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的化学性质都有什么

Posted 氢化物

篇首语:人总要找点事情做,让自己忙起来,忙起来才知道生活不易,才明白平时的忧伤都是矫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氢气的化学性质都有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氢气的化学性质都有什么

氢气常温下性质稳定,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能多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①可燃性(可在氧气中或氯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化合反应)

(点燃不纯的氢气要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H2+Cl2=点燃=2HCl(化合反应)

②还原性(使某些金属氧化物还原)

H2+CuO

Cu+H2O(置换反应)

3H2+Fe2O3=高温=2Fe+3H2O(置换反应)

3H2+WO3

W+3H2O(置换反应)

共价

虽然氢气在通常状态下不是非常活泼,但氢气与绝大多数元素会组成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已知有数以百万种,但它们不会由氢气和碳直接化合形成。

氢气与电负性较强的元素(如卤素)反应,在这些化合物中氢的氧化态为+1。

氢与氟、氧、氮成键时,可生成一种较强的非共价的键,称为氢键。

氢键对许多生物分子具有重要意义。

氢也与电负性较低的元素(如活泼金属)生成化合物,这时氢的氧化态通常为 -1,这样的化合物称为氢化物。

氢与碳形成的化合物,由于其与生物的关系,通常被称为有机物,研究有机物的学科称为有机化学,而研究有机物在生物中所起的作用的科学称为生物化学。

按某些定义,“有机”只要求含有碳。

但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通常都含有氢。

这些化合物的独特性质主要是由碳氢键决定的。

故有时有机物的定义要求物质含有碳氢键。

无机化学中,H- 可以作为桥接配体,连接配合物中的两个金属原子。

这样的特性通常在13族元素中体现,尤以硼烷、铝配合物和碳硼烷中。

氢化物

含有氢元素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

“氢化物”一词暗含氢显负价,且其氧化态为-1的意思。

氢负离子记做H-,其存在是1916年由吉尔伯特·路易斯预言的。

1920年Moers用电解氢化锂,在阳极产生氢气,从而证明了氢化物的存在。

对于非IA或IIA族的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氢化物”一词并不准确,因为氢的电负性并不高。

IA族碱金属的氢化物中有一个例外,即高聚物氢化锂。

氢化铝锂中4个氢原子紧靠铝原子。

虽然氢可与几乎所有的主族元素形成氢化物,但这些氢化物的原子配比却并不单一,例如二元的硼烷已发现100多种,但氢化铝只有一种。

二元氢化铟还未被发现,但它存在于更大的配合物中。

质子与酸

对氢原子的氧化,也即让氢原子失去其电子,即可得到H+(氢离子)。

氢离子不含电子,由于氢原子通常不含中子,故氢离子通常只含1个质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常将H+直接称为质子的原因。

H+是酸碱理论的重要离子。

裸露的质子H+不能直接在溶液或离子晶体中存在,这是由氢离子和其他原子、分子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造成的。

除非在等离子态物质中,氢离子不会脱离分子或原子的电子云。

但是,“质子”或“氢离子”这个概念有时也指带有一个质子的其他粒子,通常也记做“H+”。

为了避免认为溶液中存在孤立的氢离子,一般在水溶液中将水和氢离子构成的离子称为水合氢离子(H3O+)。

但这也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形。

氢离子在水溶液中事实上以类似于H9O4+的形式存在。

尽管在地球上少见,H3+离子(质子化分子氢)却是宇宙中最常见的离子之一。

可燃性

氢气燃烧

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的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4%至75%时都能燃烧。

氢气燃烧的焓变为−286 kJ/mol:

2 H2(g) + O2(g) → 2 H2O(l); ΔH = -572 kJ/mol

氢气占4%至74%的浓度时与空气混合,或占5%至95%的浓度时与氯气混合时是极易爆炸的气体,在热、日光或火花的刺激下易引爆。

氢气的着火点为500 °C。

纯净的氢气与氧气的混合物燃烧时放出紫外线。

因为氢气比空气轻,所以氢气的火焰倾向于快速上升,故其造成的危害小于碳氢化合物燃烧的危害。

氢气与所有的氧化性元素单质反应。

氢气在常温下可自发的和氯气(需要光照)反应 ,氢气和氟气在冷暗处混合就可爆炸,生成具有潜在危险性的酸氯化氢或氟化氢。

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

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我们可以看到,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氢气在玻璃导管口燃烧时,火焰常略带黄色)。

