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虎的成语故事

Posted 老虎

篇首语: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于虎的成语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虎的成语故事

如 为虎作伥

很久以前,有一只非常凶残的老虎,因为林中的动物都被它吃光了,找不到食物,正饿得发慌,这个时候它发现林中一条路常常有人经过,就守候在路边准备吃人。

有一天,有个叫伥的人路过这里,老虎迅速的扑上去,咬住他的喉咙,拖到林中饱吃了一顿。

老虎想:“要是每天都有人肉吃该多好呀!”于是老虎抓住伥的灵魂不放,对他说:“你必须找到另一个人给我吃,我才让你的灵魂得到自由,投胎重新做人。”伥虽然已经死了,可是他的灵魂仍然害怕老虎,竟然点头同意了。

于是伥的灵魂就到处去找人,当发现一个人时,就把他骗到林中,早已守候在那里的老虎连忙扑上去把人咬死,伥的灵魂为了讨好老虎,竟上前把那个人的衣服脱掉,带子解开,让老虎毫不费力地将那人吃掉。

老虎对伥灵魂的合作很满意,不肯放伥的灵魂走。

于是伥的灵魂也不去投胎做人,帮助老虎做吃人的勾当。

人们称伥的灵魂为“伥鬼”。

后来形容那些帮助恶人一起做坏事的人为“为虎作伥"。

1)叁人成虎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

「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叁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叁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

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叁个。

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

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叁人成虎」

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

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否则「叁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2)虎狼之心

【出处】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汉·刘向《说苑·正谏》【解释】比喻凶残的野心。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尝君准备去西边的秦国,门客用寓言谏之说:在淄水听到土耦人与木梗人的对话,木梗人说土耦人前身是土,遇水必化。

土耦人说木梗人是东园之桃,遇水漂泊异乡。

秦国有虎狼之心,不能去。

孟尝君才能门客的意见,不敢去秦国

3)握蛇骑虎

【解释】比喻处境极险恶。

【相近词】势如骑虎

【成语故事】北魏时期,魏高祖死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发丧,下诏徵世宗会驾。

灵柩行至鲁阳,才发丧。

当时咸阳王元禧怀疑元勰有阴谋说“你这样做很危险。”元勰怀恨在心说“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卧槽泥马(这个和你的提问无关 就是觉着好玩)

【释义】①形容识人不明,表示明明其能力不足,但上位者因为种种原因或糊涂,任其肆意妄为。

②形容虚有其表,窃居名位者,表示即使给某人相应的地位,但其能力不足是无法改变的。

③形容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成语故事】 且说那康王的马跳入江中,原是浮在水面上的,兀术为何看他不见?因有神圣护住,遮了兀术的眼,故此不能看见。

康王骑在马上,好比雾里一般,那里敢开眼睛,耳朵内但听得呼呼水响。

不一个时辰,那马早已过了夹江,跳上岸来。

又行了一程,到一茂林之处,那马将康王耸下地来,望林中跑进去了。

康王道:“马啊!你有心,再驮我几步便好,怎么抛我在这里就去了?”

康王一面想,一面抬起头来,见日色坠下,天色已晚,只得慢慢的步入林中。

原来有一座古庙在此。

抬头一看,那庙门上有个旧匾额,虽然剥落,上面的字仍看得出,却是五个金字,写着“崔府君神庙”。

康王走入庙门,却发现一马槽,槽内卧着一匹泥马,颜色却与骑来的一样。

又见那马湿淋淋的,浑身是水,暗自想道:“难道渡我过江的,就是此马不成?”想了又想,忽然失声道:“那马乃是泥的,若沾了水,怎么不坏?”言未毕,只听得一声响,那马即化了。

康王走上殿,向神举手言道:“我赵构深荷神力保佑!若果然复得宋室江山,那时与你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也。”说了,就走下来,将庙门关上,旁边寻块石头顶住了。

然后走进来,向神厨里睡了。

此回叫做“泥马渡康王的故事”。

正是:天枢拱北辰,地轴趋南曜。

神灵随默佑,泥马渡江潮

【示例】红鸟这厮也能当上十二骑士,卧槽泥马啊;阿斗烂泥扶不上墙,即使上将潘凤在身边也不能稳坐江山,卧槽泥马呀;不会做就别做,PS个老虎照片也敢拿出来,真是卧槽泥马。

