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谭纶,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Posted 御史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言文谭纶,嘉靖二十三年进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言文谭纶,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一、文章: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除南京礼部主事。
历职方郎中,迁台州知府。
纶沉毅知兵。
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
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而后用之。
纶亦练千人。
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
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
倭复由松门、澶湖掠旁六县,进围台州,不克而去。
转寇仙居、临海,纶擒斩殆尽。
进海道副使,益募浙东良家子教之,而继光练兵已及期,纶因收之以为用,客兵罢不复调。
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马岗、何家〈石览〉,又与继光共破之葛埠、南湾。
加右参政,会忧去。
以尚书杨博荐起,复将浙兵,讨饶平贼林朝曦。
朝曦者,大盗张琏余党也。
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
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
朝曦穷,弃巢走,纶及广东兵追擒之。
寻改官福建,乞终制去。
继光数破贼,浙东略定。
倭转入福建。
自福宁至漳、泉,千里尽贼窟,继光渐击定之。
师甫旋,其众复犯邵武,陷兴化。
四十二年春,再起纶。
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倭屯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搏战中伏死,倭遂据平海卫,陷政和、寿宁,各扼海道为归计。
纶环栅断路,贼不得去,移营渚林。
继光至,纶自将中军,总兵官刘显、俞大猷将左、右军。
令继光以中军薄贼垒,左右军继之,大破贼,复一府二县。
诏加右副都御史。
纶以延、建、汀、邵间残破甚,请缓征蠲赋。
又考旧制,建水砦五,扼海口,荐继光为总兵官以镇守之。
倭复围仙游,纶、继光大破贼城下。
已而继光破贼王仓坪、蔡丕岭,余贼走,广东境内悉定。
纶上疏请复行服,世宗许之。
四十四年冬,起故官,巡抚陕西。
未上而大足民作乱,陷七城。
诏改纶四川,至已破灭。
云南叛酋凤继祖遁入会理,纶会师讨平之。
进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西。
招降岭岗贼江月照等。
纶练兵事,朝廷倚以办贼,遇警辄调,居官无淹岁。
迨南寇略平,而边患方未已。
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请召纶、继光练兵。
诏征纶还部,进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纶上疏曰:
蓟、昌卒不满十万,而老弱居半,分属诸将,散二千里间。
敌聚攻,我分守,众寡强弱不侔,故言者亟请练兵。
然四难不去,兵终不可练。
夫敌之长技在骑,非召募三万人勤习车战,不足以制敌。
计三万人月饷,岁五十四万,此一难也。
燕、赵之士锐气尽于防边,非募吴、越习战卒万二千人杂教之,事必无成。
