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Posted 马克思

篇首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有句非常著名的话,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的灭亡同样是不可避免,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这个话现在我们来看,应该说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几十年,甚至也不是一两百年就能够完全实现的。

因为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制度,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从现在来看,它所发挥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完。

在某种意义上,资本主义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前进,尽管步子很慢,有时候也遇到挫折(比如现在的金融危机)。

但总体来讲,资本主义还在向前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资本主义要有一个认识,就是说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确实是——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

这个代替的过程里面有一个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和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存在。

马克思原来设想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在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只是在个别国家获得了胜利。

这样就有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国家一定有一个阶段要和资本主义国家相处,同时存在。

很多人在读 《共产党宣言》都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做了批判,这一点是不错的。

但是,同时要看到在《共产党宣言》里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给了非常高的评价。

资产阶级思想家自己都没有对这个阶级的历史做的评价像马克思做的那么准确和确切。

马克思说过这样一句话,资产阶级在它100多年的阶级统治当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历代所创造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

马克思还讲了这么一句话,说资产阶级按照它自己的面貌创造了一个世界。

这都是《宣言》里的原话。

也就是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是采取分析的态度,而不是简单的否定的态度。

因此,我们要理性地对待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以及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来讲要理性地去对待它。

相关参考

如何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1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后,资本家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最大限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理解:一、人与自然的关系:1人起源于猿,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3社会与人的关系是“社会生产人”与“人生产社会”,“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

高中历史 如何理解“以军部为核心”是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

如何理解“以军部为核心”是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  现行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四节中提到“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

高中历史 如何理解“以军部为核心”是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

如何理解“以军部为核心”是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  现行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四节中提到“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

高中历史 如何理解“东方从属于西方”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提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东方从属于西方&rdqu

高中历史 如何理解“东方从属于西方”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提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东方从属于西方&rdqu

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任何一种对于马克思的理解都是处于一定历史语境中的,其诠释的有效性一定是“历史的”。当目前的哲学界努力将传统教科书批判作为重新理解马克思的“起点”的同时,是否可以说它在推动了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历史走向

1.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对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理解也是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理解.第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

历史秘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语境中走自己的路这句话的理解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有着自己机器特殊的国情与内政,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悠久的农业社会历史,与接受西方资产阶级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这就决定了,产生于西方工业革命时期,

历史百科 共产主义幸福观?如何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幸福观?

又称无产阶级幸福观。无产阶级对待人生幸福和取得幸福的手段的认识和态度。它由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理想所决定,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幸福一般是指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由于感受到和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