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中原地区和西域的关系是如何发展的
Posted 月氏
篇首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两汉时期中原地区和西域的关系是如何发展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两汉时期中原地区和西域的关系是如何发展的
汉代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日新疆及其以西地区,称为西域(包括中亚以至更远的许多地方)。
汉武帝时,西域有三十六国,以后分为五十余国。
各国语言不一,互不统属,人口最多的龟兹国仅八万人,一般每国数千至二、三万人。
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南、北二道。
月氏原是河西游牧民族,被匈奴所攻,西迁葱岭以外。
武帝闻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意,而河西及其西为匈奴所隔,所以募使者通使大月氏,欲联合他们夹攻匈奴。
汉中人张骞以郎应募前往,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率众一百余人向西域进发。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张骞虽未完成联络月氏夹攻匈奴的目的,但是他的西行,传播了汉朝的情况,获得了大量前所无闻的西域资料,故被称为“凿空”,从此开始了中原与西域的来往。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军击败匈奴,取得了河西地带,从此,“自盐泽以东,空无匈奴,道可通”。
于是,武帝于元狩四年(前119)以张骞为中郎将,派他再次出使西域,欲招乌孙东迁回到河西故地,并联络西域各国。
此行率将士三百人,每人备马两匹,并带牛羊以万数,金币丝帛巨万。
张骞到达乌孙国,传达汉朝旨意。
此时乌孙已分为三国,又畏惧匈奴,不愿东徙,只派译员送张骞归国。
张骞分别派出副使,前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诸旁国,其中不少国家陆续派人随汉朝副使到长安,开启了西域各国与汉朝频繁交往的时代。
元封年间,汉朝遣宗室女细君公主妻乌孙国君。
之后为与匈奴争夺西域控制权,武帝派王恢、赵破奴击败西域通道上助匈奴与汉使为敌的楼兰、姑师。
因欲打破匈奴对大宛的控制和获得大宛的汗血马,于太初年间两次派贰师将军李广利远道出军击大宛。
终于击败大宛。
此后,西域各国震惧,主动交好汉朝。
武帝之后,原与汉朝平等交往的乌孙逐渐从属于汉朝。
汉继续与匈奴争夺西域控制权。
匈奴为汉所败,加上内乱,在西域影响力大减。
宣帝时,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之后又设戊己校尉。
西域各国归属汉朝管辖控制。
王莽篡汉,实施了不正确的民族政策。
西域与汉隔绝。
东汉初年,西域各国多次请求汉朝重设都护,光武帝不允。
西域各国重新归属匈奴。
东汉明帝时期,汉与北匈奴进行战争,东汉恢复了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
同时,汉朝窦固派遣假司马班超率吏士三十六人出使西域。
班超通西域,中断了六十多年的汉朝和西域的交通,得到恢复。
班超经营西域,在军事压力和政治安抚下,三地皆降服,北道遂通,至此“西域五十余国悉皆纳质内属”。
班超他平定西域城郭诸国的内乱,抵御了强敌,恢复了祖国的统一和开辟了中西交通,使汉和西域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得以继续发展。
班超东归以后,继任的都护任尚失和于西域各国,受到各国的攻击,接着陇西羌人与东汉发生战争,陇道断绝。
班超之子班勇再通西域。
东汉时西域三通三绝,班勇继承其父遗志,以西域长史身份重平西域,自此遂不复绝。
直到东汉末年,汉朝政治腐败,战争不断,国力衰退,逐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权。
西域道通以后,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同时,中原同西域以至更远地区,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西域的各种物产向东移植。
此后,佛教及佛教文化也经此传入东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的丝织品、科技和农业先进技术传到西域。
这种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相关参考
两汉时期,中原统治者都尝试在西域驻军和屯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量的基地网络控制着西域的主要绿洲和要道。各类使节、官吏、军人和冒险家都深入当地,并以西域为基地进入中亚和草原西部。但在文化传播方面,
两汉时期,中原统治者都尝试在西域驻军和屯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量的基地网络控制着西域的主要绿洲和要道。各类使节、官吏、军人和冒险家都深入当地,并以西域为基地进入中亚和草原西部。但在文化传播方面,
晋朝在西域的发展 晋朝在西域的发展:晋朝时期西域已经从汉朝数十国兼并发展成为六七国,从城邦国发展成区域性的地方政权,与中央的关系也从汉朝质子入侍的关系向进一步密切的行政官职方向发展。晋朝
晋朝在西域的发展 晋朝在西域的发展:晋朝时期西域已经从汉朝数十国兼并发展成为六七国,从城邦国发展成区域性的地方政权,与中央的关系也从汉朝质子入侍的关系向进一步密切的行政官职方向发展。晋朝
两汉统治者经常于西羌地区实行戌边和屯田,把内地的农民、士卒和罪犯远徙至陇西、湟中及河曲一带,进行兵屯和民屯。这些措施虽然促进了西部边疆农业的发展,便利了汉族和羌人等少数民族的交往及融合,但却在客观上掠
细数远嫁西域和匈奴的汉朝公主 公元前200年,与匈奴战争失败的汉高祖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揭开了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新的一页。两汉和亲西域
细数远嫁西域和匈奴的汉朝公主 公元前200年,与匈奴战争失败的汉高祖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揭开了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新的一页。两汉和亲西域
公元前200年,与匈奴战争失败的汉高祖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揭开了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新的一页。两汉和亲西域和匈奴的“公主”其实多为从诸侯王室或民间选来的女子,并非真正的公
公元前200年,与匈奴战争失败的汉高祖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揭开了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新的一页。两汉和亲西域和匈奴的“公主”其实多为从诸侯王室或民间选来的女子,并非真正的公
满族原是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长白山系、黑龙江流域,以渔猎为主,兼畜牧与农耕的民族。满族的先祖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先秦时期的肃慎、两汉南北朝时期的挹娄与勿吉,隋唐的靺鞨和宋代的女真。明朝初期,随着生产力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