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的历史沿革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我们不会把常识僵化并使它变成信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架子鼓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架子鼓的历史沿革

架子鼓起源于美国,它是一套以鼓为主的组合性打击乐器,由一人演奏,始时专为爵士乐伴奏。

“爵士”二字,并非指英国皇室的勋位,而是一名早期美国黑人乐手的名字,全名为爵士波·布朗。

早期的爵士乐是美国下层黑人们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当这位著名的黑人乐手演奏时,人们常常兴奋的高呼“爵士,再来一个!”。

后来,这种音乐就因这位黑人歌手而得名.习惯上称做“爵士乐”了。

爵士鼓从外观上看去就像一排架子上挂着很多鼓,鼓手演奏起来十分神气、显眼,抑扬顿挫的立体鼓点铿锵动听。

在中国,人们就按它的外型而习惯叫它“架子鼓”,架子鼓的演奏俗称“打架子鼓”。

最初期的爵上鼓非常简单,只有大军鼓、小鼓和军镲。

人们把大军鼓立放在地上,架起小鼓,用脚把大鼓踢响,再把一根棍子插在地上,挂上一片军镲。

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结束,能歌善舞的黑人从解散的军队那里获得不少乐器。

如大小军鼓、钹镲等,(这些乐器几乎成了后来爵士乐中的主要乐器)天才的黑人把各类鼓镲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架子鼓的雏型。

他们把大军鼓安上支架放在地上,配置一个能鼓动鼓面的踏板。

再把小鼓和军镲分挂在大鼓的两边。

这样,一个人就能同时操纵多件打击乐器。

后来通过发展、改良,慢慢就演化成了现代的架子鼓。

随着爵士乐的不断发展。

鼓手的技术也不断提高,简陋的装置再不能适应乐队和鼓手的需要,于是就在打击乐组合中逐渐加入了几个去掉响弦的小鼓,打起来嗵嗵嗵嗵,与大鼓、小鼓交相呼应十分动听,后来就以它们发出的声音命名为“嗵嗵”(TOM—TOM)。

中国的习惯叫法为“嗵嗵鼓”,因为嗵嗵鼓的型制很像水桶,有的也叫它“桶鼓”。

随着爵士乐的发展,能够连动的踩镲也加了进来。

直至发展到型制健全、操纵方便、具有两面大鼓、七八面嗵鼓、八九面吊镲的世界性打击乐器了。

架子鼓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890年,当时舞台乐队鼓手抛开传统的鼓谱,而用自由表达的节奏表现其节奏感,现代节奏的萌芽始于此时。

美国新奥尔良的爵士乐队和拉格泰姆乐队的鼓手们使用军乐队中的低音大鼓和小鼓,采用一种“双击”的演奏技巧,即把低音大鼓和小鼓放在可以相互反击的位置上,由一人同时用鼓槌的头部和柄部击奏。

他们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格常常作即兴演奏,低音大鼓除用鼓槌头部击奏外,有时还用柄部击奏。

1910年至1920年为“拉格泰姆”(Ragtime)时代,其特征为左手演奏“进行曲”节奏的低音,而右手则演奏以切分音为主的旋律。

左右手形成此起彼落的节奏重音。

虽然当时的鼓手们喜欢自由表现,不依鼓谱,但他们能看懂鼓谱,也了解音乐的句法,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把鼓的演奏带入舞台扮演重要角色。

1920年是“爵士”(Jazz)乐风盛行的高峰,年轻的鼓手们以鼓手独奏(Drum Solo)为其新的特色,他们在节奏上、技巧上各自创新,争出风头。

在众多鼓手中,需懂得“振琴”(Vibes)、“钟琴”(Bells)、“排钟”(Chimes)、“定音鼓”(Timpani)等打击乐器,才配称为一流的鼓手。

1935年后,鼓手的声名达到顶点,鼓艺广泛流行于民众当中,到处可听到、见到鼓的演奏。

任何的舞台表演都有一番精彩的架子鼓独奏。

一些出名的鼓手甚至拥有自己的乐队。

鼓的演奏技巧及演奏形式不断地、迅速地改变,许多墨守成规者被淘汰。

爵士乐鼓手经常在马戏、杂耍以及其他一些场合中演奏,由于音乐衔接和音响效果的需要,一大批传统的打击乐器和一些新奇的代用打击乐器被相继使用,并逐渐成为爵士乐队专有的打击乐器。

比如“牛铃”(Cowbells)、“木鱼”、“堂鼓”、“铜鼓”、“钟铃”以及“洗衣板”等等,都曾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当然,许多打击乐器后来并没有成为架子鼓中的标准乐器,在20世纪20年代,有些被淘汰,有些被改良了。

比如,中国的堂鼓则被一种能够调制音调高低的桶鼓所代替。

踩镲出现于1927年,它是由一种叫“索克”(Sock)的手握式双镲演变而来。

这种镲不但可用脚踏奏,同时还可以用手槌演奏,这样,演奏者可以奏出生动、活泼、多变的音响效果,因此,现已成为架子鼓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乐器。