臣与继光召之可立至,议者以为不可。
信任之不专,此二难也。
军事尚严,而燕、赵士素骄,骤见军法,必大震骇。
且去京师近,流言易生,徒令忠智之士掣肘废功,更酿他患,此三难也。
我兵素未当敌,战而胜之,彼不心服。
能再破,乃终身创,而忌嫉易生;欲再举,祸已先至。
此四难也。
以今之计,请调蓟镇、真定、大名、井陉及督抚标兵三万,分为三营,令总兵参游分将之,而授继光以总理练兵之职。
春秋两防,三营兵各移近边。
至则遏之边外,入则决死边内。
二者不效,臣无所逃罪。
又练兵非旦夕可期,今秋防已近,请速调浙兵三千,以济缓急。
三年后,边军既练,遣还。
诏悉如所请,仍令纶、继光议分立三营事宜。
纶因言:“蓟镇练兵逾十年,然竟不效者,任之未专,而行之未实也。
今宜责臣纶、继光,令得专断,勿使巡按、巡关御史参与其间。
”自兵事起,边臣牵制议论,不能有为,故纶疏言之。
而巡抚刘应节果异议,巡按御史刘翾、巡关御史孙代又劾纶自专。
穆宗用张居正言,悉以兵事委纶,而谕应节等无挠。
纶相度边隘冲缓,道里远近,分蓟镇为十二路,路置一小将,总立三营:东驻建昌备燕河以东,中驻三屯备马兰、松、太,西驻石匣备曹墙、古石。
诸将以时训练,互为掎角,节制详明。
是岁秋,蓟、昌无警。
异时调陕西、河间、正定兵防秋,至是悉罢。
纶初至,按行塞上,谓将佐曰:“秣马厉兵,角胜负呼吸者,宜于南;坚壁清野,坐制侵轶者,宜于北。
”遂与继光图上方略,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
纶召入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
会台工成,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
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
以功进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协理如故。
其冬,予告归。
神宗即位,起兵部尚书。
万历初,加太子少保。
给事中雒遵劾纶不称职。
纶三疏乞罢,优诏留之。
五年卒官。
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纶终始兵事垂三十年,积首功二万一千五百。
尝战酣,刃血渍腕,累沃乃脱。
与继光共事齐名,称“谭、戚”。
徐甫宰,字允平,浙江山阴人。
嘉靖中举顺天乡试,除武平知县。
武平当闽、粤交,多盗,甫宰筑城立堡者三。
上官以程乡贼盗薮,调之往。
既平朝曦,超擢潮州兵备佥事,添注剿寇,任一子千户。
已而程乡温鉴、梁辉等合上杭贼窥江西。
平远知县王化遮击之檀岭,贼败奔瑞金,副使李佑三战皆捷。
贼由间道归程乡,甫宰讨擒之,余党悉平。
赉银币。
已,补潮州分巡佥事兼理兵备事。
东莞水兵徐永太等乱,停俸讨贼。
甫宰已疾亟,乞归。
未几卒。
王化,字汝赞,广西马平人。
父尚学,职方郎中。
化登乡荐。
嘉靖四十年,新置平远县,授化知县。
以击贼檀岭,有知兵名。
田坑贼梁国相既降复叛,约三图贼葛鼎荣等分寇江西、福建。
化寄妻子会昌,而身率乡兵往击。
贼连败,乃纵反间会昌,言化已殁,化妻计氏恸哭自刎。
化怒,追贼益急,获国相于石子岭。
迁潮州府同知,仍署县事。
计被旌,官为立祠。
化举卓异,超擢广东副使。
南赣巡抚吴百朋以贪黩劾之,削籍。
巡按御史赵淳荐其知兵,乃命以佥事饬惠、潮兵备。
久之,考察罢。
李佑,字吉甫,贵州清平卫人。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历官江西副使,邀贼瑞金有功。
寻败广东贼吴志高、江西下历贼赖清规等,皆赉银币。
进江西右参政。
偕总兵官俞大猷,大破剧贼李亚元。
擢佥都御史,巡抚广东。
屡败海寇林道乾、山寇张韶南等。
隆庆中,被劾罢归。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
嘉靖二十年进士。
除刑部主事。
由郎中历知安庆、汝宁二府。
