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邦宪简介
Posted 博古
篇首语: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邦宪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邦宪简介
秦邦宪(1907年~1946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又名博古。
江苏无锡人。
早年就读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
1925年入上海大学学习,参加五卅运动。
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4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
之后又任中共临时中央局成员、临时中央政治局书记和负责人。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被解除中共最高领导职务。
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红军野战部队政治部主任。
1946年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汇报工作,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遇难。
生平经历:
博古本名秦邦宪。
其父秦肇煌是清末举人,秦邦宪是北宋词人秦观的第三十二代孙。
无锡的秦家分为“河上秦”和“西关秦”,博古属于“西关秦”,“西关秦”的始祖秦金是博古的第十五世祖,被称为“九转三朝太保,两京五部尚书”,曾经开创了无锡寄畅园。
博古
秦邦宪幼年曾在无锡念私塾。
不到9岁时,秦邦宪的父亲便去世了,秦邦宪兄妹三人和他们的母亲相依为命。
1921年入苏州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简称“苏州工专”)学习。
在校期间,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当时身为苏州学联负责人的秦邦宪闻讯后,率先在苏州工专举行办了校学生声讨大会,并且率20多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上街举行游行示威。
从苏州工专毕业之后,1925年9月被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录取,听瞿秋白、恽代英等老师讲授马列主义理论课。
不久,秦邦宪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上海大学中共党组织决定让秦邦宪赴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从事国共合作工作。
1926年10月,由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推荐,经中国共产党批准,秦邦宪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苏联留学时,按照当局要求,秦邦宪取了俄文名字,中文音译为“博古诺夫”。
此后,秦邦宪使用“博古”作为化名。
他和王明、张闻天等人是留苏期间的同学,与其他同期的同学合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1930年,博古回国。
1931年3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温裕成因贪污而被撤职。
1931年4月,博古出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
1931年9月,因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成立,博古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直至1935年1月为止。
博古在六届四中全会当选政治局委员和常委,深受王明路线影响,在王明去苏联后,负责上海临时中央的领导。
1933年初迁到中央苏区瑞金,开展反罗明路线运动,排挤毛泽东。
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与周恩来、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组成三人团主持军事决策。
博古等人过于听从李德的指挥,使红军伤亡惨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博古在遵义会议后虽然失去了中共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地位,但仍然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他是中央红军与张国焘红四方面军较量的重要人物,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与张国焘,在与张国焘的分裂行为斗争中,博古能够坚持维护党中央的决议,同张国焘的错误做了斗争。
博古(左一)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博古作为中共代表团团长,率周恩来、叶剑英参加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因此,他们被中共中央派赴南京参与国共合作的谈判,并取得成功,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博古参与恢复重建了南方13省的中共党组织,组建了新四军,营救了被中国国民党方面拘押的大批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
1938年,博古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和中共中央南方局组织部长,参与领导了武汉会战期间的抗日宣传。
1938年,博古创办了《新华日报》。
博古回到延安后,于1941年领导创办了《解放日报》,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博古任《解放日报》社长兼新华通讯社社长。
延安整风时期,博古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其兼任的理论性职务和宣传阵地都被迫交出,也未进入中共七大产生的政治局。
中共七大选出的44名中共中央委员中,博古和王明排名最后两位。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博古作为中共代表在重庆参与修改宪法草案。
1946年4月8日,博古和王若飞等人由重庆飞往延安时,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主要作品:
译作:《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基本问题》、《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卡尔·马克思》等。
人物年表:
1926年,赴苏联莫斯科 中山大学学习;博古与周恩来
1930年,在上海编辑《劳工报》;
1934年,被选为中共总书记;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作了深刻检查,当选为中央委员;
1946年3月,作为中共代表之一,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1946年4月8日,乘美机由重庆飞延安途中,遇雾撞山焚毁,当即遇难。
相关参考
核心提示:王世杰在23日给蒋密电,考虑就中共所提三人(周恩来、董必武、秦邦宪)中选派一人,并建议选派秦邦宪。但蒋介石考虑的却是长期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且身为国民参政员的董必武。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孟
抗战时期,博古、张越霞夫妇与孩子秦铁、秦新华、秦刚(小)在延安合影博古,原名秦邦宪,是中共早期领导人,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与开拓者。博古的第一任夫人刘群先,参与领导过无锡工人罢工运动,斯诺在《西行
党史上的今天:7月17日,党的历史上发生了11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推荐阅读:《“小萝卜头”的真名和故事》7月17日党史回眸1、1937年7月17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同国民党代表蒋介石
空难现场黑茶山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属于吕梁山脉。61年前,黑茶山大雾弥漫,一架迷途的飞机不幸撞山,顿时火光四射,飞机被撞成了碎片,机上乘坐的王若飞、博古(秦邦宪)、叶挺、邓发、黄齐生、李少华、黄晓庄
党史上的今天:7月5日,党的历史上发生了7件影响深远的大事。7月5日党史回眸1、1938年7月5日,中国共产党参政员毛泽东、陈绍禹、秦邦宪、林祖涵、吴玉章、董必武、邓颖超在《新华日报》发表《我们对于国
党史上的今天:4月8日,党的历史上发生了3件影响深远的大事。4月8日党史回眸1、1946年4月8日,中国共产党政协代表王若飞、政协宪草审议委员会代表秦邦宪因国民党推翻政协协议,冒恶劣天气从重庆回延安向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洛川会议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秦邦宪、任弼时等22人。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
空难现场黑茶山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属于吕梁山脉。61年前,黑茶山大雾弥漫,一架迷途的飞机不幸撞山,顿时火光四射,飞机被撞成了碎片,机上乘坐的王若飞、博古(秦邦宪)、叶挺、邓发、黄齐生、李少华、黄晓庄
一九三七年十月 说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以后,7月17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和国民党代表在庐山进行了谈判。我党领导的西北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等。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