20世纪50世代,鼓的独奏(Solo)被视为典范。

其中包括手鼓(Finger — drumming)。

其基本技巧是右手棒击大铜钹(Ride — Cymbal)以维系拍子;脚踩镲(俗称高帽High — Hat)则稳定地击于空拍(Off — Beat),右脚踏重音于大鼓,左手棒击小鼓于次重音,可击打皮面或边框。

作为一名现代架子鼓手,除能独奏外,还应有能力与乐队配合以及进行各种舞台表演。

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摇滚乐的兴起,除一些奇特的打击乐器如“邦戈鼓”(Bongos)等,双低音地鼓已在爵士乐队中普遍使用。

桶鼓的数量也增加到七个或更多。

同时,一些传统的打击乐器,如“牛铃”等也被重新启用。

20世纪中期,摇滚乐(Rock)在美国风靡起来,旋即在世界掀起强劲的旋风,由于架子鼓变化多端的节奏和鼓手高超的演奏技艺,迅即成为摇滚乐中不可缺少的组合型打击乐器了。

摇滚乐以它强烈金属的音响和丰富多变的节奏,使人产生音的摇晃滚动感觉,特别招致青年人的垂青。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娱性的音乐开始有所要求。

摇滚乐、通俗歌曲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架子鼓亦属热门乐器,尤其受到青少年朋友的欢迎。

相关参考

架子鼓最早出现于哪个国家

1571年,第一批黑人被运到了当时的西班牙人殖民地美洲,从此上百万的黑人奴隶被不断的卖到美洲,黑人奴隶的到来不但带来了他们的劳动力,而且为美洲带来了新的音乐文化——源于非洲的音乐与舞蹈。对于非洲的土著

历史人物 干起活来没一点书生架子

  他带了一箱子书下乡>  梁家河村40岁以上的村民至今还记得,那年隆冬,公社通知说,上面派来15名北京「知识青年」,要生产队派人接走。>  1969年1月13日,吃过早饭后,大队支书一声吆喝,社员们

历史人物 杨守陈轶事 杨守陈无官架子 对杨守陈的历史评价

杨守陈杨守陈是明朝官员,是编修《宪宗实录》的副总裁,编《文华大训》,著有《不寐》、《春寒》、《五经考证》等作品。在他的建议下,明孝宗恢复午朝,召大臣面议政事,励精图治。杨守陈轶事杨守陈无官架子>杨守陈

中国武术是“假”的,全是“花架子”

中国技击是“假”的,满是“花架子”?看看汗青上的五次禁武!跟着自由搏击和综及格斗的成长,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成长却陷入了“作对”的境地。各类自称本身是宗师的技击演习者,起头和自由搏击和综及格斗的参赛选手

中国武术是花架子

武术一直是中国的标签之一,中国功夫也一度成为了中国人的标志。但是随着现代技击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中国武术的实用性。而一些所谓的“武学大师”在现代媒体的验证之下纷纷显出原形,更加剧了现在大家

有名无权的空架子皇后 嘉庆生母孝仪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是乾隆的妃嫔,乾隆去世后,她以贵妃的身份随葬,后被追封为皇后。虽然在乾隆心中,她或许不是最受宠最重要的那个女人,但毋庸置疑的是,作为嘉庆的母亲,在当时的后宫中,魏佳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有名无权的空架子皇后 嘉庆生母孝仪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是乾隆的妃嫔,乾隆去世后,她以贵妃的身份随葬,后被追封为皇后。虽然在乾隆心中,她或许不是最受宠最重要的那个女人,但毋庸置疑的是,作为嘉庆的母亲,在当时的后宫中,魏佳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名人就是架子大,梁漱溟之父三次求见梁启超,竟都被拒之门外

作者:金满楼伪造古瓮晚清大臣张之洞某次琉璃厂闲逛,在一古董店庭中发现一巨瓮,形制奇诡,古色斓斑,瓮之四周皆为篆籀文。张之洞惊为神物,遂向店主问价。店主云:此系某官家故物,只作摆设,并不出售。张为之怅然

历史军事 清朝北洋海军并不是太弱,为什么完全打不过日本海军

北洋海军经甲午一战,全军覆没,所以,后世对这支海军评价不高。在多数人眼里,这就是一个花架子。这个花架子用自己的散架,不仅打了李鸿章一个响亮的耳光,而且证实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其实,在甲午战前,别说中国,

上世纪中期中国建筑工人彩色组图 竟有那么多女工人

建筑工地的工人们挖土.jpg建筑工地的工人相互张望.jpg建筑工地上的男女建筑工人.jpg建筑工人摆的架子.jpg建筑工人在弄设架子.jpg上世纪中期建筑工地一条狭窄的土隧道.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