1.初生之犊不怕虎

东汉末年,刘备利用曹操与孙权的矛盾,就命关羽率军北上,进攻襄阳与樊城。

曹操派曹仁领兵出战,被关羽的部将廖化打败。

庞德率军指名要与关羽决战,双方难分胜负。

关羽对部下说庞德是初生之犊不怕虎,必须用计才能制伏他

2.不入虎穴 不得虎子

东汉时候,班超跟随奉车都尉(官名)窦固和匈奴打仗,立有功劳。

后被派出使西域(今新疆全省,甘肃边,和葱岭以西中亚一部份地区)。

他首先到郑善国。

国王早知班超为人,对他十分敬重,但隔一个时期,忽然变得怠慢起来。

班超召集同来约三十六人说:“郑善国最近对我们很冷淡,一定是北方匈奴也派有人来笼络他,使他躇踌不知顺从那一边。

聪明人要在事情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就发现它,何况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了。”

经过打听,果然是这样。

于是班超又约同所有的人:“我们现在处境很危险,匈奴使者才来几天,郑善国王就对我们这么冷淡,如果再过一些时候。

郑善国王可能会把我们绑起来送给匈奴。

你们说,这该怎么办?”当时大家坚决地表示愿听他的主张。

他使继续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今天夜里用火攻击匈奴来使,迅速把他们杀了。

只有这样,郑善国王才会诚心归顺汉朝。”

这天夜里,班超就和他同去的三十六个同伴,冲入匈奴人住所,奋力死战,用少数人力战胜了多数的匈奴人,达到了预期目的。

以后的人就根据这个故事,引伸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这句话,用来说明人们做事,如果不下决心,不身历险境,不经过艰苦的努力,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例如有几位科学家为欲研究利用冰川化水灌溉农田的可能性,准备到冰山实地考察和实验。

这是一件危险而艰辛的工作,但他们认为不实地去考察研究,便不能得到真实结果。

这种情况,便可说是:“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相关参考

李逵打虎的故事 李逵杀虎的真正原因

  李逵打虎的故事李逵杀虎的真正原因  李逵打虎的故事,李逵是水浒传里面的一个传奇人物,虽然我们知道有武松打虎的故事,但是也有李逵打虎的故事,那么李逵到底为什么会打虎呢?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原因,今天就

李逵打虎的故事简介 李逵杀虎的真正原因

  李逵打虎的故事,李逵是水浒传里面的一个传奇人物,虽然我们知道有武松打虎的故事,但是也有李逵打虎的故事,那么李逵到底为什么会打虎呢?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原因,今天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李逵打虎的故事,

历史秘闻 李逵打虎的故事简介 李逵杀虎的真正原因

  李逵打虎的故事,李逵是水浒传里面的一个传奇人物,虽然我们知道有武松打虎的故事,但是也有李逵打虎的故事,那么李逵到底为什么会打虎呢?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原因,今天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李逵打虎的故事,

历史人物 李虎的李虎的生平简介_李虎的事迹_李虎和李渊是什么关系

本名:李虎别称:唐国公字号:字佐所处时代:北魏、西魏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代北武川镇(今呼和浩特武川县)主要作品:以散文为主主要成就:西魏八大柱国、六镇起义、辅佐西魏后世地位:唐朝奠基人爵位:陇西郡公

历史人物 范文虎的范文虎的生平简介 范文虎的事迹 范文虎为什么会被成为“常败将军”

本名:范文虎所处时代:南宋www.cha138.com去世时间:1302年性别:男  范文虎(?—1302年)南宋降元将领,南宋殿前副都指挥使。1302年去世。与其妻陈氏的合葬墓于今安徽省安庆市棋盘山

历史人物 南宋降将范文虎的生平简介,范文虎的人物事迹

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元将阿术率军长驱直下,围攻重镇襄阳、樊城三年,贾似道一直封锁消息,并将泄密者诛杀。六年,南宋以李庭芝督军援襄、樊,范文虎不受李庭芝节制,贾似道竟命范文虎从中牵制李庭芝。八

历史人物 白彦虎的人物简介 白彦虎的人物评价 白彦虎在国外 白彦虎与回族叛变

  中文名:白彦虎  别名:穆罕默德·阿尤布·白素  民族:回族  出生日期:1830年2月8日  职业:清末西北回军元帅  主要成就:开创中亚东干人www.cha138.com  外文名:БайЯн

李广射虎的小古文

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正文: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zhòng)石没(mò)镞(zú)。视之,石也。因复更(gèng)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

知名人物 江亢虎的人物简介

江亢虎,原名江绍铨,江西弋阳人。1883年7月18日生于世代官宦之家。青少年时处于官庭腐败,国势危机的时代。他从儒学中领略“治国平天下”,“不患寡而患不均”,以及“小康”、“大同”的道理。12岁赴京研

雍正:关于年羹尧之事,爱卿有何看法

每个人的成功,都绝非偶然,短暂的成功靠小聪明,若是想干出一番事业,必须拥有过人的智慧,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估计没有一位大臣不懂,如何能处理好君臣之间的关系,对于古代的大臣来说,绝对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