用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时,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接触烧杯的手能感到发烫。

氢气在空气里燃烧,实际上是氢气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了化合反应,生成了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点燃=2H2O

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钻有小孔的纸筒(或塑料筒等),用纸团堵住小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使纸筒内充满氢气。

把氢气发生装置移开,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注意有什么现象发生。

(做这个实验时,人要离得远些,注意安全。

我们可以看到,刚点燃时,氢气在小孔处安静地燃烧,过一小会儿,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响,爆炸的气浪把纸筒高高炸起。

实验测定,空气里如果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时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

实际上,任何可燃气体或可燃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因此,当可燃性气体(如氢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等)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禁止产生电火花,以防发生爆炸。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在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只有“扑”的一声才表明氢气已纯净。

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否则会发生爆炸的危险。

因为刚检验过纯度的试管内,氢气火焰可能还没有熄灭,如果立刻就用这个试管去收集氢气,氢气火焰可能会点燃氢气发生器里尚混有空气的氢气,使氢气发生器发生爆炸。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就使试管内未熄灭的氢气火焰因缺氧气而熄灭。

另外氢气在氧气过量和低温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点燃可生成过氧化氢(H2O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林励吾人物简介

·林励吾林励吾,物理化学家。长期从事石油化学、合成气化学等方面的催化剂、催化过程及有关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在多相催化作用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长期以来,他对我国石油化工和C1化学催化新技

知名人物 陈尚贤人物简介

·陈尚贤陈尚贤,物理化学家。曾在化学动力学、光化学及光物理过程、光导热塑全息材料、燃油渗水燃烧过程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后期以研究激基复合物为主。他是一位理论与实验都有建树的化学家,曾在中国科技大学兼任

历史秘闻 文综都有什么

简称“文综”。指的是在中考中,政治、历史(地理初二已考完)。在高考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的合卷(其中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占分数的70%,其余三科占30%)。即“3+X+综合”考试中

政治的想象,抑或历史的批判

内容撮要:古典学在中国与西方都有悠长的传统。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古典学的汗青、学科性质、意识形态斗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一、古典学不必是保守主义性质的,能够属于现代性的事业;二、古典学的传统渗透了素质

政治的想象,抑或历史的批判

内容撮要:古典学在中国与西方都有悠长的传统。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古典学的汗青、学科性质、意识形态斗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一、古典学不必是保守主义性质的,能够属于现代性的事业;二、古典学的传统渗透了素质

知名人物 丘玉池人物简介

·丘玉池丘玉池,冶金学家,特殊钢专家,我国特殊钢事业的开拓者之一。30年代他从事的钢中氢气行为的研究,取得开创性的成果。40年代,试制成功纯钨,并用坩埚法冶炼了高速钢、模具钢、不锈钢、磁钢等,有力地支

知名人物 孙德和人物简介

·孙德和孙德和,冶金学家,钢铁工程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我国钢中氢气行为规律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之一,氧气转炉炼钢和炉外精炼等技术工业化的开拓者之一。以他任工程设计总工程师的大冶钢厂由普碳钢厂改

知名人物 华蘅芳人物简介

·华蘅芳华蘅芳,机械工程专家、数学家。中国早期掌握和传播近代科技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徐寿等人试制成中国第一艘实用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主持制成硝酸和氢气球。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开方术、积较术、数根术

一战化学武器的由来 诺奖化学家领衔一战毒气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的战争。战争期间,交战双方的化学家研究了3000多种化学物质,希望研制出最具杀伤力的化学武器,因此有人把一战称为“化学家的战争”。有趣的是,德国和法国各

一战化学武器的由来 诺奖化学家领衔一战毒气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的战争。战争期间,交战双方的化学家研究了3000多种化学物质,希望研制出最具杀伤力的化学武器,因此有人把一战称为“化学家的战争”。有趣的是,德国和法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