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洋水师覆没而拍手叫好清朝另外三支水师
Posted 清朝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看北洋水师覆没而拍手叫好清朝另外三支水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看北洋水师覆没而拍手叫好清朝另外三支水师
中日虽然宣战,清廷拥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水师,但在历时一年的战争里,除了广东水师派出三艘军舰北上参战外(时任两广总督李瀚章是李鸿章的哥哥,支援多出于私人关系),其余水师都坐视北洋舰队覆没。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官兵不乏奋勇杀敌、以死报国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颇有痛歼日军、克敌制胜的战局。但毕竟清北洋海军接连一败丰岛海战、再败黄海海战、接着命丧威海基地;清陆军接连一败牙山、二败平壤、三败江防、四败金旅、五败威海、六败辽东。军力占优又主要在本土和领海内作战的清军为何接二连三、一败到底?从清廷高层来看,自始至终,没有拿出一个应战方略,始终处在战和不定的被动挨打状态。
开战之前,日军就设立了集陆海军参谋和决策为一身的统帅部——大本营。而从宣战到罢兵,清廷始终未设清军统帅部。日本在军事上一切皆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的时候,清政府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仍然未有准确的判断,还寄希望于中日双方同时撤军。李鸿章给在朝陆军的指令是:“彼断不能无故开战,切勿自我先开衅。”给北洋海军的指令是:“日虽添军,并未与我开衅,何必请战,应令静守。”李鸿章认为:“两国交涉全论理之曲直,非恃强所能了事。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谁先理诎,此万国公例。”
这种试图占据道德高地的意图,让前线清军矛盾纠结,严重影响了坚决的勇气和信心,也因此直接蒙受极大的损失。
平壤大战之际,日本天皇到达大本营广岛驻地,以示亲自指挥,用行动向日本国民表明决心和信心。日军随军记者在报道中激动地写道:“我陛下君临每个国民心中。我皇万岁!”平壤大战的指挥官山县有朋到达汉城后,对麾下军官们训示:“万一战局极端困难,也绝不为敌人所生搞,宁可清白一死,以示日本男儿之气节,保全日本男儿之荣誉。”日军禁止投降、战败剖腹的传统自此开始。
清军不战而溃的例子太多。北洋舰队“济远”舰,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逃出战场,慌乱中又撞伤了自己的一舰,“广甲”舰也随之而逃;平壤大战中,日军只有两天的后勤准备,清军只要坚守两天,日军将不战而溃,但总指挥叶志超吓破了胆,雨夜弃城,一路狂奔500多里,逃回鸭绿江。
纵观整个战争过程,清廷高层和战不定,即便是被迫对日宣战后,依然寄希望于列国调停,乞求和平。平壤大败、黄海失利后,军机大臣孙毓汶、徐用仪奉慈禧太后之命请求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出面调停请和,会谈4个多小时,两人在赫德面前痛哭流涕;鸭绿江防线崩溃,金州、大连、旅顺相继陷落后,大清朝廷又赏给天津海关税务司德国人德璀琳头品顶戴,让他怀揣李鸿章的亲笔信,代大清国去日本乞和,结果是日本政府连面也不见,德璀琳只好把李鸿章的亲笔信通过邮局寄给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滕博文。
随后,1895年1月26日,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大年初一这天,朝廷又急切地派出议和全权大臣张荫桓、邵友濂,让他们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从上海乘船赴日求和。结果伊滕博文以张、邵两人资历太低并未得完全授权为由,把两人训斥一通,让其登船回国。
整个战争过程中,日本的目标始终非常明确:消灭北洋舰队,通过巨大的胜利逼迫清政府割地求和。而清廷在整个战争中则是和战不定,始终没有坚决抗战的决心,让前线将士无所适从。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中日虽然宣战,清廷拥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水师,但在历时一年的战争里,除了广东水师派出三艘军舰北上参战外(时任两广总督李瀚章是李鸿章的哥哥,支援多出于私人关系),其余水师都坐视北洋舰队覆没。可悲的是,各水师高层腐败不堪,勾心斗角,更有官员想借外人力量铲除异己势力。在当时,朝野许多人认为这是北洋与日本人的战争,换句话说,是李鸿章以北洋之力在与整个日本对抗。因此,北洋舰队被围困在威海港内,日军占领了陆上炮台,用大清的炮轰击大清的战舰,半个多月的时间内,直到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管带刘步蟾、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代理管带杨用霖等先后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大清的陆海援军无一到达战场支援。
最令日本人大跌眼镜的是,南洋舰队曾派人向日本海军请求,归还南洋舰队的两艘舰船。理由是这两艘舰船是战前到北洋参加会操的,不属于北洋舰队。和日本人交战的是北洋舰队而非南洋舰队,因此这两艘舰船应当归还。
相关参考
马江又称马尾,位于福州东南,四周群山环抱,港阔水深,可泊巨舰。自闽江口上溯马江,沿岸30余公里,形势险峻、炮台林立,是闽江下游险塞天成的天然良港。清政府的第三支海军——福建水师,以及创建于1866年的
北洋水师,也叫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现代化海军舰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下面就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主、客观原因: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原因一:官场上的明
1894年9月17日上午10点23分,在鸭绿江口大东沟海域,清朝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的舰船相遇了。在茫茫无边的大海里,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首先发现北洋水师的舰船。这是因为,北洋水师的舰船发出一大片
历史秘闻 他为什么将劣质煤炭卖给北洋水师 导致甲午战争全军覆没
1894年9月17日上午10点23分,在鸭绿江口大东沟海域,清朝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的舰船相遇了。在茫茫无边的大海里,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首先发现北洋水师的舰船。这是因为,北洋水师的舰船发出一大片
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清朝的北洋水师,对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历史非常心疼。其实早在甲午战争的10年之前,清朝曾经与法国开战。在清法战争中,法国舰队为了从台湾岛登陆,计划全歼清朝的福建水师。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历史军事 马江海战中为什么半个小时不到,福建水师就全军覆没了
马江海战是1884年8月23日发生在福建马江一带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交战双方是清政府的福建水师和孤拔率领的法国舰队,这次交战仓促应战的福建水师与法国舰队仅仅战斗了半个小时就全军覆没,福建水师的舰船全部
多年来,我们苛刻地评价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近代化的努力,对于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洋务派人士缺乏一种“理解的同情”。我们一味地指责他们的失败,这种轻率的指责无助于我们从历史中获取思想的资源。19世纪六
历史人物 慈禧到底有没有挪用北洋水师经费 有关于挪用军费的说法准确吗
还不知道:慈禧到底有没有挪用北洋水师经费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895年,清朝与日本的甲午战争结束,清朝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在战争结束以后,出现了慈禧太后挪用北洋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朝军队在海陆两个战场都遭遇惨重的军事失败。在海上,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最终以全军覆没而结束。在陆上,起家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的湘军、淮军等也不堪一击。战争的失败有多重原因,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朝军队在海陆两个战场都遭遇惨重的军事失败。在海上,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最终以全军覆没而结束。在陆上,起家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的湘军、淮军等也不堪一击。战争的失败有多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