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
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
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
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
四十三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
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
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
隆庆初,加右副都御史。
吉囊子吉能据河套为西陲诸部长,别部宾兔驻牧大、小松山,南扰河、湟番族,环四镇皆寇。
总督陈其学无威略,总兵官郭江、黄演等皆败死,陕西巡抚戴才亦坐免。
其冬,进崇古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
崇古奏给四镇旗牌,抚臣得用军法督战,又指画地图,分授诸大将赵岢、雷龙等。
数有功。
着力兔行牧河东,龙潜出兴武袭破其营,斩获多,加崇古右都御史。
吉能犯边,为防秋兵所遏,移营白城子。
龙等出花马池、长城关与战,大败之。
崇古在陕七年,先后获首功甚多。
自河套以东宣府、大同边外,吉囊弟俺答、昆都力驻牧地也。
又东蓟、昌以北,吉囊、俺答主土蛮居之,皆强盛。
俺答又纳叛人赵全等,据古丰州地,招亡命数万,屋居佃作,号曰板升。
全等尊俺答为帝,为治城郭宫殿;亦自治第,制度如王者,署其门曰开化府。
又日夜教俺答为兵。
东入蓟、昌,西掠忻、代,游骑薄平阳、灵石,至潞安以北。
起嘉靖辛丑,扰边者三十年,边臣坐失事得罪者甚众,患视陕西四镇尤剧。
朝廷募获全者官都指挥使,赏千金,卒不能得。
边将士率贿寇求和,或反为用;诸陷寇自拔归者,辄杀之以冒功赏;敌情不可得,而军中动静敌辄知。
四年正月,诏崇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崇古禁边卒阑出,而纵其素通寇者深入为间。
又檄劳番、汉陷寇军民,率众降及自拔者,悉存抚之。
归者接踵。
西番、瓦剌、黄毛诸种一岁中降者逾二千人。
其冬,把汉那吉来降。
把汉那吉者,俺答第三子铁背台吉子也。
幼失父,育于俺答妻一克哈屯。
长娶大成比妓不相得。
把汉自聘我儿都司女,号三娘子,即俺答外孙女也。
俺答见其美,夺之。
把汉恚,又闻崇古方纳降,是年十月,率妻子十余人来归。
巡抚方逢时以告。
崇古念因此制俺答,则赵全等可除也,留之大同,慰藉甚至。
偕逢时疏闻于朝曰:“俺答横行塞外几五十年,威制诸部,侵扰边圉。
今神厌凶德,骨肉离叛,千里来降,宜给宅舍,授官职,丰饩廪服用,以悦其心,严禁出入,以虞其诈。
若俺答临边索取,则因与为市,责令缚送板升诸逆,还被掠人口,然后以礼遣归,策之上也。
若遂桀骜称兵,不可理谕,则明示欲杀,以挠其志。
彼望生还,必惧我制其死命。
志夺气沮,不敢大逞,然后徐行吾计,策之中也。
若遂弃而不求,则当厚加资养,结以恩信。
其部众继降者,处之塞下,即令把汉统领,略如汉置属国居乌桓之制。
他日俺答死,子辛爱必有其众。
因加把汉名号,令收集余众,自为一部。
辛爱必忿争。
彼两族相持,则两利俱存,若互相仇杀,则按兵称助。
彼无暇侵陵,我遂得休息,又一策也。
若循旧例安置海滨,使俺答日南望,侵扰不已;又或给配诸将,使之随营立功,彼素骄贵不受驱策,驾驭苟乖,必滋怨望,顿生飏去之心,终贻反噬之祸,均为无策。
”奏至,朝议纷然。
御史饶仁侃、武尚贤、叶梦熊皆言敌情叵测。
梦熊至引宋受郭药师、张彀事为喻。
兵部尚书郭乾不能决,大学士高拱、张居正力主崇古议。
诏授把汉指挥使,赐绯衣一袭,而黜梦熊于外,以息异议。
俺答方掠西番,闻变急归,调辛爱兵分道入犯,索把汉甚急。
辛爱佯发兵,阴择便利,以故俺答不得志。
一克哈屯思其孙,朝夕哭,俺答患之。
巡抚逢时遣百户鲍崇德入其营,俺答盛气待之曰:“自吾用兵,而镇将多死。
