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的历史沿革

Posted 豫园

篇首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豫园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豫园的历史沿革

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明代,截止2015年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园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从1559年(明嘉靖己未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建造园林。

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

“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

豫园当时占地七十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

古人称赞豫园“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

潘允端晚年家道中落。

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潘允端去世,潘氏家庭日趋衰微,无力承担园林修缮和管理所需的巨大开支。

明朝末年,豫园为张肇林所得。

其后至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为不使这一名胜湮没,当地的一些富商士绅聚款购下豫园,并花了二十多年时间,重建楼台,增筑山石。

因当时城隍庙东已有东园,即今内园,豫园地稍偏西,遂改名为西园。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外国侵略者入侵上海,英国军队强占豫园,大肆蹂躏。

清咸丰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会响应太平天国革命,在上海发动起义。

起义失败后,清兵在城内烧杀抢掠,豫园被严重破坏,点春堂、香雪堂、桂花厅、得月楼等建筑都被付之一炬。

1860年(清咸丰十年),太平军进军上海,满清政府勾结英法侵略军,把城隍庙和豫园作为驻扎外兵场所,在园中掘石填池,造起西式兵房,园景面目全非。

清光绪初年(1875年)后,整个园林被上海豆米业、糖业、布业等二十余个工商行业所划分,建为公所。

至解放前夕,豫园亭台破旧,假山倾坍,池水干涸,树木枯萎,旧有园景日见湮灭。

1956年起,豫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⑽,历时五年,于1961年9月对外开放。

1959年,豫园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豫园开始对公众开放。

1982年2月,豫园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参考

豫园的来历是什么

豫园,是江南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原是明代官僚地主潘恩、潘允端的私人花园,始建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至万历五年(1577)潘允端解职回乡后加速建造,屈指算来,豫园建园已有400余年。取名豫园,是因

上海豫园九曲桥有什么历史和来历呢

豫园坐落于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是明朝时期的私人花园,建于1559年,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与设计风格。如今,它已经成为到上海观光的国内外游客常去的游览胜地。园内有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

上海1088福的历史

一、求豫园的历史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它是老城厢仅存的明代园林。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誉。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钱慧安及其弟子传人作品展在黄浦开展

本年正值“豫园书画善会”成立110周年,为纪念首任会长、海派书画艺术宗师钱慧安,“双管楼传韵――钱慧安及其门生、传人画展”在豫园“听涛阁”举办。本次画展由豫园书画善会、钱慧安纪念馆、上海海派书画院、豫

历史军事 法国神父与30万难民的抗战坚守

淞沪会战爆发后,豫园旁的道路上挤满了难民,如今豫园周边的道路和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淞沪会战期间,上海城隍庙大门外,炮火纷飞,无数英勇的中国战士在抵抗日本侵略军,血染山河。城隍庙大门内,一位伟大的

暴涨历史股价

历史上涨幅最大的股票是谁?历史上涨幅最大的股票是谁,涨了多少87.1-93.2:(90年以前没有交易所)这波行情涨幅最大的是以豫园商城(600655)为代表的上海老八股。涨幅就不好算,因为这些股票都是

中国历史 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私家园林一枝独秀,最杰出的代表有无锡寄畅园、海宁安澜园、上海豫园、南翔古猜园、嘉定秋霞圃、苏州拙政园、沧浪亭、留园、狮子林和扬州瘦西湖等。清代的园林建筑在世界上是享有盛名

上海古代园林有哪些

上海的古典园林青浦“曲水园”,与嘉定“秋霞圃”,南翔“古猗园”,黄浦“豫园”,松江“醉白池”合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古漪园古猗园位于上海嘉定南翔镇,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迄今400多年历史是江南名园之一。占

历史秘闻 上海古代园林有哪些

上海的古典园林青浦“曲水园”,与嘉定“秋霞圃”,南翔“古猗园”,黄浦“豫园”,松江“醉白池”合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古漪园古猗园位于上海嘉定南翔镇,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迄今400多年历史是江南名园之一。占

国外历史著名园林公园景观

1.国内外都有哪些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师景观名人录(诸多观点谨为一家之言)国内:历史:计成《园冶》李渔《闲情偶记》当代:第一代陈从周上海豫园说园陈植造园冯纪忠空间旷奥上海方塔园陈俊瑜(中国工程院院士)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