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

Posted 人马

篇首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杨业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业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

杨业(?—986),一作邺,本名重贵,宋朝名将。

父杨信,“麟州土豪”,当是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人。

后汉时,“自为刺史”,臣附于后汉、后周。

杨信二子,长子重贵,次子重训。

杨重贵事北汉世祖刘崇,北汉帝刘承钧时赐姓刘改名继业,“比于诸子”,任保卫指挥使,升至领建雄军(晋州,时属后周,今山西临汾)节度使。

屡建战功,号为“无敌”。

宋太祖花了十三年工夫,灭了南方五国,接着,就出兵攻打北汉都城太原。

北汉请辽朝出兵援助,宋军吃了败仗。

不久,宋太祖也得病死去,他的弟弟赵匡义继承皇位,这就是宋太宗。

宋太宗决心完成统一北方的事业,公元979年,他亲自率领四路大军围攻北汉都城太原。

辽军又来援助,宋太宗派兵截断援兵要道。

太原城在宋军重重包围之中,外无援兵,内无粮草。

北汉国主刘继元没法,只好投降。

刘继元手下有一名老将杨业,也归附宋朝。

宋太宗早就听说杨业武艺高强,十分器重他,任命他做大将。

宋太宗灭了北汉,想乘胜攻打辽朝,收复北方失地。

宋军攻势凌厉,北方有几个州的辽朝守将纷纷投降。

宋军一直打到幽州(今北京市)。

后来,辽朝派大将耶律休哥救援。

双方在高梁河(今北京市城西)打上一仗,宋兵大败,宋太宗乘了一辆驴车,逃回东京。

打那以后,辽军不断袭击宋朝边境。

宋太宗十分担心,就派杨业为代州刺史,扼守雁门关。

公元980年,辽朝派了十万大军攻打雁门关。

那时候,杨业手下只有几千人马,兵力相差很大。

杨业是个有经验的老将,知道靠硬拼是不行的,就把大部分人马留在代州,自己带领几百名骑兵,悄悄地从小路绕到雁门关北面敌人后方。

辽兵向南进军,一路上没遇到抵抗,正在得意。

忽然,后面响起一片喊杀声,只见烟尘滚滚,一支骑兵从背后杀来,像猛虎冲进羊群一样,乱砍猛杀。

辽兵毫无防备,又弄不清后面来了多少人马,个个心惊胆战,阵容大乱,哪儿还抵挡得了,纷纷向北逃窜。

杨业带兵追赶上去,杀伤大批辽兵,还杀死了一名辽朝贵族,活捉了一员辽将。

雁门关大捷以后,杨业威名远扬。

辽兵一看到“杨”字旗号,就吓得不敢交锋。

人们给杨业起了个外号,叫做“杨无敌”。

杨业立下大功,也引起一些边防将领的妒忌。

有人给宋太宗上奏章,说了杨业许多坏话。

宋太宗正要依靠杨业,不理睬那些诬告,把那些奏章封好了,派人送给杨业。

杨业见宋太宗这样信任他,自然十分感动。

过了几年,辽景宗耶律贤死去,即位的辽圣宗耶律隆绪才十二岁,由他的母亲萧太后执政。

有个边将向宋太宗上奏章,认为辽朝政局变动,正好趁这个机会收复燕云十六州失地。

宋太宗接受了这个意见。

公元986年,宋太宗派出曹彬、田重进、潘美率领三路大军北伐,并且派杨业做潘美的副将。

三路大军分路进攻,旗开得胜。

潘美、杨业的一路人马出了雁门关,很快就收复了四个州。

但是曹彬率领的主力因为孤军深入,后来被辽军杀得大败。

宋太宗赶快命令各路宋军撤退。

潘美、杨业接到命令,就领兵掩护四个州的百姓撤退到狼牙村。

那时候,辽军已经占领寰州(今山西朔县东),兵势很猛。

杨业建议派兵佯攻,吸引住辽军主力,并且派精兵埋伏在退路的要道,掩护军民撤退。

监军王侁反对杨业的意见,说:“我们带了几万精兵,还怕他们?我看我们只管沿着雁门大路,大张旗鼓地行军,也好让敌人见了害怕。”

杨业说:“现在敌强我弱,这样干一定要失败。”

王侁带着嘲笑的口吻说:“杨将军不是号称无敌吗?现在在敌人面前畏缩不战,是不是另有打算?”

这一句话把杨业激怒了。

他说:“我并不是怕死,只是看到现在时机不利,怕让兵士们白白丧命。

你们一定要打,我可以打头阵。”

主将潘美也支持王侁的主张。

杨业无可奈何,只好带领手下人马出发了。

临走的时候,他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个仗肯定要失败。

我本来想看准时机,痛击敌人,报答国家。

现在大家责备我避敌,我不得不先死。”

接着,他指着前面的陈家峪(今山西朔县南)对潘美说:“希望你们在这个谷口两侧,埋伏好步兵和弓弩手。

我兵败之后,退到这里,你们带兵接应,两面夹击,也许有转败为胜的希望。”