”崇德曰:“镇将孰与而孙?今朝廷待而孙甚厚,称兵是速其死也。
”俺答疑把汉已死,及闻言,心动,使使诇之。
崇古令把汉绯袍金带见使者,俺答喜过望,崇德因说之曰:“赵全等旦至,把汉夕返。
”俺答大喜,屏人语曰:“我不为乱,乱由全等。
令吾孙降汉,是天遣之合也。
天子幸封我为王,永长北方,诸部孰敢为患。
即不幸死,我孙当袭封,彼受朝廷厚恩,岂敢负耶?”遂遣使与崇德俱来,又为辛爱求官,并请互市。
崇古以闻,帝悉报可。
俺答遂缚全等十余人以献,崇古亦遣使送把汉归。
帝以叛人既得,祭告郊庙,磔全等于市。
加崇古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总督如故。
把汉既归,俺答与其妻抚之泣。
遣使报谢,誓不犯大同。
崇古令要土蛮、昆都力、吉能等皆入贡,俺答报如约,惟土蛮不至。
崇古念土蛮势孤,蓟、昌可无患,命将士勿烧荒捣巢,议通贡市,休息边民。
朝议复哗。
尚书郭乾谓马市先帝明禁,不宜许。
给事中章端甫请敕崇古无邀近功,忽远虑。
崇古上疏曰:“先帝既诛仇鸾,制复言开市者斩,边臣何敢故违禁旨,自陷重辟。
但敌势既异昔强,我兵亦非昔怯,不当援以为例。
夫先帝禁开马市,未禁北敌之纳款。
今敌求贡市,不过如辽东、开原、广宁之规,商人自以有无贸易,非请复开马市也。
俺答父子兄弟横行四五十年,震惊宸严,流毒畿辅,莫收遏刘功者,缘议论太多,文网牵制,使边臣无所措手足耳。
昨秋,俺答东行,京师戒严,至倡运砖聚灰塞门乘城之计。
今纳款求贡,又必责以久要,欲保百年无事,否则治首事之罪。
岂惟臣等不能逆料,他时虽俺答亦恐能保其身,不能制诸部于身后也。
夫拒敌甚易,执先帝禁旨,一言可决。
但敌既不得请,怀愤而去,纵以把汉之故,不扰宣、大,而土蛮三卫岁窥蓟、辽,吉能、宾兔侵扰西鄙,息警无时,财务殚绌,虽智者无以善其后矣。
昔也先以克减马价而称兵,忠顺王以元裔而封哈密,小王子由大同二年三贡,此皆前代封贡故事。
夫揆之时势,既当俯从,考之典故,非今创始。
堂堂天朝,容荒服之来王,昭圣图之广大,以示东西诸部,传天下万世,诸臣何疑惮而不为耶?”因条封贡八事以上。
诏下廷议。
定国公徐文璧、侍郎张四维以下二十二人以为可许,英国公张溶、尚书张守直以下十七人以为不可许。
尚书朱衡等五人言封贡便、互市不便,独佥都御史李棠极言当许状。
郭乾悉上众议。
会帝御经筵,阁臣面请外示羁縻,内修守备。
乃诏封俺答顺义王,名所居城曰归化;昆都力、辛爱等皆授官;封把汉昭勇将军,指挥使如故。
俺答率诸部受诏甚恭,使使贡马,执赵全余党以献。
帝嘉其诚,赐金币。
又杂采崇古及廷臣议,赐王印,给食用,加抚赏,惟贡使不听入京。
河套吉能亦如约请命。
以事在陕西,下总督王之诰议。
之诰欲令吉能一二年不犯,方许封贡。
崇古复上疏曰:“俺答、吉能亲为叔侄,首尾相应。
今收其叔而纵其侄,锢其首而舒其臂,俺答必呼吉能之众就市河东宣、大;商贩不能给,而吉能纠俺答扰陕西,四镇之忧方大矣。
”帝然其言,亦授吉能都督同知。
崇古乃广召商贩,听令贸易。
布帛、菽粟、皮革远自江淮、湖广辐辏塞下,因收其税以充犒赏。
其大小部长则官给金缯,岁市马各有数。
崇古仍岁诣弘赐堡宣谕威德。
诸部罗拜,无敢哗者。
自是边境休息。
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诏进太子太保。
万历初,召理戎政。
给事中刘铉劾崇古行贿营迁,诏责铉妄言。
已,加少保,迁刑部尚书,改兵部。
初,俺答诸部尝越甘肃掠西番。
既通款,其从孙切尽台吉连岁盗番,不得志,求俺答西援。
崇古每作书止之,俺答亦报书谢。
是年,俺答请与三镇通事约誓,欲西迎佛。
崇古上言:“西行非俺答意,且以迎佛为名,不可沮,宜饬边镇严守备,而阴泄其谋于番族以示恩。
”于是铉及同官彭应时、南京御史陈堂交章论崇古弛防徇敌。
崇古疏辩乞休。
帝优诏报之,令勿以人言介意。
给事中尹瑾、御史高维崧再劾之,崇古力请致仕,帝乃允归。
俺答既死,辛爱、撦力克相继袭封。
十五年,诏以崇古竭忠首事,三封告成,荫一子世锦衣千户,有司以礼存问。
又二年卒。
赠太保,谥襄毅。
方逢时,字行之,嘉鱼人。
嘉靖二十年进士。
