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重量单位怎么换算的升斤两钱分
Posted 旧制
篇首语: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时的重量单位怎么换算的升斤两钱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时的重量单位怎么换算的升斤两钱分
中国历史悠久,换算都不太一样。
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中国历史悠久,换算都不太一样。
其实不要说古代 就是现在大陆和台湾的斤都不同,台湾的斤是600克。
咱们去买1斤东西,会觉得台湾人特热情:)给这么多。
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1斤相当于668.19克,隋末1斤相当于222.73克等。
另外,根据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铜则,自记重一百斤,实重64公斤。
那么每斤相当于640克(《历代度量衡简表》的标准是596.82克),跟汉代258.24克相去甚远。
1959年开始 一斤等于十两: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 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1979年1月1曰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 “克、毫克、升、毫升” ,不用 “两、钱、分” 等.“钱”换算为“克” ,近代以来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克(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克(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算的(此换算方法实际上并不正确)。
综述: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克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克一斤改为500克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 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 3.72克(3.71875克).
现代的重量单位换算很简单,即:1公斤=2斤、1斤=10两、1两=10钱、1钱=5克、1克=10分克、1分克=10厘克、1厘克=10毫克。
相关参考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午
台湾的一家教育机构将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身高,做了一番换算,按照换算结果,吕布比姚明还高2厘米,很多人也都身高2米以上,包括关羽和诸葛亮。这家单位换算出的三国群雄身高姚明身高2.29米。根据这家机构的换
台湾的一家教育机构将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身高,做了一番换算,按照换算结果,吕布比姚明还高2厘米,很多人也都身高2米以上,包括关羽和诸葛亮。这家单位换算出的三国群雄身高姚明身高2.29米。根据这家机构的换
我国度量衡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和标准,记载不一。据史书称,黄帝设立了度、量、衡、里、亩五个量;舜召集四方君长把各部族的年月四季时辰、音律和度量衡协同起来;夏禹治水使用规矩准绳为测量工具,并以自
各朝代的银子换算价值不一样,仅供参考。1两黄金:约值4000元1两白银:约值80元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建议,今後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1两黄金=人民币20
《说唐全传》演绎的隋唐各路好汉,一个比一个厉害,他们为什么一个比一个厉害?就因为他们的兵器一个比一个有分量,古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661克,八百斤的铁锤,其分量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多斤,即便是最优秀的举重选
古代有著所谓的「青楼」这种娱乐场所,裡面工作的女性,则被称为「青楼女子」,不过以银子为计价单位的年代,究竟去一趟要多钱呢?日前就有专家透过粮食的价格去做换算,得出了答案,并直言「一般人可能消费不起」。
古代有著所谓的「青楼」这种娱乐场所,裡面工作的女性,则被称为「青楼女子」,不过以银子为计价单位的年代,究竟去一趟要多钱呢?日前就有专家透过粮食的价格去做换算,得出了答案,并直言「一般人可能消费不起」。
项羽举的鼎三百五十斤。在史记的记载中这个大鼎是700多斤,按照不同时间的重量计算方式换算下来,秦汉时期的一斤约等于现在的半斤,那么,当时的一千斤就是现在的五百斤,七百斤就是三百五十斤。《史记·项羽本纪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