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的背景

Posted 背景

篇首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己亥杂诗的背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己亥杂诗的背景

1、写作背景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

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己亥杂诗》诞生了。

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

《己亥杂诗》中的批判,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言语之间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

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2、原文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伤。

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泥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

4、《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

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5首及第220首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收录。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己亥杂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情。诗人究竟愁什么呢?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名人语录>>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之一百二十五>>  龚自珍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所写的组诗《己亥杂诗》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均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产生了很

历史人物 明清八大家龚自珍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是中考和高考填空题中经常出现的句子,也是明清八大家诗歌《己亥杂诗。其五》中的名句。人们第一次听龚自珍的名字,大多数都是从《己亥杂诗。其五》这首诗而起。这

明清八大家龚自珍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是中考和高考填空题中经常出现的句子,也是明清八大家诗歌《己亥杂诗。其五》中的名句。人们第一次听龚自珍的名字,大多数都是从《己亥杂

历史人物 著名诗人龚自珍在政治上的表现 他为什么辞官

  “龚自珍”这个名字,想来诸位读者应该都很熟悉。大家对他最深的认识,大概就是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然后就是他的《己亥杂诗》了!  龚自珍青史留名,被后世人所熟知,的确是因为他的诗词,特别是那一句“落红

著名诗人龚自珍在政治上的表现 他为什么辞官?龚自珍暴毙之谜

  “龚自珍”这个名字,想来诸位读者应该都很熟悉。大家对他最深的认识,大概就是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然后就是他的《己亥杂诗》了!  龚自珍青史留名,被后世人所熟知,的确是因为他的

宴饮诗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诗经》中史诗、婚恋诗、宴饮诗、战争诗的特点及其代表作有两种解答,可以互参一下祭祀诗与史诗在《大雅》和《颂》中保存了许多祭祀祖先、追溯部族起源和兴盛、赞颂祖先的丰功伟业的诗歌。这些诗虽以歌功颂德为

历史百科 己亥建储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太后恢复“训政”,控制了朝政大权。光绪帝载湉被幽禁在瀛台,但帝位仍在。后党顽固派官僚心存后顾之忧,担心光绪帝卷土重来,再掌大权,便几次想废黜他。1899年10月,已升任军机大臣的荣禄

戊戌政变之后己亥建储是怎么一回事

原标题:戊戌政变之后己亥建储是怎么一回事?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1898年9月21日(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六日,农历戊戌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反动政变,结束了“戊戌变法”,

历史人物 晚唐诗人曹松简介,代表作有《除夜》《己亥岁》等

人物经历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他在《己亥岁二首》诗中写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论者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