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什么齐景公离不开佞臣梁丘据?

Posted 齐景公

篇首语: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为什么齐景公离不开佞臣梁丘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揭秘为什么齐景公离不开佞臣梁丘据?

2、历史人物 齐景公简介 齐景公怎么死的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历史如何评价齐景公一

揭秘为什么齐景公离不开佞臣梁丘据?

齐国文有贤相晏子,武有能将大司马田穰苴。这两人将一应军政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齐景公乐得坐享其成,欢娱度日。

有一天,齐景公在宫中与姬妾们饮酒作乐,到了夜深,兴趣反而越来越浓。他突然想起来晏子,一时兴起,吩咐左右将酒具和乐队全部搬移到晏子家门口,再让人通报晏子国君驾到。晏子立即整肃衣冠,执笏拱立,以最符合仪礼的方式迎接齐景公的到来。

齐景公尚未下车,晏子急忙迎上前去,语带惊惶地问道:“其他诸侯国是不是发生什么重大变故了?我们齐国是不是发生什么重大变故了?”

齐景公是为了一尽酒兴才夜登晏子之门的,哪里是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当然是回答说:“没有。”

晏子十分讶异,问道:“那么君上您为什么在这样的夜半时分,亲自登临下臣的家门呢?”

齐景公哈哈一笑,说:“相国您操劳政务,十分辛苦。现在寡人有酒醴之味,金石之声,不敢独享,特来和相国共享。”

晏子的神色立即变得十分严肃,一本正经地说:“如果是安国家、定诸侯的大事,我会来谋划应对。但如果是铺坐席,摆酒具这样的事,君上身旁有的是人,为臣我就不敢参与了。”这番硬邦邦的话,明着是要将齐景公拒之门外。

齐景公虽然十分扫兴,但还是个颇有气度的君主,也不和晏子计较,吩咐左右,调转车头,前往大司马田穰苴府上。

田穰苴得知国君到来,立即披甲戴盔、全副武装,直板板地站在门口迎接齐景公的到来。齐景公刚到,田穰苴立即迎上前去,语气紧张地问道:“诸侯是不是发兵来攻了?国内大臣是不是造反叛乱了?

有意思的是,晏子并没有给田穰苴通风报信,但田穰苴所说的话,和晏子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看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确实是有道理的。

齐景公一听,头立即大了,但他还是不甘心。作为一个国君,他不过是想和自己的得力大臣们喝喝酒,这个想法其实也不算过份。

齐景公回答说:“都没有。”

田穰苴又问道:“那么君上您为什么半夜来臣下的家呢?”

齐景公说:“寡人没别的意思,只是感念将军军务劳苦,寡人有酒醴之味,金石之乐,愿与将军共享之。”

田穰苴听了齐景公的话,非但没有感激涕零,而是像晏子一样,板起了脸,说:“如果是御寇敌、诛悖乱的大事,臣下敢不尽心谋划?但如果是铺坐席,摆酒具这样的事,君上身旁有的是人,为臣这样的介胄之士就请恕不参与了。”

晏子和田穰苴这两个人敢于直接驳斥君上的美意,摆脸色给君上看,也算是难得的了。但更难得的则是齐景公的心胸度量。他虽然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心里很不开心,但始终没有作色使怒给这两个大臣。若是换了其他的君主,晏子和田穰苴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他砍的。

这也说明,当时虽然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但流传百年的君臣之礼的惯性影响犹存。所谓“君君臣臣”,就是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这样才能和谐共处。从这个角度来看,晏子和田穰苴两个人硬邦邦的不解风情的作为倒也是符合礼法的,但这也未免太过伤害了齐景公寻求“亲密关系”的那颗拳拳之心了。

古时的帝王君主,自称“孤家寡人”,其实不是空口而论的。这样的自称,正显露了作为权力金字塔尖第一人在寻求、发展、维持亲密关系上的极其困难。

左右见齐景公意兴索然,问他:“是不是转驾回宫?”

齐景公摇了摇头,说:“不回宫。现在我们去梁丘据大夫家。”

梁丘据果然没有让齐景公失望。他闻报得知齐景公大驾光临,早早就做好了准备。齐景公的车驾还没到,他已经左操琴,右挈竿,口中作歌,在巷口迎接齐景公的到来。

齐景公这才龙颜大悦,喜笑颜开。于是也不管君臣礼仪,解衣卸冠,与梁邱据欢呼畅饮于丝竹之间,直到鸡鸣五更才尽兴返回宫中。

第二天,晏子和田穰苴一起入朝谢罪。但这两个人其实不是诚心谢罪,而是要借谢罪之名劝谏齐景公不该夜饮于人臣之家。

这俩小子,也实在是太过份了。但齐景公的度量真当大,竟然不以为忤,而是说出了一番普天下君主最为真实的心声:“寡人无二卿,何以治吾国?无梁邱据,何以乐吾身?寡人不敢妨碍你们两位履行职责,但你们也不要管寡人的行乐之事。”

治理国家是少不了晏子、田穰苴这样的板正忠臣的,但晏子和田穰苴显然不能满足齐景公的“亲密需求”。只有梁丘据这样的佞臣,才能满足齐景公的“亲密需求”。所以,齐景公很清楚,他既少不了晏子、田穰苴,也少不了梁丘据。