授宜兴知县,再徙宁津、曲周。
擢户部主事,历工部郎中,迁宁国知府。
广东、江西盗起,诏于兴宁、程乡、安远、武平间筑伸威镇,擢逢时广东兵备副使,与参将俞大猷镇之。
已而程乡贼平,移巡惠州。
隆庆初,改宣府口北道,加右参政。
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四年正月,移大同。
俺答犯威远堡,别部千余骑攻靖卤,伏兵却之。
其冬,俺答孙把汉那吉来降,逢时告总督王崇古曰:“机不可失也。
”遣中军康纶率骑五百往受之。
与崇古定计,挟把汉以索叛人赵全等。
遣百户鲍崇德出云石堡语俺答部下五奴柱曰:“欲还把汉则速纳款,若以兵来,是趣之死矣。
”五奴柱白俺答,邀入营,说以执赵全易把汉。
俺答心动,遣火力赤致书逢时。
而全方从臾用兵,俺答又惑之,令其子辛爱将二万骑入弘赐堡,兄子永邵卜趋威远堡,自率众犯平虏城。
逢时曰:“此必赵全谋也。
”全尝投书逢时,言悔祸思汉,欲复归中国。
逢时以示俺答,俺答大惊,有执全意。
及战,又不利,乃引退。
辛爱犹未知,奄至大同。
逢时使人持把汉箭示之曰:“吾已与而父约,以报汝。
”辛爱执箭泣曰:“此吾弟铁背台吉故物也,我来求把汉,把汉既授官,又有成约,当更计之。
”乃遣部下哑都善入见。
逢时晓以大义,犒而遣之。
辛爱喜,因使求币,逢时笑曰:“台吉,豪杰也,若纳款,方重加爵赏,何爱此区区,损盛名。
”辛爱大惭,复遣哑都善来谢曰:“边人不知书,蒙太师教,幸甚。
俺答使者至故将田世威所,世威亦让之曰:“尔来求和,兵何为者?”使者还报俺答,召辛爱还。
辛爱东行,宣府总兵官赵岢遏之,复由大同北去。
于是巡按御史姚继可劾逢时辄通寇使,屏人语,导之东行,嫁祸邻镇。
大学士高拱曰:“抚臣临机设策,何可泄也。
但当观后效,不宜先事辄易。
”帝然之。
俺答乃遣使定约,夜召全等计事,即帐中缚之送大同。
逢时受之,崇古亦送把汉归。
逢时以功进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甫拜命,以忧归。
后崇古入理京营,神宗问谁可代者,大学士张居正以逢时对。
万历初,起故官,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始逢时与崇古共决大计,而贡市之议崇古独成之。
逢时复代崇古,乃申明约信。
两人首尾共济,边境遂安。
逢时分巡口北,时亲行塞外,自龙门盘道墩以东至靖湖堡山梁一百余里,形势联络,叹曰:“此山天险。
若修凿,北可达独石,南可援南山,诚陵京一藩篱也。
”及赴阳和,道居庸,出关见边务修举,欲并遂前计。
上疏曰:“独石在宣府北,三面邻敌,势极孤悬。
怀、永与陵寝止限一山,所系尤重。
其地本相属,而经行之路尚在塞外,以故声援不便。
若设盘道之险,舍迂就径,自龙门黑峪以达宁远,经行三十里,南山、独石皆可朝发夕至,不惟拓地百里,亦可渐资屯牧,于战守皆利。
”遂与巡抚吴兑经营修筑,设兵戍守。
累进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如故,加太子少保。
五年,召理戎政。
时议者争言贡市利害,逢时临赴阙,上疏曰:
陛下特恩起臣草土中,代崇古任,赖陛下神武,八年以来,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北部输诚效贡,莫敢渝约,岁时请求,随宜与之,得一果饼,辄稽首欢笑。
有掠人要赏,如打喇明安兔者,告俺答罚治,即俯首听命。
而异议者或曰“敌使充斥为害”,或曰“日益费耗,彼欲终不可足”,或曰“与寇益狎,隐忧叵测”。
此言心则忠矣,事机或未睹也。
夫使者之入,多者八九人,少者二三人,朝至夕去,守贡之使,赏至即归,何有充斥。
财货之费,有市本,有抚赏,计三镇岁费二十七万,较之乡时户部客饷七十余万,太仆马价十数万,十才二三耳。
而民间耕获之入,市贾之利不与焉。
所省甚多,何有耗费。
乃若所忧则有之,然非隐也。
方庚午以前,三军暴骨,万姓流离,城郭丘墟,刍粮耗竭,边臣首领不保,朝廷为旰食。
七八年来,幸无此事矣。
若使臣等处置乖方,吝小费而亏大信,使一旦肆行侵掠,则前日之忧立见,何隐之有哉?
