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看法

Posted 关系

篇首语: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结合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看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结合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看法

中美关系的走向是十分复杂的,本人精通19世纪欧洲史,二战史,冷战史以及当今的政治经济演变,本人不喜欢简单的抄袭或者有那种纯意识形态理论,希望您能尊重,以下完全个人原创且手打

对中美关系的认识,主要在于界定双方的关系的实质,并做出合乎核心利益的判断

而认识双边关系,就必须先了解过去----我首先要帮您分析一下中美过去的关系变化

您首先要了解----美国的政坛可以分成两种人(其实中国也类似,不过中间派可能更多一些)---即

强调意识形态的,和强调利益至上的----当然,在特殊的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

----比如基辛格

在二战时期,美国的最大目标是建立世界的新秩序----一个确保自由贸易体系,而其最大的阻碍是

两个国家----英国的殖民地系统和苏联的系统

所以,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巨大市场的政治走向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共同抗击日本也是一大重要

的原因 美国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试图用一种人文的手段来影响中国---教会学校,庚子赔款学生

赴美,以及洛克菲勒投资建立协和医院等等---而且希望将中国"美国化"或者"西方化"---主要手

段为宗教,以及一些财团策划的打击中医的计划

所以在二战和其以前,美国是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他的市场和意识形态上的盟友,来牵制英国,俄国

和日本,为此耗资巨大,而且使得一些美国人对中国产生了一种使命感---所以麦卡锡主义出现---

指责罗斯福,杜鲁门失去中国在那个时代有很大的市场

美国在中国内战的时候虽然给予蒋介石援助,但是极为有限---远远不及对土耳其和希腊的巨额援

助,更比不了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的支援,美国最大的败笔在于没有人真正试图和毛主席作接触,使

得1949年以后美国对华外交十分的被动---被蒋介石所绑架

但是这一切的努力在1949年被粉碎---新中国大力推行中医,废除教会学校等等---中国已经不可

能在成为美国的市场或盟友,所以中美关系的内容就发生了变化

不要认为朝鲜战争真的使中国和美国势不两立---实际上,就是在战争期间(中美没有互相宣战),

美国同中国的贸易额居然高于中俄贸易---美国人在丢掉中国后,希望将中国南斯拉夫化---然而

毛主席识破了这种诡计,他明白中国必须选择阵营---于是开始一边倒政策

到1955年,华约成立,中美关系由于台湾而变得无可挽回.美国被蒋介石所绑架,实际山所谓的

台湾的战略价值,纯属虚词,以同中国大陆决裂为代价来获得这个基地不值得

实际上,朝鲜战争之前,美国的防务计划根本就没考虑台湾

但是在1955年两大阵营的军事机构均已形成后---台湾问题就国际化了,而且导致了中国同苏美两

大强国关系的恶化---原因在于苏联不希望因为我们试图渡过海峡而被卷入核战争---美国认定我

们要向东南亚扩张---于是美国开始介入越南问题

1958年金门炮战导致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进一步紧张),在苏美看来,我国希望挑起世界大战

随后我国陷入政治孤立,不得不自行研发尖端武器,但是美国在同一时期陷入越南战争---苏联伺

机在中东,非洲大肆扩张.美国政府,尤其是基辛格认定---可以打"中国牌",用中国来迫使苏联接

受裁军等议题,缓和冷战局势---中国也苦于苏联压力,希望缓和中美关系,于是有了中美三个联合

公报,以及中美恢复建交---这也推动了SLAT等苏美之间军控问题的谈判,导致赫尔辛基的谈判成

1979年越南已经完全站在苏联阵营,开始试图控制中南半岛---这就意味着越南成了破坏东南亚稳

定的主要国家(不是中国了,而且中国也从来没做过)---同时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矛盾也在上演

苏联入侵阿富汗,彻底破坏了“缓和”---中国需要打越南来交投名状,这样在美国的默许下,发动

对越战争---之后的十年中美关系相当好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扩大生产轻工产品,增大了对外贸易,于是中美贸易增加,90年代初,我国

获得了美国的最惠国待遇(入WTO前全靠这个了)

苏联解体后,中美的关系并没有出现大的转变---原因在于美国的外交战略的主要目标实际上并

不是中国,美国希望稳定东亚的局势,需要我国同日本印度互相牵制---你也可以说美国同各个

主要大国的关系都开始疏远了---原因在于美国已经成为唯一超强,开始需要玩平衡术了

所以,印度,日本和欧洲也能感觉到同美国的关系开始降温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开始消退,地

缘政治开始凸现,例如土耳其企图扩大势力范围遭到美国的反感,印度试验核武器同美国交恶等

等)

1992-2001年这一时期,中美关系开始转冷,但是并不意味着关系真正恶化

即便是1996年台湾海峡危机也未能真正影响中美关系---美国开始意识到不能被台湾绑架---次年

我国领导人访美,1998年克林顿访华---双方的互信程度没有受到影响

1999年发生中国Embassy在南斯拉夫被毁事件---导致中国民间的反美呼声增强,但是中美之间的

真正开始走向一定程度的政治对抗是2001年---以南海撞机事件为标志(4月)

随后的2001年6月,中国同俄国等国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意味着欧亚大陆的力量整合开始出现

美国最担心的问题在于被边缘化,而如果欧亚大陆从冲突走向合作就可能导致美国在外交上被

边缘化

所以,美国开始宣传中国--weixie论和上合组织的军事属性等等---试图为遏制--中国制造舆论

然而911事件却使得美国不得不先放开中国,反过来对付ISLAM world

但是中国同美国也作出了很大的妥协---加入WTO的条款十分苛刻,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开放市场

