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需要行礼么?皇帝见哪些人必须叩头行礼?
Posted
篇首语: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皇帝需要行礼么?皇帝见哪些人必须叩头行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皇帝需要行礼么?皇帝见哪些人必须叩头行礼?
皇帝,自古以来都是至高无上的,这个工种一般不用干什么活,但有一项工作是必须要做的,祭祀。祭祀的内容就多啦。祭天祭地,现在北京的天坛地坛就分别是用来干这个的。除了祭天祭地还有祭日月以及各路神仙。除此之外,就是自己的列祖列宗了。还有的也会祭其它朝的开国皇帝,比如明朝时就会祭汉高光武,隋文唐宗,宋祖元世等等。
但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是皇帝的祖宗八代,也不是什么神仙,更不是什么天地,也就是一凡人,但也受到皇帝的祭祀,皇帝也要向他行礼。
1.孔子
孔老夫子的地位相当高啦,这个不光是孔子的能力,主要是弟子能干。战国之后,孔老师的弟子们一是编论语,二是对儒家进行改编,使之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始终让儒家匹配社会的需要。自汉朝之后,儒家就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家。孔子当然也封圣,成为圣人般的存在。列朝列代那都是要祭孔子的。可以说是超越了帝王的存在。
尤其是清朝,对孔子的重视程度达到了顶点。皇帝还亲自跑到山东曲阜的孔庙来祭祀孔子。据说乾隆皇帝还把自己的一个女儿送到孔家,让她改姓孔,成孔家人。为什么呢?孔家好啊,皇帝倒了,孔家永远不倒。传承二千余年。是超越皇家的存在。
2.关公
读书人爱拜孔子,而民间最受欢迎的当然是关二爷了。关公在三国时也不算一线大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竟然在他的身上,除了义气,忠义之外,还额外增添了许多功能。比如成为了财神爷。
那后面的皇帝也是要拜关公的。尤其是清朝,最喜欢拜关公。
据说慈禧太后听戏,如果这个人扮的是关公,那是不需要起身迎驾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还有一个传说。
话说当年努尔哈赤在关外起兵,有一回被对手追杀,他一路跑,实在跑不动了,就坐下来休息,坐着坐着就睡着了,突然有人推了他一把,把他推醒了。
努尔哈赤一睁眼,看到一位红配绿的大汉站在面前,说追兵来了,你快走,我替你断后。
这个人当然就是关公啦。
靠着关公,努尔哈赤死里逃生。后面清国入关,就对关公特别崇拜,北京城到处修关帝庙。而还有一个说法,说努尔哈赤的兵法都是从李如松那里得到一本《三国演义》,想必对关公本来就极为敬重。
这样一来,清朝皇帝当然要拜关公了。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为了拉拢人心,就像清朝特别重视孔子一样,都是为了表现自己愿意融入中原文化的姿态。这样清国才能入主中原并执掌三百年啊。
3.岳飞
岳飞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图腾,精忠报国的象征,关羽的义气跟岳飞的比起来,那就是街头小霸王跟庙堂镇殿石的区别了。关羽的是小义气,小圈子忠义。他只忠于刘备,不会看大势,而岳飞的境界那当然要高很多。
而岳飞的封神源于明朝。
自岳飞死后的数十年,岳飞的精神领袖气质开始出现,到了元朝就已经大力宣扬了。而到了明朝,岳飞的地位达到了顶点,被封为“三界靖魔大帝”。
既然成帝了,那皇帝自然也是要参拜的。
有人说,原本岳飞才是武圣,清朝后,才换成了岳飞,原因是岳飞是抗金英雄,清朝是后金国建立的,虽然清朝也表彰岳飞精神,但再天天参拜心里还是感觉不对,就把关二哥火速提拔起来,取代岳飞成为了武圣。
这个说法其实有点猜测。因为第一任武圣是姜太公,对关羽的崇拜比岳飞早,在隋朝时,就有人宣称关羽显灵,开始建起了关庙。唐朝时,关羽进武庙,站在姜太公的旁边当大将。而到了宋朝,关羽被宋徽宗连升三级,从公一直封到了王。
那关羽什么时候取代姜太公成为武圣呢?是明代。明神宗封他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正式成为关圣人。关羽的庙也称为武庙,与文庙孔庙并列。