其所不可知者,俺答老矣,诚恐数年之后,此人既死,诸部无所统一,其中狡黠,互相争构,假托异辞,遂行侵扰。
此则时变之或然,而不可预料者。
在我处之,亦惟罢贡绝市,闭关固垒以待。
仍禁边将毋得轻举,使曲常在彼,而直常在我。
因机处置,顾后人方略何如耳。
夫封疆之事,无定形亦无定机,惟朝廷任用得人,处置适宜,何必拘拘焉贡市非而战守是哉?臣又闻之,御戎无上策。
征战祸也,和亲辱也,赂遗耻心。
今曰贡,则非和亲矣;曰市,则非赂遗矣;既贡且市,则无征战矣。
臣幸藉威灵,制伏强梗,得免斧钺之诛。
今受命还朝,不复与闻阃外之事,诚恐议者谓贡市非计,辄有敷陈,国是摇惑。
内则边臣畏缩,外则部落携贰,事机乖迕,后悔无及。
臣虽得去,而犬马之心实有不能一日忘者,谨列上五事。
至京,复奏上款贡图。
寻代崇古为尚书,署吏部事,加太子太保。
以平两广功,进少保。
累疏致仕归,御书“尽忠”字赐之。
二十四年卒。
逢时才略明练。
处置边事,皆协机宜。
其功名与崇古相亚,称“方、王”云。
吴兑,字君泽,绍兴山阴人。
嘉靖三十八年进士。
授兵部主事。
隆庆三年,由郎中迁湖广参议。
调河南,迁蓟州兵备副使。
五年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兑举乡试出高拱门。
拱之初罢相也,兑独送至潞河。
及拱再起兼吏部,遂超擢之。
释褐十三年得节钺,前此未有也。
时俺答初封贡,而昆都力、辛爱阴持两端,助其主土蛮为患。
兑事智计,操纵驯伏之。
尝侦俺答离营猎,从五骑直趋其营。
守者愕,控弦。
从骑呵之曰:“太师来犒军耳!”皆拜跪迎导,且献酪。
兑遍阅庐帐,抵暮还。
市者或潜盗所鬻马,兑使人棓击之,曰:“后复盗,即闭关停市。
”诸部追究所夺马,并执其人以谢。
辛爱复扰边,俺答曰“宣、大,我市场也。
”戒勿动。
然辛爱犹杰骜,俺答常以己马代入贡。
既得赏赐,抵地不肯受,又遣兵掠车夷。
车夷者,不知其所出,自嘉靖中徙至,与史夷杂居,皆宣镇保塞属也。
辛爱掠之,以其长革固去,其二比妓来驻龙门教场。
兑以史、车唇齿,车被掠,史益孤,奏筑堡居之。
使使诘责辛爱,令还革固而勒其比妓远边。
辛爱诱比妓五兰且沁、威兀慎,岁盗葛峪堡器甲、牛羊。
兑皆付三娘子罚治。
三娘子有盛宠于俺答,辛爱嫉妒,数诅詈之。
三娘子入贡,宿兑军中,诉其事。
兑赠以八宝冠、百凤云衣、红骨朵云裙,三娘子以此为兑尽力。
辛爱、撦力克相继袭王,皆妻三娘子,三娘子主贡市者三世。
昆都力尝求封王,会病死,其子青把都拥兵至塞,多所要挟。
兑谕以祸福,而耀武震之。
青把都惧,贡如初,其女东桂嫁朵颜都督长昂,尝随父入贡,诉其贫。
兑谕其昆弟,每一马分一缯畀之。
后东桂报土蛮别骑掠三岔河东,兑得为备,有功。
万历二年春,推款贡功,加兑右副都御史。
贡市毕,加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五年夏,代方逢时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俺答西掠瓦剌,声言迎佛,寄帑于兑,留旗箭为信。
尚书王崇古奏上方略,使兑谕俺答绕贺兰山后行,勿道甘肃;又阴泄其谋于瓦剌。
俺答兵遂挫,留青海未归。
而青把都复附土蛮,其部下时入寇。
大学士张居正令兑趣俺答东还约束之,青把都亦罚治其下,款贡乃益坚。
七年秋,以左侍郎召还部,寻加右都御史,仍佐部事。
九年夏,复以本官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兼巡抚顺天。
泰宁速把亥与青把都交通,阴入市宣府,而岁犯辽东以要款。
朝廷拒不许,兑修义州城备之。
明年春,速把亥来寇,总兵官李成梁击斩之。
其弟炒花、侄老撒卜儿悉遁去。
诏进兑兵部尚书仍兼右都御史。
寻进太子少保,召拜兵部尚书。
御史魏允贞劾兑历附高拱、张居正,且馈冯保金千两,封识具存。
