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欣法则的历史渊源

Posted 货币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格雷欣法则的历史渊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格雷欣法则的历史渊源

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人们就习惯从金银钱币上切下一角,这意味着在货币充当买卖媒介时,货币的价值含量就减小了。

古罗马人不是傻瓜,他们很快就觉察到货币越变越轻。

当他们知道货币减轻的真相时,就把足值的金银货币积存起来,专门用那些不足值的货币。

这个例子说明:坏钱把好钱从流通领域中排挤出去了。

为控制这一现象的蔓延,政府发行了带锯齿货币,足值货币的边缘都有细小的沟槽。

如果货币边缘的沟槽被挫平,人们就知道这枚货币被动过手脚。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贾谊曾指出“奸钱日繁,正钱日亡”的事实,这里的“奸钱”指的就是劣币,“正钱”指的是良币。

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时出现的理论。

当时,金和银都是法偿货币,在法律上按一定比价具有相同的价值。

但在现实情况中,金银的开采成本、市场供求是不太可能完全同步变化的,于是当金相对于银来说更为贵重时,人们必然地储存更有价值的金而使用相对来说没有价值的银,因为交换时是以法定比价而不是实际比价来计算的。

如果银相对来说更为贵重时,劣币就成了金,银变成了良币。

进入了纸币流通的时代,货币的不足值性更加明显,国家也必须有更加有力的手段保障其法偿性。

也正是在这时,格雷欣法则开始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

事实上,没有良币出现,或者有强有力的政府禁止良币的使用,劣币也不能一直使用下去。

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在民国末年,法币贬值,物价飞涨,民间开始使用银元,拒收劣币。

此时的民国政府虽说对付解放军不行,禁止人民使用银元进而没收银元发行银元券还是可以的。

但是人民并不因此就接受银元券了,许多私人机构开始以大米为薪金,社会交换退化到了物物交换时代。

问题的根源在于,劣币驱良币并不是产生于竞争的前提条件下。

每一套货币的发行,都是由国家强制人民接受的,尽管付款的一方很乐意使用劣币,但收款的一方却不会甘愿接受,只有在国家能保证收款方接受的劣币能够继续流通的时候,劣币才能得以继续存在,这条规律才能继续起作用。

换句话说,如果国家滥用发行货币的权利,通过“劣币驱良币”的把戏来掠夺民间财富,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强政府消费自己的信誉的过程。

当这个消费过程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的时候,人民也是有可能拒绝所谓的法偿货币,通过自由的选择使得货币自发地建立新规律的。

格雷欣定律虽然是货币、金融领域内的著名定律,但在商业领域也有一定的泛化倾向,比如我们在开头所提到的例子。

后来,人们就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主要指假冒伪劣产品在多种渠道向正牌商品挑战,并具有膨胀、蔓延的趋势。

比如说,在软件市场上的经济秩序和法规约束尚不完善时,或者不能很好协调工作时,盗版软件影响正版软件的制作、销售等,从而危害软件业健康发展的趋势。

这种趋势雷同于“劣币驱逐良币”,可称为“盗版驱逐正版”,是一种非正常的市场状态。

除了商业和金融领域,在社会上的其他领域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学者吴思曾经提出过“淘汰清官”的说法,建议大家读一读他的《潜规则》,对理解这一法则有帮助。

为了帮助理解,我们再提供一个在《南方周末》上刊登过的一个故事:

一位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医生,标准的“海归”,就职于某市某家大医院。

该医生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仅有这些,还就罢了,此医生有一“怪癖”,或者说,从国外带回来了一个“坏毛病”,就是从来不“笑纳”病人私下主动递上来的“红包”,这还得了,马上就激起了大多数医生们一致的愤怒。

于是,最后由院方出面,将这个医生下了岗,解除了聘用合同。

当然,根据中国大陆多年来的丰富斗争经验,不是简单的让他一走了事,还扣了几顶不大不小的帽子,言明这个医生工作一向不称职、不能胜任医生的神圣岗位,弄得这位医生下岗后四处求职不得,只好又被迫远走他乡,重新出国另谋他路。

二十世纪,意大利产生了一位最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写道:在一个人人都偷窃的国家里,唯一不去偷窃的人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因为在黑羊群中出现了一只白羊,这只白羊就是“另类”,一定会被驱逐出去。

在一个缺乏良好秩序和约束体制的环境里,劣币驱逐良币,稗子战胜水稻的机制,带给整个社会的会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格雷欣法则是硬币流通时期的一种货币现象。

但随着时代变迁,硬币被纸制货币所代替。

第一代纸币是代用货币,其主要的、完善的形式是银行发行的银行券。

它是银行的债务凭证,承诺其持有人可随时向发行人兑换所规定的硬币。

所以,这一种纸币叫做可兑现纸币。

第二代纸币是信用货币,由银行券蜕化而成的不可兑现纸币,它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独立发挥货币职能。

它通常由中央银行发行,强制通用,本身价值微乎其微,可以认为是纯粹的货币符号。

这样,当硬币与可兑换纸币混用时,它们的良劣如何区分呢?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 Marshall,1842-1924)在其《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中写道:\'可兑换的\'纸币--即肯定可以随时兑换成金币(或其它本位硬币)的纸币--对全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几乎和面值相等的本位硬币一样。

