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的刮克舞有什么特色 傈僳族舞蹈
Posted 傈僳族
篇首语: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傈僳族的刮克舞有什么特色 傈僳族舞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傈僳族的刮克舞有什么特色 傈僳族舞蹈
傈僳族刮克舞
少数民族的人民大多都能歌善舞,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而傈僳族的刮克舞表现出了傈僳人的团结和豪迈。傈僳族刮克舞是一个群体性的舞蹈,在特别的日子里,人们会围在一起跳刮克舞。下面的傈僳族文化为你带来刮克舞的更多内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刮克”可分“其本刮克”和“无伴奏踢踏刮克”两种。“其本刮克”是以类似琵琶的乐器“其奔”为伴奏的舞蹈;“无伴奏踢踏刮克”是以跺、擦舞步踏地为节的舞蹈。
“刮克”舞约有70多个套路,有一步跺、扭摆跳、撒荞舞、赶熊舞、围猎舞、刀舞、盔甲舞、砍火山舞、种谷舞、栽秧舞、破板子舞、背水舞、吸烟舞、摇篮舞、野鸡找食舞、豹子甩尾舞、麦叶长舞、射箭舞等,内容十分丰富,生产生活、自然生物无所不包。其中,《米依刮走》意为“跳劳动生产舞”,再现了傈僳族刀耕火种的劳动生活全过程,找土地、砍火山、挖地、种谷、薅草、扳包谷、背包谷、丰收等一系列过程都以舞蹈形式进行艺术表现。《猴子豁拳舞》傈僳族语称“箭米要吾”,是表现山地庄稼成熟后,猴子偷包谷的情景,由猴子豁拳(定输赢)、拍手、扳包谷、梳头、找虱子、洗脸、喜翻身等多种舞蹈动作组成。
《破板子舞》傈僳语称“塞角扒果皮哦”,意为“有力气的人破板子”,也是一套完整的舞蹈,表现选树、伐木、剖圆木、劈砍成块的全过程。这些套路比较完整,可作为一个独立的节目进行表演。“刮克”舞的起源年代不详,民间传说是在播种季节为赶跑、踩死耗子精而跳的。地点多在广场和屋内火塘边。“刮克”由一人或数人站在中间,众人围圈而舞;“无伴奏刮克”是以踏地为节,男女老幼围成一大圈舞跳,动作豪放,情绪高昂,跳至高潮,一起欢呼“哇溜玛”、“霞溜玛”(意为跳得多和谐、多欢畅),表现出傈僳人的团结、豪迈的民族精神。
相关参考
独特的傈僳族阿尺木刮文化每个民族必定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文化,经过时间的演变,这些文化才能源远流长。傈僳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特色的一个民族,他们有一个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阿尺木刮。随着小编一
傈傈族的歌舞绚丽多姿,傈傈族的民族舞蹈为傈傈族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阿尺目刮”则是傈傈族民族歌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阿尺目刮”是“山羊的歌舞”,这歌舞不用乐器,是一种人们自娱自乐的舞蹈,而且
独具民族特色的傈僳族盍什节少数民族的人民大都能歌善舞,他们会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到歌舞中,所以少数民族的歌舞都非常的具有民族气息。傈僳族的盍什节是一个很欢快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尽情的歌唱舞蹈。下面
傈僳族葫芦笙舞乐的历史渊源及特点葫芦笙舞乐是傈傈族文化的重要组成不分,是傈傈族最重要的传统器乐形式,也是傈傈族大众自娱自乐的舞蹈,“刮七七”则是该舞蹈的领舞乐器。随着历史的发展,傈傈族也改编创造出了许
嘎且且撒勒舞:“来跳美好的舞蹈”傈傈族,一个舞蹈的民族。傈傈族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爱好跳舞,也都会跳舞。而嘎且且撒勒舞则是傈傈族舞蹈中最具有寓意的一个舞蹈,也是傈傈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嘎且且撒勒舞
傈僳族待客的最高礼遇“傈僳族手抓饭”也许在你的印象中吃饭时一定要有筷子或者勺子的,不然怎么夹东西吃呢?但是,在傈僳族文化中,不用到筷子的手抓饭才是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当重要的客人来临,傈僳族人户倾尽自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四川省有少量分布。云南省傈僳族人口57.8万余人,大都居住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海拔1500一3000米的河谷山坡台地上,多数以家族氏族为单位居住,结成10-50余户的小村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四川省有少量分布。云南省傈僳族人口57.8万余人,大都居住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海拔1500一3000米的河谷山坡台地上,多数以家族氏族为单位居住,结成10-50余户的小村
傈傈族文化极其丰富,其中饮食文化更是独具一格。傈傈族是一个择山而居住的民族,由于受居住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傈傈族人民喜爱喝酒,所以他们的日常饮食都离不开酒。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傈傈
傈僳族火把节文化在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傈僳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在火把节这一天当地人民聚在一起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等活动来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