给事王继光亦言兑受将吏馈遗,御史林休徵助之攻。
帝乃允兑去,后数年卒。
孙孟明,袭锦衣千户,佐许显纯理北司刑。
天启初,谳中书汪文言,颇为之左右。
显纯怒,诬孟明藏匿亡命。
下本司拷讯,削籍归。
崇祯初,起故官,累迁都督同知,掌卫事。
孟明居官贪,以附东林,颇得时誉。
子邦辅袭职,亦理北司刑。
崇祯末,给事中姜采、行人司副熊开元以言事同日系诏狱,帝欲置之死,邦辅故缓其狱。
帝怒稍解,令严讯主使者。
邦辅乃略讯即具狱上,诏予杖百,二人由是获免。
郑洛,字禹秀,安肃人。
嘉靖三十五年进士。
除登州推官,征授御史。
劾罢严嵩党鄢懋卿、万寀、万虞龙。
出为四川参议,迁山西参政。
佐总督王崇古款俺答有功。
万历二年,由浙江左布政使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
移大同,加右副都御史,入为兵部右侍郎。
七年,以左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昆都力子满五大令银定入犯,洛奏停贡市,遣使责俺答罚赎驼马牛羊,乃复许款。
三娘子佐俺答主贡市,诸部皆受其约束。
及辛爱袭封,年老且病,欲妻三娘子。
三娘子不从,率众西走,辛爱自追之,贡市久不至。
洛计三娘子别属,则辛爱虽王无益,乃使人语之曰:“夫人能归王,不失恩宠,否则塞上一妇人耳。
”三娘子听命。
辛爱更名乞庆哈,贡市惟谨。
洛以功加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十四年,乞庆哈死,子撦力克当袭。
三娘子以年长,自练兵万人,筑城别居。
洛恐贡市无主,复谕撦力克曰:“夫人三世归顺,汝能与之匹,则王,不然封别有属也。
”撦力克尽逐诸妾,复妻三娘子。
遂以明年嗣封,并奏封三娘子忠顺夫人。
洛乃上疏请定市马数,宣府不得逾三万,大同万四千,山西六千,而申饬将吏严备,以防盗窃,且无轻遏其部落驰猎者。
帝嘉纳之。
御史许守恩劾洛。
乞归,不允。
自太子少保累加至太子太保,召为戎政尚书。
赞曰:谭纶、王崇古诸人,受任岩疆,练达兵备,可与余子俊、秦纮先后比迹。
考其时,盖张居正当国,究心于军谋边琐。
书疏往复,洞瞩机要,委任责成,使得展布,是以各尽其材,事克有济。
观于此,而居正之功不可泯也。
二、人物生平:
谭纶(1520年-1577年),字子理,号二华,汉族江右民系,江西宜黄县谭坊人。
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戏曲活动家,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
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倭寇屡袭浙江沿海,谭纶受命任台州(今浙江临海)知府。
在当地谭纶乃招募乡勇千人,练兵御倭;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谭纶率兵在台州大挫倭寇。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再率数万人侵扰台州,谭纶再亲率死士与倭寇大战,三战三捷,使军威大振。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在福建沿海再度归来,在邵武、兴化一带大肆劫掠。
谭纶受命任福建巡抚,并举荐戚继光、俞大猷等参与战役。
同年四月谭纶任总指挥,命戚、俞等分头进攻,一举灭敌二千多人,收复兴化。
次年(1564年),倭寇再攻仙游,谭纶亲率戚继光部增援,攻下仙游,斩敌千余,迫使倭寇余部入海逃遁。
隆庆二年(1568年)谭纶获任命为蓟辽保定总督,负责京畿防务。
他再度举荐戚继光协防,自居庸关到山海关,修建防御台三千座,使东北一带防务大大加强。
