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历史(与名人的故事哦)
Posted 兰花
篇首语: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兰花的历史(与名人的故事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兰花的历史(与名人的故事哦)
爱国诗人屈原不仅种兰,身佩兰花,而且以兰蕙高洁自比。
他在《离骚》中就多次写到兰花:“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余”、“秋兰兮青表,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豌兮,又树蕙之百亩”。
这些名句被广泛传播,使“兰”这个词成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称,并由此使“兰”离开了它本身的植物性成为一种色彩绚烂的文化符号。
东晋诗人陶渊明喜爱兰花,他弃官归里,采菊养兰,写有咏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消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
唐太宗李世民是第一个喜爱兰花的皇帝,他常在上幸宛中观赏兰花,并写有《芳兰》诗:“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代诗人王维养兰成癖,并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汗漫录》说:“王维以黄磁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
开创了瓷盆养兰先例。
相关参考
蒿 宾(生卒年待考),山东膝县人。著名明朝榜花。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登进士榜。榜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应试制度,自唐朝宣宗李忱下诏形成,历代因之。自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以来,凡历代封建
兰花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兰花(学名:Cymbidium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
兰花,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至3片成一束。总状花序,花被2轮,肉质状,内轮3瓣中,2瓣向上直立,下方一瓣唇形,向外反卷,
话说越国灭掉吴国后,越王勾践置酒文台之上,大宴群臣,欢庆灭吴之功。在一片欢悦的气氛中,越国大夫范蠡发现越王勾践是个心胸狭窄、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小人,于是,他托词向勾践辞行。勾践哪肯答应,流泪
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之17:秦赵之争友情提示:欢迎加入“百家讲坛·FANS地带”QQ群与大家一起交流!(QQ群:49135522)特别提示:论坛币获取方法就是发帖:发一个
查理曼大帝改红为白:在勃艮第产区,有家顶级酒庄叫"高顿-查理曼酒庄",是法国著名的白葡萄酒酒庄。传说,这里原产上好的红葡萄酒,公元8世纪时,法国国王查理曼大帝饮用此酒,怕此酒染红了他的大白胡子,下令改
伯牙与钟子期伯牙出生楚国,是晋国的上大夫,极其擅长琴艺,被称为是“琴仙”著名的高山流水就是他的成名曲。钟子期是晋国的一位樵夫,一介布衣。可以说伯牙与钟子期在身份地位上是很不相符的,他们之间应该是没有任
早在20世纪30年代,同春园就成了享誉京华的淮扬菜名馆,不少文人雅士、社会名流经常在此宴请聚会,京剧大师梅兰芳就是其中之一。梅兰芳虽然生长在北京,却因祖居江苏泰州,所以家中的膳食大部分保留了江南的
早在20世纪30年代,同春园就成了享誉京华的淮扬菜名馆,不少文人雅士、社会名流经常在此宴请聚会,京剧大师梅兰芳就是其中之一。梅兰芳虽然生长在北京,却因祖居江苏泰州,所以家中的膳食大部分保留了江南的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叫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令媛轻一笑?为君持酒劝夕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木兰花这是一首游春词,词人呼朋引伴,并招来妓乐,到东城去赏识水波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