杨业出兵没有多远,果然遭到辽军的伏击。

杨业虽然英勇,但是辽兵像潮水一样涌上来。

杨业拼杀了一阵,抵挡不住,只好一边打一边后退,把辽军引向陈家峪。

到了陈家峪,正是太阳下山的时候。

杨业退到谷口,只见两边静悄悄,连宋军的影儿都没有。

潘美带领的主力到哪儿去了呢?原来杨业走了以后,潘美也曾经把人马带到陈家峪。

等了一天,听不到杨业的消息,王侁认为一定是辽兵退了。

他怕让杨业抢了头功,催促潘美把伏兵撤去,离开了陈家峪;等到他们听到杨业兵败,又往另外一条小道逃跑了。

杨业见约定的地点没人接应,气得直跺脚,只好带领部下转身跟追上来的辽兵展开搏斗,兵士们个个奋勇抵抗。

但是辽军越来越多,到了后来,杨业身边只有一百多个兵士他含着泪,高声向兵士说:“你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家小,不要跟我一起死在这里,赶快突围出去,也好让朝廷得知我们的情况。”

兵士们听了这些话,再看看杨业浴血奋战的情景,感动得都流下热泪,没有一个愿意离开杨业。

最后,兵士都战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玉和部将王贵也牺牲了。

杨业身上受了十几处伤,浑身是血,还来回冲杀,杀伤了几百名敌人。

不料一支箭飞来,正射中他的战马,马倒在地下,把他摔了下来。

辽兵乘机围了上来,把他俘虏了。

杨业被俘以后,辽将劝他投降。

他抬起头叹了口气说:“我杨业本来想消灭敌人,报答国家。

没想到被奸臣陷害,落得全军覆没。

哪还有脸活在世上呢?”他在辽营里,绝食了三天三夜,就牺牲了。

杨业战死的消息传到东京,朝廷上下都为他哀痛叹息。

宋太宗丧失了一名勇将,自然也感到难过,把潘美降职处分,王侁革职查办。

杨业死后,他的后代继承他父亲的事业,儿子杨延昭、孙子杨文广在保卫宋朝边境的战争中都立了功。

他们一家的英勇事迹受到人们的传诵和赞美,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就是根据他们的事迹发展起来的。

相关参考

历史上的杨业到底有几个儿子

史书上记载,杨业的儿子除延玉外,还有延朗、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杨延朗后改名延昭,人们称他为“杨六郎”。至于杨延昭具体排行老几,史书上并未明确记载。可能是老六吧。《宋史》中记载:杨业在陈家谷口

中国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张三丰其人

真的存在。张三丰(1247年——?),汉族,名君宝(又名全一),道号三丰。武林至尊、民族英雄、内拳始祖、太极始祖、武学泰斗、龙行书法始祖。张三丰集各派绝学于一身,对抗元朝、打击贼寇,在武林声名显赫。正

与鬼谷子齐名的黄石公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

黄石公最早的相关记载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当中,但其描述过于玄妙,使得这个人物是否真实存在仍有争议。不过既然能够出现在正史当中,说明黄石公和鬼谷子一样,是存在过的人物,只不过被历代人过于神化了。在《

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空城计”

空城记是有的,不过不是诸葛亮!兴平二年(195年)春天,缓过气来的曹操再次亲率军攻打吕布,迫使吕布后退。夏天,吕布反扑,在半路上遇到了曹操的伏兵,大败而逃。曹操对吕布首次取得了重大胜利。败退中的吕布与

历史秘闻 与鬼谷子齐名的黄石公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

黄石公最早的相关记载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当中,但其描述过于玄妙,使得这个人物是否真实存在仍有争议。不过既然能够出现在正史当中,说明黄石公和鬼谷子一样,是存在过的人物,只不过被历代人过于神化了。在《

古代“尚方宝剑”是否真的存在?

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尚方宝剑的描写,比如《包青天》中的包公就有一把尚方宝剑。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有尚方宝剑存在吗?这个问题要从我国的秦汉时期说起。“尚方”是专门为皇室制造刀剑兵器和珍服器玩的

揭秘姜子牙的同门申公豹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

申公豹是志异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和姜子牙同拜于元始天尊门下,潜心修炼。刚开始时,申公豹也是仪表堂堂,威武不凡的一名大弟子,每日安安静静修炼,不闻窗外事。后来修炼了禁术,这才变得人不人鬼不鬼。至于

揭秘姜子牙的同门申公豹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

申公豹是志异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和姜子牙同拜于元始天尊门下,潜心修炼。刚开始时,申公豹也是仪表堂堂,威武不凡的一名大弟子,每日安安静静修炼,不闻窗外事。后来修炼了禁术,这才变得人不人鬼不鬼。至于

历史人物 影视剧中的李卫,是否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李卫这个人

李卫历史上确有其人,也是走非正常途径当上官的,不过他不是个一穷二白的小混混,也不是坑蒙拐骗的主,家里颇富裕,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也就是说李卫是花钱买的科员级

是否真的存在 ”大国赶超陷阱”

「”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了!”所以你们就怪我咯?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综合国力罕有其匹,各项指标均对他国形成高屋建瓴的优势,这种局面从二战至今一直在维持着,而且必将维持很长时间。所以很多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