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历史上流行过的服装风格有哪些
Posted 服饰
篇首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欧美历史上流行过的服装风格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欧美历史上流行过的服装风格有哪些
拜占庭艺术风格与服饰
由于罗马帝国的东迁,使得有机会出现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艺术。
在艺术的成就上,此时所强调的是镶贴艺术,追求缤纷多变的装饰性。
同样,这种特色也反映在服装上。
例如:在男女宫廷服的大斗篷、帽饰以及鞋饰上都出现了镶贴、光彩夺目的珠宝和充斥着华丽图案的刺绣。
这些情形有别于同时期在欧洲地区的服饰,营造出一种既融合东西方又充满华丽感的服饰装饰美。
国际哥特艺术风格与服饰
“哥特式”原本是指源自20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很快这种风格便影响到整个欧洲,而且反映在绘画、雕刻、装饰艺术上,形成一种被誉为国际哥特风格的艺术形态。
这种风格主要的表现是建筑上的"锐角三角形",同时也深深的影响了当时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
例如:在男女服饰的整体轮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等等,都充分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形态。
巴洛克艺术风格与服饰
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指17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
“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
巴洛克虽然承袭矫饰主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
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风格”一词,来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服饰
“洛可可”一词源自法国字汇“Rocaille”,由此演变而来,其意思是指岩状的装饰,基本是一种强调C型的漩涡状花纹及反曲线的装饰风格。
这种风格源自1715年法国路易十四过世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艺术上的反叛。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最显著的差别就是,洛可可艺术更趋向一种精制而幽雅,具装饰性的特色。
这种特色当然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革命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
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
这种强调自然、淡雅、节制的艺术风格,与古希腊罗马的题材形式结合所发展出来的服饰,也随即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跃升为服装款式的代表。
特别是在女装方面。
例如,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而夸张的服装款式;又如,排除受约束、非自然的“裙撑架”,等等。
因此从1790年到1820年之间,所追寻的淡雅、自然之美,在服装史上被称为“新古典主义风格”。
前拉斐尔派艺术风格与服饰
“前拉斐尔艺术风格”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其艺术精神主要是追寻一种自然但是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
这种艺术风格是对冷淡、生硬的艺术的一种反驳。
痛斥“人与自然的疏离感”,希望透过艺术将“人性化”、“自然化”、“理想美”的特质结合表现出来。
因此,当时的服装被誉为“理性美感式”的服饰。
这种服饰风格与当时“维多利亚风格”极端的相对,成为英国社会追寻服饰改革的代表款式。
20世纪初期苏联艺术风格与服饰
20世纪初期苏联艺术风格是指"绝对主义"、"构成主义"以及"塔特林派"的艺术主张,这些艺术风格都源自20世纪初期的10年代,由苏联的艺术家所引导而成的。
这些艺术家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将之表现在几何式的抽象艺术之中。
这种艺术风格也深刻的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特别是在当时的苏联,将这种"几何抽象的艺术风格"与"充满浓厚政治意味"的主张相互结合,表现在服装的款式以及面料的花色设计上,形成一种特殊的服装审美特色。
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
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是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潜意识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而发展出来的。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主张"精神的自动性",提倡不接受任何逻辑的束缚,非自然合理的存在,梦境与现实的混乱,甚至是一种矛盾[怒放智能词语替换]的组合。
这种任由想象的模式深深影响到服装领域,带动出一种史无前例、强调创意性的设计理念。
波普艺术风格与服饰
这种艺术风格源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美国,但确鼎盛于50年代中期的美国。
“POP”是“Popular”的缩写,意为“通俗性的、流行性的”。
至于“POP Art”所指的正是一种“大众化的”、“便宜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趣味性的”、“品化的”、“即时性的”、“片刻性的”形态与精神的艺术风格。
这种艺术风格影响到服装领域中,体现在服装面料以及图案的创新,改变了过去服饰装饰图案的特点,在欧洲服装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欧普艺术风格与服饰
欧普艺术风格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
“OP”是“Optical”的缩写形式,意思是视觉上的光学。
“欧普艺术”所指代的是利用人类视觉上的错视所绘制而成的绘画艺术。
因此“欧普艺术”又被称作“视觉效应艺术”或者“光效应艺术”。
欧普艺术影响下的服装服饰,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视觉上的动感,服饰图案的设计上以欧普艺术的视觉感为最大的特点。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强调的是一种"理性、冷峻、简约"的艺术风格。
这种强调“单纯、简单”的观念,逐渐成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时装界所追求表现的一种具代表性的服饰风格。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影响下的服饰以简单的设计理念影响到国际时装的流行趋势,成为20世纪末的一项具代表性的服饰风格的变革。
参考资料:zhidao.baidu/question/96647346.
相关参考
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也称模仿主义建筑。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
1.美国的服装发展历史由厚到薄,由长到短20世纪初期苏联艺术风格是指"绝对主义"、"构成主义"以及"塔特林派"的艺术主张,这些艺术风格都源自20世纪初期的10年代,由苏联的艺术家所引导而成的。这些艺术
看了《画壁》,你会发现唐朝宫廷女子“透视装”大多了,更厉害的是“袒胸露乳”!!可是中国其他朝代都是不许女子“袒胸露乳”的,甚至连脖子的‘锁骨’都不许露,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呢?查阅到一些资料,证明东亚
1.有关日本服装发展史由于其他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日本服装发展史可以被分为以下三个主要的阶段:a)中国文化的重大影响(Asuka,奈良)b)日本本土风格平安时代.镰仓.Muromachi(正志),M
佤族服装承袭原生态的浸染工艺并经腰机编织而成。线料有棉线、麻线、彩色毛线。棉线采用植物紫梗、衣果、山李子汁和麻粟树皮同煮取水浸染色泽,成色均匀自然。佤族服装多以黑色为主色调,这是佤族崇尚黑色,以黑为美
佤族服装承袭原生态的浸染工艺并经腰机编织而成。线料有棉线、麻线、彩色毛线。棉线采用植物紫梗、衣果、山李子汁和麻粟树皮同煮取水浸染色泽,成色均匀自然。佤族服装多以黑色为主色调,这是佤族崇尚黑色,以黑为美
佤族服装承袭原生态的浸染工艺并经腰机编织而成。线料有棉线、麻线、彩色毛线。棉线采用植物紫梗、衣果、山李子汁和麻粟树皮同煮取水浸染色泽,成色均匀自然。佤族服装多以黑色为主色调,这是佤族崇尚黑色,以黑为美
中国少数民族的服装特色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在各自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加之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服装特征。同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又使各民族服饰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一、新装饰主义风格有什么特点新装饰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用现代的手法和材质还原古典气质,具备了古典与现代的双重审美效果,完美的结合也让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经改良过的新古典主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宋朝时侯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