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三国指哪三国?
Posted 司马
篇首语: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的三国指哪三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的三国指哪三国?
指:魏国由曹丕建立;蜀国刘备建立;吴国孙权建立。
魏被司马氏篡权但未改国号,蜀被由司马家掌权的魏灭之后,司马炎篡权称帝改为晋之后由灭吴,所以说是晋统一天下。
1、魏国:三国时期的魏朝(220年-265年),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曹魏始建。
2、蜀国:蜀国(221年-263年),即蜀汉、又称季汉。
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在四川(蜀地)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
3、吴国:东吴(229年—280年)即三国时代的吴国,亦称孙吴。
黄龙元年(229年)四月,孙权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是为吴大帝,则东吴也应始于此年。
扩展资料
三分归晋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
在264年孙皓即位后,交州(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
两年后吴军意图夺回但被晋将毛炅击败。
269年孙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陆海两路会师合浦,至271年方夺回交州。
279年,修允部属郭马于广州(约今广东省及广西省)叛变,孙皓先后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围剿方平定。
同年晋军率大军南征,吴国岌岌可危。
东吴重臣陆凯及陆抗相继去世后,晋将羊祜提议伐吴,但遭贾充反对而作罢。
279年西北之乱始平,王濬、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
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
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
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
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
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
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相关参考
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操;三国时期汉朝皇帝:刘备;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曹魏、季汉、东吴
指东汉后魏、蜀、吴三国。一、魏国魏国(213年5月—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世界历史上的“中世纪”是指哪一段时期?“中世纪”一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历史学家比昂多(FlatjoBjondo,1392—1463)提出的。他撰写的《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记载了从公元410年西
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culture),或两河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主要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指五帝指,历史上的三皇五帝是指哪三皇 哪五帝
历史上的三皇五帝是指哪三皇哪五帝?三皇:指燧人氏(天皇)、伏羲氏(人皇)、神农氏(地皇)也有说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氏,还有另外几种说法,具体说法不一,但一般以这两种为主。五帝:指少昊、颛顼、帝喾、尧
三皇五帝是指哪几个?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等人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东方青帝灵威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胶泥活字印刷术(由中国流传到西方的是雕版印刷术,后来西方人...
导读:在三国历史上,我们不难发现各种各样的人物,不论男女老少,他们都各为其主的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接下来小编就要来罗列以下三国史上的十大超级卧底。1貂婵作为三国时代仅存的数名女性之一,貂婵的一生由于牵
赵子龙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对于赵子龙是怎么死的,这样一个历史问题的解答先从赵子龙自追随刘备开始讲起。在赵子龙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而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 进军
提起风云激荡的三国,我们都知道那段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峥嵘历史。 也都耳熟能详是魏、蜀、吴三方相掐。 因此三国就是魏蜀吴三国,貌似没有什么异议。 然而真实的历史还真不是这样。 公元2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