---导致了如今一些列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中国开始大幅度购入美国国债---需要以中国这一个人均GDP远远低于美国的这么一

个国家来借款给美国---从而刺激美国的消费---来买中国的产品

于是就出现了经济上的奇观---美中国---一种类似于20世纪初英德关系的状态

由于美国忙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美国不再将中国看作是最大的潜在威胁,转而注重中东局势

以及恐怖主义威胁,美国认识到东亚局势必须保持稳定。

2005年开始,美国提出中美两国是“利

益相关的参与者(Stakeholder)”的论点,着重强调双方的可合作性---于是双方的关系在上合

组织壮大的情况下再次趋于稳定(这以后台湾开始边缘化)

然而,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美国资本力量开始收缩---而中国的经济力量逐渐增强,美国

开始在朝鲜,南海等地制造事端----希望干扰中国发展(例如天安舰事件),但是从战略上讲,

欧盟是美国的直接挑战对象,所以美国开始在波兰等东欧国家建设反导系统---希望在欧盟和俄

罗斯之间打桩子---破坏欧洲一体化

在美国政界看来,维持美国的霸主地位在于压制欧亚大陆的两端---西欧和东亚---而且在中东大

下桩子(大中东计划)---这样欧亚大陆的任何变化均可应对

所以美国不断的利用日本,越南,菲律宾和韩国在中国周围制造事端,来体现美国存在的作用-

--以调解人来获得外交主动

从以上来看坦率的讲,现在的外交关系以及不同于19世纪末或者20世纪30年代,没有真正的盟友的存在---

尤其是对于中国这种区域性大国而言---是很难有什么真正的朋友的

中美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恶化,而是成一种周期性反复的状态---原因复杂,既有两国内部政治力

量变动的原因,也有各种问题反映速度不够的原因,更有地缘政治平衡的原因

您不能简单地说中国遭到了美国的遏制或者说两国的关系已经恶化---中美的关系日后的走向是

很难估计的

不过,我也可以尝试性的讲一讲今后中美关系的走向

首先,我们必须得明确----什么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我们的核心利益在于中国人必须在新时代有和西方人平等竞争的平台,中国必须统一

具体的讲有以下几点

海洋权利 (南海,东海问题),自由的贸易通行权

货币问题 (世界货币的非主权化)

统一问题 (台湾,或许还有其他地方)

安全问题 (不能有大国在中国的临近国家部署军事基地,中国需要有缓冲国)

而美国人的核心利益又在哪里呢?

金融霸权地位(美元,石油)

对欧亚大陆具有影响力 (不能让西欧和日本自主化,遏制中国,印度,俄罗斯)

自由贸易的确保

安全问题(对抗极端民族主义,原教旨主义)

然后您可以对比一下中美之间核心利益的相同和不同

我们发现,中美最大的合作就在贸易方面,美国在确保美元霸权的情况下,是支持自由贸易的---这也是所谓美中国的基础----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美国人消费中国产品

而我国的统一问题,并不动摇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并不会大幅度降低其对欧亚大陆的影响,海洋问题也一样

不过,以上两处,美国可以作为筹码和中国讲价钱

不过,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和非军事化是很困难的----因为中美不能直接决定,这还涉及日本,俄罗斯等国----所以中国获得足够的缓冲地区可能是中美接下来的难点之一

而在对付极端主义上,中美在中亚地区有着很大的合作空间,这也能减轻美国在中东的压力----阿以谈判上,美国也需要中国的支持

关键在于货币霸权问题----不过中国的人民币短时间内不会像欧元那样直接对美国发起挑战

所以说中美关系在短期(10年内)不会有大的波折

可以说,中美未来10年的关系会是稳定却又有波动的

朝鲜,南海的一些事件会影响关系,但是改不了大局----大局是经济,货币问题

相关参考

回顾中日历史展望未来

1.回顾历史、立足当下,谈谈你对未来中日关系将走向何方的看法中日彼此都是历史悠久的邻邦,自秦汉朝以来经济文化交流甚密,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近代以来中日多次爆发战争,特别是1931

从历史进程角度谈谈你对宗教的看法

简而言之,宗教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变化,不断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服务于当时的社会矛盾。从历史的角度看:在人类早期,由于生产力的极度低下,生活物资极度匮乏,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从而产生的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

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感想

读了《向中国共产党学习》,感到只要是虚怀若谷而又奋发图强的人们,已经清晰知道。向中国共产党学习是一条成功之道。是一条务实之道,是一条富强之道。那么。到底向中国共产党学习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中共

请用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亚投行的理解

中国倡议成立亚投行,意在探索新的融资机制,将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弥补亚洲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不足。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缺口,限制了当地经济发展。单纯利用现有的多边国际组织和

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谈谈你对陶瓷的认识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

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

1.请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谈谈你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感受.重点是要注意与1,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相统一.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一定的历

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1.作文:《谈谈你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看法》要求:500字左右写一个李清照,心中的美神إإ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إ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1、阶段特征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1)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

谈谈对史记的看法

《史记》无论是对史学界,还是文学界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史记》在史学界开纪传体之先河,让人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和事件,还有司马迁在考证时的严谨性和纂写时的公正性,都对后世史学者有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的对外关系

太平军1853年(咸丰三年)3月攻克南京后,逐步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这时,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清朝获得许多权益。并且,利用中国内战的时机,进一步向清朝和太平天国双方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