史上的这一天:公元前534年11月23日11月23日,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登台并描绘自己以外的人的传统日期。据各种消息来源称,这个人,最著名的是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名叫伊卡里亚的塞斯皮斯的人。(这也是我们

意大利歌剧特点

了解意大利歌剧特点要从歌剧的发展史开始了解: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1750),最初是由意大利佛洛伦萨的一群人文主义者为了复兴希腊时期的戏剧传统而创造的音乐形式,其渊源除了古希腊戏剧还有世纪神

歌剧艺术发展的历程

1.歌剧在意大利的起源  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1750),最初是由意大利佛洛伦萨的一群人文主义者为了复兴希腊时期的戏剧传统而创造的音乐形式,其渊源除了古希腊戏剧还有世纪神秘剧、假面剧,最直

历史秘闻 歌剧艺术发展的历程

1.歌剧在意大利的起源  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1750),最初是由意大利佛洛伦萨的一群人文主义者为了复兴希腊时期的戏剧传统而创造的音乐形式,其渊源除了古希腊戏剧还有世纪神秘剧、假面剧,最直

知识百科 在管弦乐队响亮的伴奏声中,歌剧演员是怎么让人们清楚地听见自己歌声的?

在管弦乐队响亮的伴奏声中,歌剧演员是怎么让人们清楚地听见自己歌声的?解答专家 约翰·史密斯(JohnR.Smith)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物理学家在管弦乐队伴奏声较弱、听众的耳朵最敏感的音频区,歌剧演

著名的外国的歌剧都有什么

我来回答,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

历史人物 法国作曲家,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

乔治·比才(GeorgesBizet,1838年—1875年),出生于巴黎,法国作曲家,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九岁起即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到罗马进修三年。1863年写成第一部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