当然,哪怕对这种纸币十足地兑换成本位硬币的能力稍有怀疑,人们就会对它存有戒心;如果它不再十足兑现,则其价值就将跌到表面上它所代表的黄金(或白银)的数量以下。

显然,硬币是良币,可兑换纸币是劣币。

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完全一样,但当纸币兑换成硬币发生困难时,其名义价值就会贬值,严重时就会发生挤兑。

这时,纸币被卖方拒收,流通困难,从而迫使其持有人不得不拥挤地向发行银行要求兑换硬币。

这种情况,实际上宣告格雷欣法则的失效,即已经不是作为劣币的纸币代替硬币,而是相反,人们将持有硬币以代替纸币。

在这里,卖方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劣币转变为主动地拒收。

再如,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制度下,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黄金官价为每盎司35美元。

这样,美元以黄金作后盾,开始顺利地在全球流通。

但随着美元由美元荒转变为美元过剩,外国商人在同美国做生意时,就渐渐愿意接受黄金而不愿意接受美元。

这时,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也纷纷向美国要求以美元兑换黄金。

最终,迫使美国宣布停止以官价兑换黄金,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这也是纸币形式的美元被拒收和造成各国向美国挤兑,从而出现格雷欣法则失效的事例。

从上述可知,硬币与可兑换纸币混用时,格雷欣法则仍在发生作用,但其风险增大,即当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发挥到极端时,往往就会走向反面,造成格雷欣法则失效,并促使卖方主动采取拒收行为。

在信用领域的“格雷欣法则”即失信者得利,守信者失利的现象。

是由于我国处在经济体制转型期,旧的信用制度被破坏,新的信用制度又未建立而造成的。

相关参考

凶残的纳粹驻波兰地方长官,战后被处以绞刑的党卫军上将格雷瑟

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烟雨,我的写作题材是二战德国人物、军衔、服装等内容,介绍历史,揭露法西斯罪恶。更多史料请点击我的用户名,在「”文章”里查看。纳粹德国占领波兰后,波兰曾经与德国有争议的领土自

格雷戈里上校 ”Pappy”Boyington

第二次世界大战:格雷戈里上校「”Pappy”Boyington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早

司马欣简介,历史上的司马欣是怎么死的

导读:司马欣,秦朝长史,陈胜起兵后辅佐章邯作战,而后投降楚军,被项羽封为塞王,都栎阳,后来在成皋被汉军击败,与曹咎一同自刭于汜水上。项梁曾犯事被栎阳县逮捕,项梁乃请蕲县监狱官员曹咎,写信给栎阳县监狱官

司马欣简介 历史上的司马欣是怎么死的

导读:司马欣,秦朝长史,陈胜起兵后辅佐章邯作战,而后投降楚军,被项羽封为塞王,都栎阳,后来在成皋被汉军击败,与曹咎一同自刭于汜水上。项梁曾犯事被栎阳县逮捕,项梁乃请蕲县监狱官员曹咎,写信给栎阳县监狱官

司马欣简介 历史上的司马欣是怎么死的

导读:司马欣,秦朝长史,陈胜起兵后辅佐章邯作战,而后投降楚军,被项羽封为塞王,都栎阳,后来在成皋被汉军击败,与曹咎一同自刭于汜水上。项梁曾犯事被栎阳县逮捕,项梁乃请蕲县监狱官员曹咎,写信给栎阳县监狱官

历史学家眼中的司马欣

司马欣在栎阳县监狱供职时,收到到蕲县监狱官员曹咎的一封信,原来是为犯事被栎阳县逮捕的项梁说情,看在曹咎的份上司马欣就放了项梁一马。风云突变,数年之后一个竟成了秦军将领,一个变身为楚军统帅。项羽分封诸侯

作文敬畏是成功的法则

敬,而生虔诚心;畏,而生戒惕心。我们应对自然、历史、生命等就应心存敬畏,如此,我们方无愧人生。心怀对自然的敬畏,才能享受青山绿水,聆听自然心声。近来,雾霾天气严重困扰国人,人们怨声载道,可谁又想过,造

最高级的丛林法则

丛林法则一向是流行的,也一向是被诟病的,世间因此充满撕裂和矛盾。其实丛林法则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人们所遵循的那个,太低级。最高级的丛林法则,则在《黄帝阴符经》里。黄帝阴符经:至阳至刚的道家「”心经”《

司马欣简介 司马欣怎么死的

司马欣简介司马欣怎么死的?  司马欣,秦朝长史,陈胜起兵后辅佐章邯作战,而后投降楚军,被项羽封为塞王,都栎阳,后来在成皋被汉军击败,司马欣简介,司马欣怎么死的,下面就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小编来为大家解答

让白领明白一个可怕的职场生存法则 曹操杀华佗

众多的读者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无不觉得华佗死得冤枉。神医华佗悬壶济世,不甘心被曹操一人所役使,他以妻子有恙为借口,离开曹操,曹操头疾难忍之下,欲招华佗而回,可是华佗却不肯再返许昌,曹操一怒,将华佗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