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初一初二所有几何概念

Posted 定理

篇首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教版数学初一初二所有几何概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教版数学初一初二所有几何概念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定理汇总

二、基本定理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

角对等边)

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

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 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 形是等腰梯形 77、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78、(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 ad=bc ,那么a:b=c:d

79、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需证明))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80、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8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82、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83、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84、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85、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86、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87、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88、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89、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90、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91、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9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93、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94、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95、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96、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97、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98、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99、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00、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

相等

101、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

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02、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03、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04、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05、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06、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07、①直线L和⊙O相交 d﹤r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08、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09、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10、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11、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12、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

条切线的夹角

113、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 d﹤R-r(R﹥r) 114、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115、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116、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17、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118、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119、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

/n=360°化为(n-2)(k-2)=4 1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相关参考

初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人教版的)

这是我上初一时一点点积累的,您慢慢看~初一历史期末复习方案:一、所有同学必须掌握的内容:1、选择题部分:学检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测评、综合练习一、综合练习二所有选择题2、材料题部分:下发《初一

求40道初一初二数学文字题

1、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完?还要运x次才能完29.5-3*4=2.5x17.5=2.5xx=7还要运7次才能运完2、一块梯

初二下历史人教版

1.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⑵英

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1.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有什么

主要讲解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主的侵略史。以洋务运动为开始的近代化探索。以五四爱国运动为开始的新民民主革命的开始。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为开始的解放战役。一、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理解)①社会性质

八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期末试卷

2007-10-22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座位_______分数_______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如果一个正方

求初一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6、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夏商西周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制定了严酷的。7、配合暴力镇压,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起着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统治阶级通过的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起到维护

人教版初一下历史第二单元(宋元时期的)复习提纲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长安,年号开皇。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推论(AA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第二学期下册数学期中试卷一、填空。(共26分)1.如图: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指向();指针从“1”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后指向()。2.的分数单位是(),它包含()个这样的分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