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搞基的皇帝或者王爷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所谓得体,就是有些话不必说尽,有些事不必做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搞基的皇帝或者王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搞基的皇帝或者王爷

断袖之癖得由来

汉哀帝不爱女生,宠爱一名男生董贤,封他为驸马都尉、侍中。

驸马都尉是骑马随行,侍中是宫中随侍,换句话说,董贤出入相随,皇帝的赏赐更不计其数。

依照专制体制(不论古今)的规则,最接近皇帝(独裁者)的那个人,就是权力「一人之下」的那个人,於是董贤自然成为朝廷百官巴结对象。

有一次,哀帝与董贤同床睡午觉。

哀帝想起床了,董贤尚未醒。

偏偏董贤的身子压到了哀帝的衣袖,若用力拉出衣袖,可能会弄醒他。

哀帝不愿打扰董贤好睡,就用剪刀剪断了龙袍的袖子,轻手轻脚独自起床。

这就是同性恋代词「断袖之癖」的典故。

汉哀帝专情於董贤,但董贤却并非单纯同性恋,他家里还有老婆。

但哀帝非但不介意,还下令董贤的妻子住进宫中,与董贤同住一处。

董贤的妻子有个妹妹,哀帝又将他召入宫中,立为昭仪,後宫地位仅次於皇后,这个四角关系还真有点复杂。

总之,董贤与老婆、小姨子每天从早到晚,包围了汉哀帝。

这种情形,对西汉的儒家大夫而言,当然不以为然,可是又没有什麼古例可以谏诤──西汉的儒家学者非常崇古,开口闭口「三代」。

问题在於,之前的历史上,因宠爱姬妾而亡国的例子很多,却没有同性恋的!

尚书仆射郑崇看不过去了,上书直言谏诤(所谓直谏,就是没有引用经典上的故事,直指皇帝不可以喜好「男色」)。

汉哀帝看了很火大,可是又不好直接说「我就是不爱女生爱男生,怎麼样!」,只能在其他事情上面对郑崇找碴。

尚书令(仆射的上司)赵昌揣摩上意,出面检举:「郑崇与他的家属往来密切,怀疑有不可告人的勾当,请准予查办。

哀帝抓住这个,责问郑崇:「你家里热闹得跟市场一样,为什麼要劝阻皇帝我交朋友?」

郑崇回答:「我家中虽然人们出入频繁,可是我的心却平静如水(操守如水之清澈,问心无愧),我愿接受司法讯问。

哀帝闻言大怒,将郑崇下狱,指示严加审问,。

【原典精华】

驸马都尉、侍中云阳董贤得幸於上,出则参乘,入御左右,赏赐累钜万,贵震朝廷。

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又诏贤妻得通引籍殿中,止贤庐。

又召贤女弟以为昭仪,位次皇后。

昭仪及贤与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

……

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愿得考覆!」上怒,下崇狱。

──《资治通鉴‧汉纪廿六》

事实上,郑崇得罪的人可多了:傅太后、太后的弟弟傅商,再加上董贤(与老婆、小姨子),权力中枢全得罪光了,最後得罪了皇帝,还被顶头上司检举,所以几乎满朝噤声。

郑崇最终死在狱中,唯一「白目」为他说话的司隶校尉孙宝,也被废为庶人。

(本文是公孙策新书《黎民恨》中一章)

相关参考

《少年天子》簡析——在攘亂中開創盛世之基的順治皇帝

《少年天子》是清史研究員凌力先生著作清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是以順治皇帝福臨為主角的一部歷史科普類小說。這部作品在以大量史實為支撐的前提下,把握了時代人物的橫縱向聯繫,進行了部分合理的文學創作。我推薦這

汉朝公主嫁了十多个给匈奴可汗,为何没有匈奴公主嫁给汉朝皇帝

我们知道,匈奴的可汗经常会向汉朝求娶公主。在整个汉朝期间,有十多位公主嫁给了匈奴的可汗(或者是王爷)。但是,汉朝皇帝从来没有向匈奴求娶过匈奴女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匈奴女子长得丑吗?(匈奴和亲)「

裴仁基简介 裴仁基的女儿资料

裴仁基简介裴仁基的女儿资料  裴仁基(?-619年),字德本,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北周汾州刺史裴伯凤之孙,上仪同裴定之子[1],隋朝末年将领。开皇初年,担任隋文帝的侍卫,后来从军参加灭陈朝和攻打吐

清朝两百多年间,为何没有王爷敢造反

在我国古代,人们梦想当皇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拥有后宫三千妃嫔,日日夜夜流连温柔乡。拥有这么多的妃嫔,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子嗣,手心手背都是肉,那么到底选谁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担负起治国理政的重任呢?关于

父亲是皇帝,哥哥是皇帝,他本人却3次与皇位擦肩而过

拿破仑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当皇帝的王爷也不是好王爷。出身在皇室,说对皇位没有觊觎是假的。但在没有实力前,很多王爷都不敢暴露自己的野心。而在明朝时期,有位王爷曾三次被人

养由基的箭法如何

养由基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将领,而且还是一个神箭手,但是他原本并不是楚国人。而是另一个国家的贵族。从养由基的姓氏中就能看出,养由基原本是一个小国养国的人。后来养国因为国小,所以就被楚国给灭了,原本的养国人

一人酷爱墓中女尸,一人喜欢给自己办丧事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除了皇帝之外,天下间最有权力的莫过于各地的藩王,也就是皇帝的叔叔伯伯,或者是兄弟,也就是所谓的王爷。出生于帝王之家的王爷,本身就比一般人要高一等,即使触犯当朝的法律,一般也不会有性命

其中一位王爷给他下跪,他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明朝权力结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皇帝,太监和大臣们相互制衡,对于皇帝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政权控制方法,因为太监为皇帝和大臣之间提供了一个斗争的缓冲地带,在以前,太监都是相当没有地位的,大臣

坐上皇位高处不胜寒,做个与世无争的王爷不好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个无忧无虑的王爷是最好的了,不愁吃不愁喝,不但能花天酒地,还不担风险,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仔细分析之后,就会觉得并不现实。王爷也有很多担忧,面对诸多困境。一、皇帝权力太诱人。中国封建

何绍基的父亲,何凌汉行书节录《呻吟语》

何凌汉(1772-1840)清大臣、书法家,字云门,号仙槎,道州(今湖南永州道县)东门乡东门村人。嘉庆十年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先后典广东、山东、福建、浙江、顺天府乡试;曾先后担任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