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是一段怎样的历史

Posted 刘邦

篇首语:有些人不管变得多么衰老,却从不失去他们的美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陈桥兵变是一段怎样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桥兵变是一段怎样的历史

陈桥兵变 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

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

陈桥兵变,这是一个典故,即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

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

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

当时主政的符太后乃一介女流,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皇室威严荡然无存。

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推脱兵少将寡,不能出战。

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几天后,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东京城(今河南开封),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

当时,大军刚离开不久,东京城内就起了一阵谣传,说赵匡胤将做天子,这个谣言不知是何人所传,但多数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谁也不敢相信,却已慌作一团。

赵匡胤此时虽不在朝中,但东京城内所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而且这也是他的杰作。

周世宗在位时,他正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

赵匡胤知道皇帝的心理,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夺走,所以他们的疑心很重。

这次故计重施,是为了造成朝廷的慌乱,并使他的军队除了绝对听命于他外别无他路。

而就在陈桥驿这个地方,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即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

民间相传,在陈桥驿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一天,元帅帐内,赵匡胤正一个人喝着酒,喝着喝着,他突然起身向掌书记赵普的营帐走去。

来到赵普营帐,他随意看了一眼帐内,问道:“赵大人,歇息的可好?”

“多谢将军关心。”赵普暗暗揣测着这位顶头上司深夜造访的含意。

赵匡胤谦虚地说道:“我有一件事想请教大人。”

“将军请说,普一定知无不言。”赵普惶恐不安。

“我一直想不明白汉高祖刘邦本是一市井无赖,为什么却得了西汉两百年天下?”

“将军,刘邦本人并无特别才能,只是他手下有一批人本事很大,刘邦的成功是他驾驭人才的成功。”

赵匡胤诧异道:“哦?你说刘邦手下有什么人才?我读书不多。”

赵普道:“文有萧何,曹参;武有韩信,张良。”

赵匡胤道:“萧何这名字倒挺熟悉的。”

赵普道:“萧何乃刘邦手下第一大谋士,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萧何,刘邦就得不到天下,”

赵匡胤看着赵普,突然发现了什么似的,嘴里连连说着“ 不错”,最后留下了一句“赵大人倒挺像萧何的”就走了。

只剩赵普还在苦苦思索这句话。

赵匡胤又接着来到了其弟赵匡义的营帐内。

赵匡义道:“不知兄长驾到,可有何事?”

赵匡胤一脸无奈,叹道:“近来东京城内谣言四起,说点检将做天子,这是满门抄斩之罪啊!为兄担心要连累弟弟了。”

赵匡义气愤地说道:“着一定是有人陷害,咱们行得正,没什么可怕的!”

赵匡胤又叹了一声:“唉,当今新主年幼,太后又是女流,只怕他们听信谗言,赵家就要多灾了。”

赵匡义看着兄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赵匡胤看在眼里,他说:“你有什么话尽管说,难道还有比杀头更大的罪吗?”

赵匡义紧握双拳,大声说道:“干脆反了吧!咱们在前方拼命,他们在朝中享福,不仅不发兵饷,还要疑来疑去。

况且点检做天子也许是天意呢,我们不能逆天而行。”

赵匡胤变了脸色,一把握住宝剑怒道:“住嘴!你怎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想我们赵家世受皇恩,万万不能有此想法,今天我要替家祖杀了你这个忤逆的子孙!”

赵匡义急忙上前按住剑柄,说道:“兄长,现在情况紧急,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况且咱们无辜受死,赵家就会绝后,你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父亲吗?”

赵匡胤听了此话,好像呆了一样,他突冉面向北方跪了下来,道:“先皇在上,臣赵匡胤一片忠心,日月可鉴,但是朝中大臣却不容我,我该怎么办啊?”

赵匡义扶起他兄长,说道:“兄长放心,只要你点头答应了,余下的事就交给我去办,不会叫你为难的。

各位将军都对你忠心耿耿。”

赵匡胤不置可否,他跌跌撞撞的走出营帐,回到自己帐里大喝好酒而睡。

当夜,军中起了一阵骚动,人人都在议论,军粮断绝,朝政被韩通把持拒不发饷。

因主帅赵匡胤烂醉如泥赵普提议各位将军一起召开紧急会议。

第二天,当赵匡胤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忽被一阵“万岁”声惊醒,大将高怀德捧着黄袍,不由分说就批在了赵匡胤的身上,三军高呼万岁,响彻云霄。

赵匡胤推辞再三,众人以死相胁,最后赵匡胤依刘邦故事约法三章,大军向东京进军。

城内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早已恭候多时,此二人都是赵匡胤的心腹。

接下来的事情正如上面所说的,赵匡胤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他即宋太祖)。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

相关参考

陈桥兵变是什么事件怎么回事_陈桥兵变是谁发动的

陈桥兵变是什么事件怎么回事_陈桥兵变是谁发动的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大宋王朝的事件,历史上称为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介绍  

历史上真实的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就是赵匡胤发动兵变,取代了后周,自己黄袍加身的这么个过程,因为赵匡胤是武将,因此称为兵变。  倘若看了宋史,大家都会觉得赵老板这事做的实在是体面,没有阴谋,没有流血,找老板在上班的时

历史上的陈桥兵变发生在什么时候

陈桥兵变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之初,陈桥这个小小的驿站裏,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长远影响後世的大事件,三军拥戴殿前部点检赵匡胤为天子.回戈东京,建立北宋,史称“陈桥兵变”.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顺应民意还是蓄谋已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陈桥兵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河南陈桥小镇,因为一千多年前的陈桥兵变而闻名,这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表面看

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典故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久无战事的边境忽然传来了辽国大举进犯的消息,原来是北汉联合辽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顺应民意的举动,还是蓄谋已久的骗局?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顺应民意的举动,还是蓄谋已久的骗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河南陈桥小镇,因为一千多年前的陈桥兵变而闻名,这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宋朝开国皇帝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什么意思,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训即位,年方7岁,主少国疑。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撤与石守信

陈桥兵变到底是什么样的 到底是谁一手策划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桥兵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今天小编给大家要讲的历史故事是关于“陈桥兵变”的故事,这个典故又称为“黄袍加身”,是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建隆元年(公元960年)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什么意思,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讲的

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讲的是什么事?拥立之声震荡原野,赵匡胤在酒醉酣睡中猛醒。赵普、赵光义已带领武装将领破门而入,对赵匡胤说诸将无主,愿立殿前都点检为天子。并不由分说便把象征皇位的黄袍加在赵

陈桥兵变怎么回事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