历史人物 齐景公简介 齐景公怎么死的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历史如何评价齐景公一

  本 名:吕杵臼

  别 称:齐景公

  所处时代:春秋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临淄(山东境内)

  去世时间:前490年

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平复动乱;晋楚媾和;平丘之会;趁火打劫

  职 业:国君

  在位时间:前547年—前490年

齐景公——春秋时期齐国君主

  齐景公(约前550年―前490年),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春秋时期齐国君主。他的大臣中早期的相国有崔杼庆封,后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丘据等人。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与此相应,他的身边就必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治国之臣,一批是乐身之臣,齐景公也和历史上许多君主一样,运用如此的治国用人之道。齐景公在位58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然因无有嫡子,身后诸子展开了激烈的王位之争。

  经过长达16年的火并,齐国的内乱终于暂时告一段落,此时齐国由世卿国弱执政,而齐景公也基本成熟了,政治经验日益丰富。在国弱、晏婴等忠贞之臣的辅佐下,齐景公终于走出了大臣专权的阴霾,亲理朝政。此时天下诸侯依旧维持着常规格局——晋楚争雄。晋国、楚国是老牌强国,国力雄厚,威望很高。前550年,晋国栾氏发生内乱,齐国从中取利,着实大赚了一把。晋国赵武与楚国子木实现和平弭兵,竞争了上百年的争霸战争基本结束,两国邦交走向正常化。而齐国似乎没有非常要命的死穴,这样齐景公就在晏婴的辅佐下,富国强兵。

  齐景公始终梦想着能光复齐桓公的霸业,对老祖宗称霸的故事他都非常感兴趣。正是由于有这种政治抱负,早年的景公非常勤政,善于纳谏,关心臣民。以晏婴为齐相,齐国的国势渐渐恢复。在与诸侯国的交往中,景公还注意不卑不亢,尤其是对待争霸的对手晋国,有理有节地维护齐国的大国地位。前490年,赵鞅向荀寅与士吉射的巢穴柏人发起总攻。荀寅、士吉射从柏人突围,逃亡齐国。经过赵简子长达8年的艰苦征伐,晋国的内战基本结束。齐景公晚年将暮年的最后精力如同赌注一般全部投入到这场战争,最终齐景公的计划彻底破产了。战争的失败,令已年入黄昏的景公心灰意冷,加速了他的死亡。

相关参考

齐庄公被臣下崔杼杀后继位的是谁?齐景公的人物简介

齐景公(在位时间:前547年―前490年),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春秋时期齐国君主。他的大臣中早期的相国有崔杼庆封,后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丘据等人。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

齐庄公被臣下崔杼杀后继位的是谁?齐景公的人物简介

齐景公(在位时间:前547年―前490年),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春秋时期齐国君主。他的大臣中早期的相国有崔杼庆封,后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丘据等人。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

历史人物 齐景公简介 齐景公怎么死的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历史如何评价齐景公一

  本名:吕杵臼  别称:齐景公  所处时代:春秋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临淄(山东境内)  去世时间:前490年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平复动乱;晋楚媾和;平丘之会;趁火打

历史人物 齐景公简介 齐景公三不知

齐景公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在位58年时间,他空有治国的情怀,又贪图享乐。所以在他执政期间有善用能臣的一方面,也有奢侈好色,享乐无度的一面。齐景公>齐景公简介>齐景公(?―前490年),姜姓,吕氏,名

历史人物 齐景公美吗 齐景公是个怎样的人

齐景公别名吕杵臼、姜杵臼,生于临淄(山东境内),是齐灵公的儿子,也是齐国的君主,在位时间还挺长的。齐景公在历史记载中是一个美男子,但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齐景公>齐景公美吗>齐景公面容姣好。有一天,一

齐景公长得很好看吗?关于齐景公的趣闻轶事

  齐景公面容俊俏,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某一天,有个小官员因为工作上的事,得以亲自向齐景公汇报,进了大殿以后,他低着头行了大礼,等齐景公问他问题的时候,他一抬头,撞入眼帘的就是齐景公的那张惊人的脸,他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齐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是什么意思

  齐景公是齐国在位时间比较长的一位君主,史书上记载其:容貌娇美,有羽人之姿。换句话说,就是颜值比较高,他不仅拥有着超高的颜值,还有良好的出身,在外人的眼里就是完美的化身。而齐景公并不满足于外表的完美

晏子与齐景公的关系 晏子为何嘲笑齐景公怕死

  齐景公是个花花公子,他拥有钱和权,还拥有着一副好皮囊,坐拥整个齐国,可以说人生最大的赢家。他是臭名与美名齐名的齐国君主,骄奢淫逸不是他追求的,却又耽于这样的生活,无法自拔,有意思的是齐国却出现了&

在历史上齐景公是个怎样的人 齐景公怎么死的

  《论语·季氏篇》中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就是对景公的评价。历史对他的评价几乎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认为他是一个骄奢淫逸之人,不可否认他执政

齐景公怎么死的 在历史上齐景公是个怎样的人

《论语·季氏篇》中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就是对景公的评价。历史对他的评价几乎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认为他是一个骄奢淫逸之人,不可否认他执政初期,虚心纳谏将大权放手给大臣,才会后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