只是到了清朝,对武圣人的崇拜更进一步,甚至在民间压过了文庙而已。
4.邓子龙
前面三位一个是武圣一个是文圣,另一个也称过大帝,但邓子龙的地位就没那么高了。邓子龙是明朝的武将,当年曾经到朝鲜打过日本人。在着名的鸣梁海战中牺牲。
而这位邓子龙也受清朝皇帝祭祀参拜。
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当年努尔哈赤为了攻打明朝,曾经到辽东侦察,半路上被明军抓获,这一伙明军的大佬正是邓子龙。邓子龙欣赏努尔哈赤的胆识,私自把他放了。
这样一来,就成了努尔哈赤的救命恩人。努尔哈赤就为他立了庙。到了清兵入主中原。顺治皇帝悄悄把邓子龙的神位请到了清皇室最重要的神殿堂子供奉,里面供奉的都是最重要的神位。
这样,这个邓子龙就此进入清皇室的堂子,受清朝皇帝祭祀了。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一神奇墓地,葬着一位全才,皇帝经过都要行礼,官员必须下跪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就是老大,说一不二,所有人见到皇帝都要下跪。在明朝时,有一位牛人,在他去世后,经过他碑前的所有官员都必须下跪,就连不可一世的皇帝都要行礼。此人是谁呢?何塘(1474-154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称号,理论上太上皇的地位是要高于皇帝的,然而很多时候理论并不代表实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几十位太上皇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称号,理论上太上皇的地位是要高于皇帝的,然而很多时候理论并不代表实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几十位太上皇
在古代皇宫里面,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的身份都是皇帝的性伴侣。她们身份比嫔妃更低;比宫女略高。只要皇帝需要,她们都必须随时随地侍寝。她们就是皇宫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女官。女官,顾名思义,是女性官员。她们...
(巴育会见泰王普密蓬)泰国是一个王权至上的国家,其文化观念和政治传统夹杂有不少封建社会残留。对于泰国民众来说,国王和王室成员都是神圣的,不仅在历史意义上,法律意义上还是宗教意义上,泰王和泰国王室的地位
说起唐朝末年的岐王李茂贞,你可能不熟,但你也许看过这个笑话:岐王李茂贞属下的泾州书记官薛昌绪,为人怪僻不合情理,和自己的老婆见个面除了要规定时间,还必须遵守一套荒唐的礼仪制度:在规定的时间该见老婆了,...
从秦汉到明清,是一个皇权不断得到加强的过程,也是大臣权力不断矮化的过程。秦汉时期,大臣与皇帝讨论国事时,还能平起平坐;到了两宋,大臣屁股下的椅子就被抽走了,不得不站了起来;明朝时,大臣见了皇帝下跪行礼
《后宫・甄执》第一集里介绍了甄帧⑸蛎甲入宫选秀女的始末,当甄忠浴忠霍脸宫腰”解释自己名字的含义时,深受皇上器重被留牌子。其实啊,在清朝后宫中,选秀远没有跟皇上、皇太后见上一面这么简单,也远没有像面试时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政坛奇人,一生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整整四个朝代,从后唐庄宗到后周世宗前后效力了十个皇帝,此人就是堪称政坛不倒翁的冯道,也正因为冯道一生颇为传奇的经历,所以后世人几乎对他毫无好感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政坛奇人,一生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整整四个朝代,从后唐庄宗到后周世宗前后效力了十个皇帝,此人就是堪称政坛不倒翁的冯道,也正因为冯道一生颇为传奇的经历,所以后世人几乎对他毫无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