据称谭纶及其部下斩获的敌人首级,数目达二万一千五百。
神宗即位,起用为兵部尚书。
给事中雒遵弹劾其不称职,谭纶三次上疏请求罢职,均获朝廷降诏留用。
万历五年(1577年)卒于官,年五十八。
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著有《说物寓武》二十篇军事著作。
相关参考
孝烈皇后方氏,明世宗嘉靖帝第三位皇后,江宁(今南京)人。嘉靖十三年,张皇后被废,方氏被立为皇后,沈氏封为宸妃,阎氏为丽妃。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宫女杨金英等人因为炼丹药一事刺杀嘉靖皇帝,嘉靖皇帝
王宗沐个人资料 王宗沐(1524—1592),字新甫,号敬所,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为诗文交。继由员外郎迁广西按察佥事,督学政。任
胡宗宪(?—1565年),字汝贞,徽州绩溪(今属安徽绩溪)人,明朝名将。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初任知县,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当时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派督察沿海军
胡宗宪(?—1565年),字汝贞,徽州绩溪(今属安徽绩溪)人,明朝名将。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初任知县,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当时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派督察沿海军
陈以勤陈以勤,字逸甫,四川南充人。嘉靖二十年(1541)考中进士。明代从二、三甲进士中选文学优等及善书者为庶吉士,进翰林院学习三年,进行考试,优者留翰林院。陈以勤考中进士后被选为庶吉士,授检讨官。检讨
蒋冕蒋冕,字敬之,全州(今属广西)人。他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哥哥蒋升曾任南京户部尚书,以谨慎、宽厚著称。蒋升在成化二十三年(1487)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予编修之职。弘治十三年(1500),太子
人物生平早期经历戚继光幼年时风流倜傥,很有个性。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继光负责
沈一贯,字肩吾,号龙江。鄞(今浙江鄞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隆庆二年(1568)中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充日讲官。有一次,他进入穆宗居丧之处给穆宗
戚继光,字元敬,山东蓬莱人,明代爱国将领,军事家,出身将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时年17岁,袭人父职为登州卫佥事。21岁奉调戍守蓟县,25岁,升任都指挥佥事,回山东抵御海上倭寇,著名的蓬莱
人物生平楚简王,芈姓,熊氏,名中,是楚惠王之子。楚惠王五十七年(公元前432年),楚惠王去世,楚简王继位。楚简王元年(公元前431年),楚简王出兵北伐,灭亡莒国(今山东莒县),以莒为邑。楚简王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