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历史文化遗产
Posted 族群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山族历史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山族历史文化遗产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 ,包括了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 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 人、赛夏人等十多个族群。
“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 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
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没有高 山族这个名称。
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 的,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 人的一支。
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 民族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与 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包括西拉雅族2 1社,洪安雅族13社,巴布萨族9社,巴 则海族4社,拔埔拉族4社,道卡斯族6社 ,凯达格兰族28社,噶玛兰族34社。
另 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区,受汉族影响较少, 至今保留着原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 特点,现在所说的高山族,一般指这一部 分少数民族。
1954年3月14日,台湾当局 规定:高山族包括泰雅、赛夏、布农、曹 族(1998年11月更名为邹族)、鲁凯、 排湾、卑南、雅美、阿美9个族群(一说 为10个族群,邵族也算一个族群)。
这 一部分民族,大多分布在中央山脉和东南 部的岛屿上,少数散居在福建、上海、北 京、武汉等地。
总人口约40万人,大陆 散居有2909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 度尼西亚语族。
高山族内部语言差别很大 ,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等 十多个分支。
没有自己的文字。
居住在台 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 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 歌等。
高山族人大多数从事农业,少数捕鱼 、狩猎。
有雕刻和编织等手工艺。
长期以来高山族和汉族人民共同抵御 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共同开发了台湾。
在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50年间,反抗斗 争尤为激烈,以1930年雾社起义规模最 大。
1947年又参加了以汉族为主的“二二 八”起义。
禁忌 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忌食猿 肉、山猫肉、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妇 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
相关参考
独具民族特色的高山族的语言文化语言是交流的重要桥梁,在高山族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化。高山族内部语言差别很大,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等十多个分支,所以这也导致他们具有非常丰富特别的语言文化艺
高山族是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高山族社会发展比较缓慢,长期处在一个原始社会的状态。随着与外界交流逐渐频繁,原始的高山族文化渐渐被人们认识。那么,高山族的族源是什么?高山族的由来是什么?它有着一
高山族是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高山族社会发展比较缓慢,长期处在一个原始社会的状态。随着与外界交流逐渐频繁,原始的高山族文化渐渐被人们认识。那么,高山族的族源是什么?高山族的由来是什么?它有着一...
高山族关于月亮的传说我们听过的关于月亮的传说有很多,如月亮女神、嫦娥奔月,那么你知道高山族文化中有什么关于月亮的传说吗?高山族是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它有很多的族群,在各个族群中流传着不一样的月亮
高山族在中秋的习俗文化是什么?“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而在高山族文化中,中秋有着
高山族在中秋的习俗文化是什么?“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而在高山族文化中,中秋有着
台湾高山族是从哪里来的?台湾高山族约有40万人左右,占台湾省1900万总人口的2%强。主要分布在台湾本岛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岛上,分布面积约1.6万多平方公里,占台湾全省面积的45%左右。高
台湾高山族是从哪里来的?台湾高山族约有40万人左右,占台湾省1900万总人口的2%强。主要分布在台湾本岛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岛上,分布面积约1.6万多平方公里,占台湾全省面积的45%左右。高
高山族关于月亮的传说我们听过的关于月亮的传说有很多,如月亮女神、嫦娥奔月,那么你知道高山族文化中有什么关于月亮的传说吗?高山族是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它有很多的族群,在各个族群中流传着不一样的月亮...
高山族丰年祭有什么文化活动?台湾原住民重视祖灵信仰,相信祖灵居住在山上,并且会保护族人收获丰盛。各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祭典,高山族的节日很多,其中最盛大的应属丰年祭了。那么你知道在这个节日里,高山族人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