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能反省? 日媒在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安静异常

Posted

篇首语:当筵意气临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何时能反省? 日媒在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安静异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何时能反省? 日媒在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安静异常

今年的12月13日,是中国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路透社等欧美媒体高度关注这一消息,纷纷进行了评论和报道。但让人吃惊的是,作为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前一天,日本的媒体却静得出奇。

虽然之前有些零星报道,但12月12日记者翻遍了当天日本六大主流报纸,关于南京大屠杀和中国国家公祭日,竟再无只字片语。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即使在包罗万象的日本互联网上,也只有引自中国媒体的报道,基本看不到本土媒体的评论,好像“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完全是另一个国家的事,与日本没有半点关系。

从以往经验来看,日本媒体在如此重大的时刻、如此重大的事件上没有“蜂拥而上”,实属罕见。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位政治学者分析称,12月13日不仅是中国新设的国家公祭日,也是77年前日军开始进行“南京大虐杀”的日子。近年来,日本教科书上对这段历史或只字不提或模糊处理,民众知之甚少。与众所周知的慰安妇等问题不同,“南京大虐杀”在日本国民心中根本没有形成概念。而且日本某些势力也开始转换策略。他们认为,“南京大虐杀”本来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一再大肆否认反而挑起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不如绝口不提,彻底让这段历史在日本消失。日本左翼媒体对这一事件掌握的资料不多,右翼媒体又故意抹杀,因此就出现了日本媒体对“南京大虐杀”纪念日、中国国家公祭日冷淡处置的奇怪现象。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北京参加APEC首脑会议期间,中日达成了四项原则共识。可是,安倍还未离开北京,外相岸田文雄等高官就迫不及待地公开发表违背原则共识的讲话。11月25日,日本内阁会议上还通过了一份答辩书,称四点原则共识是通过日中间的对话达成一致意见的几点事项,在定位上日中之间并无分歧,但是答辩书强调四点原则共识“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其实,安倍政府言而无信、表里不一是预料中的事。自从中日关系跌至冰点以来,安倍政府在表面上对恢复两国高层交流表现得异常积极。他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展示改善中日关系的“诚意”,好像无时无刻不希望与中国最高领导人直接谈话。但另一方面,安倍在历史认识等实质问题上,不会做出妥协让步,还在军事和外交上加大对中国的围堵。在日本国内,安倍一如既往,仍在继续自己的各项右倾政策。在对待制约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认识问题上,日本的社会氛围也正在日趋保守化。

不久前,《朝日新闻》宣布撤回有关日本强征慰安妇的一系列报道,前社长木村伊量为此于11月14日黯然辞职。12月5日,《朝日新闻》社新任社长渡边雅隆召开上任记者会,公开就强征慰安妇等报道表示道歉。

11月底,就连一向偏右的《读卖新闻》也遭到右翼强烈指责。该报就旗下英文报纸在“慰安妇”问题上“用词不当”致歉,声称以往英文报道中使用的“性奴隶”、“强征”等字眼均基于外媒报道,与《读卖新闻》观点不同,就此澄清。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错误史观正在日本大行其道,各媒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已经很难听到正确认识历史等客观、理性的声音。

《产经新闻》12月12日以“众院选举与历史认识”为题发表社论称,日本因历史问题被世界误解很久了,对这些非难应该有坚定明确的态度。文章说,众议院选举其实没那么重要,日本应该关注的是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如何对待历史认识问题。日本如果采取谢罪的态度,不进行反驳,只会招来更多的批判和麻烦。慰安妇问题就是一大教训。

文章宣称,对于美国等国媒体批判日本历史认识的报道,根本不应该听之任之,要坚决反击。正是“河野谈话”阻碍了日本的近邻外交,安倍首相应该趁着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修正这一谈话。与近邻诸国构筑友好关系没有错,但扭曲事实去迎合对方,根本建立不了长期的友好信赖关系。安倍首相应该在历史问题上有明确立场,而不应该将其作为一张外交牌。

笔者注意到,就在发表这篇社论的《产经新闻》里,还有安倍投放的整版全身像竞选广告。

相关参考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国家公祭日有何重大意义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

组图 国家公祭日中国选手暴揍日本拳王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中日搏击对抗赛正式开战,在67公斤级、93公斤级以及100公斤级的比赛中,中国选手张腾KO日本泰拳手森山何哉、张畅以及杨雨也分别击败各自对手,拿下胜

历史军事 国家公祭日中国选手暴揍日本拳王 组图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中日搏击对抗赛正式开战,在67公斤级、93公斤级以及100公斤级的比赛中,中国选手张腾KO日本泰拳手森山何哉、张畅以及杨雨也分别击败各自对手,拿下胜

炒作威胁论 日媒称中国军机曾反复异常接近美机

针对中国加强部署的同时,日本不断为它的行动大造舆论——宣扬“中国威胁”。在指控中国军机“异常接近”遭到中方驳斥后,日本NHK电视台14日又报道称,在中国战机“异常接近”自卫队飞机事件不断发生的情况下,

历史军事 日媒称中国军机曾反复异常接近美机 炒作威胁论

导读:针对中国加强部署的同时,日本不断为它的行动大造舆论——宣扬“中国威胁”。在指控中国军机“异常接近”遭到中方驳斥后,日本NHK电视台14日又报道称,在中国战机“异常接近”自卫队飞机事件不断发生的情

时刻知道丨国家公祭日,我们应该知道什么

红网时刻记者廖浩宇整理报道今天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曰,全国多地举行悼念活动。但你了解国家公祭曰的由来和祭奠对象吗?你知道今年国家公祭曰将有哪些活动吗?一起来看看吧!“南京大屠杀”发生了什么

中方要求日本就南京大屠杀谢罪 首个国家公祭日

在首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通过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政府及安倍晋三,要求日本政府向被日军杀害的南京30万亡灵谢罪。据悉,这是中国民间机构首次以函件方式要求日本政府就南

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天,我们再次“以国之名”祭奠30余万死难同胞。凄厉刺耳的警报声警醒我们,国耻难忘!82年前的今天,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开始了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6周血腥屠城,大量建筑

秦始皇陵到底何时能打开

导读:帝陵,古代帝王的坟墓。“陵”是帝王一级人物墓的专称,一般人的墓称“坟”。中国周代陵墓集中在陕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阳附近,尚未发现确切地点,陵制不详。战国时期陵墓开始形成巨大坟丘,设有固定陵区。秦始

历史人物 崔造: 我何时能升官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这首诗《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所作,刘禹锡祖籍洛阳,不仅是一个文学家,还是一个政治家,805年他参与永贞革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