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学生阅读历史材料题的能力
Posted 信息
篇首语: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限期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培养高中学生阅读历史材料题的能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阅读历史材料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阅读历史材料题的能力
历史信息,是指能为历史学习和研究提供文字实物的语言﹑音像或其他符号的载体。
因而历史信息能力是主要借助以上载体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即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这一要求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各类命题中材料型题目成为考查学生信息能力的有效手段,只有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都提取出来,并按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才能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因此,近几年的高考题目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如在主观题中,淡化问答题,出现问答题材料化的趋势;在主观题中,也增加史料和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从史料和情境中准确地获取信息的能力。
所以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学生历史信息能力成为高中历史教师的重要职责。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高中学生在掌握历史信息能力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提高。
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审题不到位。
审题本身是一种信息提取过程。
审题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学生从材料里准确获取信息。
面对问题,部分学生表现出不重视审题或不懂得如何审题的现象。
比如:他们往往忽视问题中的时间地点等限定词;不理解提示语和中心语的意思;不知道现象和本质,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区别等等。
2、提取信息不全面不准确。
在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方面,学生往往以偏概全,看材料得到一点信息就以为全部理解了。
常出现的问题如孤立分析材料,无法将材料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思考;只看表面信息而不懂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只见文字不见图片,忽略材料来源,材料提示语和一些标点符号等等;不能准确理解喻意,不懂图表,漫画的本质等。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相对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历史信息能力。
为此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1、 强化审题意识,科学审题训练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和前提。
许多同学连题意还未弄清楚就急于求解,结果欲速则不达。
因此老师要强化学生审题意识,将审题训练发展为信息能力培养。
审题的训练主要是在评讲试卷或习题时,一般来说问题是由限定语(如时间地点),中心语(关键词),提示语(如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比较分析或概括等)求答语(如原因,结果,本质)组成的。
比如“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比较所推行的政策异同,并分析其影响”提示语是“结合以上两则材料。
”限定语是“比较分析”,中心语是“推行的政策”求答语是“政策的异同及影响。
”除此之外,学生不容易把握的概念,如本质或根本原因等,教师可根据题目深入分析现象和本质的不同,根源和直接原因的不同。
2、 在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训练
教材是学生第一手资料,深入发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丰富的才学资源,是培养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书,用足教材,用好教材,找出重点,采用圈点评等,促进知识内化,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其次,还可把阅读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句与句,段与段,课与课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多归纳,分析,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结构。
第三,结合教材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
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图片的地位,它不再是教材的点缀,而是史学“左图右史”传统在新时代的表现。
教学中利用教材图片进行比较是常用方法之一。
如人教版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提供了“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和“北宋文官出行图”两幅图片,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后,启发其思考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针对学生对漫画的喻意和本质不能理解的问题,则要进行针对性训练,比如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漫画“被垄断组织操纵的美国参议院”同学们觉得这幅漫画很有趣,但对于其反映的本质却很难回答,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漫画,并思考漫画说明什么现象?反映什么本质?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探讨中理解漫画反映的本质。
由于课本资源有限,教师又可充分发挥辅助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在多媒体中补充经典材料,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引用资料“《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利的限制和保证议会权利的相关条文”,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国王权利受限,议会权利至上。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还可充分利用静态图,动态声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并增加学生从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尝试后,学生的历史信息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比如在审题方面,养成较好的审题习惯,能注意问题中各信息的关键,并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获取信息;在材料中获取信息方面,同学们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阅读教材也更有针对性,对教材的整体宏观把握能力增强。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坚持对学生历史信息能力培养,还要引导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加强阅读理解能力,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历史信息能力,认知历史,理解历史,深入透彻把握历史。
相关参考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若能巧设质疑,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列举题的解题技巧 历史列举题的题型功能主要考查学生的“双基”能力。它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基本能力。它相对问答题语言要简洁明了一些,几乎与中考历史材料题处在同一层次的考试
历史列举题的解题技巧 历史列举题的题型功能主要考查学生的“双基”能力。它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基本能力。它相对问答题语言要简洁明了一些,几乎与中考历史材料题处在同一层次的考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证据意识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所学历史事件或者人物产生探究思维,善于去探究证明事物的真实性,辨别所需要史料的真伪,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解释历史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
教你解答材料解析题 郭洪涛 材料解析题是历史试卷中的重要题型,它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较高,由于材料题注重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考查,因此不少学生对这种题型
教你解答材料解析题 郭洪涛 材料解析题是历史试卷中的重要题型,它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较高,由于材料题注重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考查,因此不少学生对这种题型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而思维能力是诸多能力的核心,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因此,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元素,应发挥课程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学校作为教育的单元,应拓展教育的大环境,挖掘校本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坚实基础。综合实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它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图文并茂”。它不但做到了教材外在形式的美,更重要的是,图像与文字之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它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图文并茂”。它不但做到了教材外在形式的美,更重要的是,图像与文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