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的文化遗产
Posted 文化遗产
篇首语: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郴州的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郴州的文化遗产
嘉禾民歌是郴州嘉禾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它集诗、歌、舞、剧于一的综合体,既是倾诉妇女情感的抒情长诗,又是反映妇女婚嫁习俗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歌舞剧。
现已搜集整理的民歌、民谣2369首,有伴嫁歌、情歌、劳动歌、生活歌、儿歌等。
汝城香火龙起源于庆贺丰收、祈福祛灾的图腾信仰,特定于每年春节的正月至元宵节期间夜晚隆重举行,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集中表达了人民追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祛邪消灾的美好愿望,蕴含了尊敬祖先,追求进步,遵礼崇教的文化底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综合艺术活动。
昆剧(又名昆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与古希腊悲剧和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极高的声誉。
扩展资料:
民族文化:
郴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全国56个民族中,郴州辖区内有27个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地域特色独特,既有美丽动人的传说,古老质朴的民间戏曲,又有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如傩戏傩舞、安仁赶分社、瑶族盘王节、伴嫁哭嫁歌、香火龙、元宵花灯及遍布农村各地的赶圩场等。
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汝城香火龙,起源于庆贺丰收、祈福祛灾的图腾信仰,特定于每年春节的正月至元宵节期间夜晚隆重举行,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集中表达了人民追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祛邪消灾的美好愿望,蕴含了尊敬祖先,追求进步,遵礼崇教的文化底蕴。
嘉禾民歌是郴州嘉禾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它集诗、歌、舞、剧于一的综合体,既是倾诉妇女情感的抒情长诗,又是反映妇女婚嫁习俗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歌舞剧。
现已搜集整理的民歌、民谣2369首,有伴嫁歌、情歌、劳动歌、生活歌、儿歌等。
戏曲文化:
郴州传统文化艺术厚重,仍广为流传的戏剧有:昆剧、祁剧、京剧、越剧、花鼓戏、花灯戏、皮影戏及杂技等,其中尤以昆剧最负盛名。
昆剧(又名昆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与古希腊悲剧和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全国六大昆剧院团中郴州占有一席的湖南省昆剧团,成立于1964年,是中国文化部确立为全国专业昆剧保护院团之一,在充分吸收郴州地方戏曲、语言和民情风俗的基础上,其创作、演出的《雾失楼台》、《荆钗记》、《彩楼记》等昆曲被列为经典剧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郴州
相关参考
中国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有:明清故宫: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颐和园: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天坛: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
国外文化遗产国家文化遗产列入时间柬埔寨吴哥窟1992孟加拉巴凯尔哈特清真寺历史名城帕哈尔普尔的佛教毗诃罗遗址19851985老挝琅勃拉邦的古城占巴塞文化风景区19952001越南顺化历史建筑群圣子修道
世界文化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文化双重遗产三种。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划归文化遗产但是单算。中国已拥有各类世界遗产29处,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文化遗产部分
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建议,150字以上建议:一、理顺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目前,文化遗产被部门分割严重,大多数历史物质文化遗产归国家文物局及各级文物主管部门管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归文化部非遗司管理,宗
1.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文化遗产有哪些2000年以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产地山西大同云冈石窟2001.12文化遗产云南三江并流2003.7自然遗产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5处)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世界文化遗产)2.长城(北京,1987.12世界文化遗产)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世界文化遗产)4.明清皇宫(北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是联合国1972年为了保护全世界珍贵的文化自然遗产而设立的一个评审项目。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评定需要有一系列的条件,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最后由世界遗产中心进行终审。世界历史文化遗
1、含义不同物质文化遗产(Materialculturalheritage),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
近年来,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属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有《羌语简志》、《羌族民间故事》、《羌族民间故事集》、《羌族民间
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