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陆小曼租房不买房 民国时期流行雇仆人
篇首语: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徐志摩陆小曼租房不买房 民国时期流行雇仆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志摩陆小曼租房不买房 民国时期流行雇仆人
遥想当年,陆小曼跟徐志摩在上海租房,开销甚大,除了每月要缴将近两百块大洋的房租以外,还得给两个丫环、一个老妈子、一个厨师和一个听差开工钱,另外还得让陆小曼抽大烟、喝洋酒、开舞会、看电影……那时候徐志摩同时在三所大学教书,挣的钱还不够填补家用,更别说攒钱买房了。
这要搁咱们现代,肯定会有人骂这两口子烧包——你们租着人家的房子,还雇什么丫环、厨子、听差和老妈子啊!这不是“作”嘛!
可在民国还真不是“作”,那时,人好像对买房兴趣不大,却把仆人当成生活当中的必需品,一边租房一边雇佣仆人的家庭多了去了。鲁迅带着母亲和原配夫人朱安在北京西城砖塔胡同61号院租房的时候,雇了两个老妈子,一个负责做饭,一个负责买菜、洗衣和打扫卫生。曾经跟鲁迅齐名的四川文学家吴虞在成都少城栅子街租房的时候,雇了一个厨师和一个杂工,厨师负责做饭,杂工负责收拾院子。后来吴虞去北京上班,仍然租房住,却同时雇了三个仆人,其中一个是人力车夫,每天拉着他去北大教书。很多小职员也雇着仆人,张爱玲《桂花蒸·阿小悲秋》描写抗战期间上海一所公寓楼上的房客,几乎每家房客都有至少一个女仆,但那些房客并不算有钱,有些人连菜都买不起。
早在北洋时代,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燕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教授们无一不雇听差,买米买菜、跑东跑西、搬运行李、打扫卫生……全让听差去干,自己袖着手在旁边歌颂劳动。为啥?因为教授是“上等人”,自己动手就没有派头了,会被人笑话的。但是除了燕京大学给教授盖了职工楼以外,大多数教授都是租房住,他们并不怕名下没有房产而被人笑话。宁当老爷,不当业主,是当时的社会心态。
某些租住公寓的职员也流行雇听差,什么时候来了客人,赶紧躲进里屋,让听差去开门,一会儿听差捧着客人的名片过来打报告:“老爷,×先生来拜。”啧啧,倍儿有面子!
相关参考
鲁迅在自己租的房子里写作作者:李开周90年前,鲁迅在北京西城砖塔胡同61号院租房。那是一个三合院,他租了三间正房、两间东屋。他和他母亲住正房,他的女佣和厨师住东屋,而房东一家老小却屈居于采光不好、昏暗
鲁迅在自己租的房子里写作作者:李开周90年前,鲁迅在北京西城砖塔胡同61号院租房。那是一个三合院,他租了三间正房、两间东屋。他和他母亲住正房,他的女佣和厨师住东屋,而房东一家老小却屈居于采光不好、昏暗
陆小曼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才女,她早年的时候曾经出国留学,所以,精通德语、法语、英语等多国语言。回国以后,陆小曼经常出入上流社会,是当时有名的交际花。然而,她的感情生活却并没有她工作的那么顺利,可以说她的
陆小曼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才女,她早年的时候曾经出国留学,所以,精通德语、法语、英语等多国语言。回国以后,陆小曼经常出入上流社会,是当时有名的交际花。然而,她的感情生活却并没有她工作的那么顺利,可以说她的
不甘寂寞:徐志摩死后寡妇陆小曼的不伦生活 陆小曼(1903年——1965年),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她是个画家,师从刘
陆小曼为什么最终没有选择胡适 胡适与小曼之间的一点情感暧昧,是在徐志摩去欧洲之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恋情被发现,受到众人非议,王庚更是气得拔出枪来。志摩为了避免更大矛盾的激化,只好远赴欧洲
陆小曼(1903年-1965年),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她是个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父亲陆定原是财政部的赋税司司长,1922年
陆小曼(1903年-1965年),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她是个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父亲陆定原是财政部的赋税司司长,1922年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交舞台上,一直有“南唐北陆”的说法,指的是北京的陆小曼与上海的唐瑛,此两人为民国时期最耀眼的交际名媛。陆小曼因为与徐志摩的旷世情缘被人熟知;相比之下,唐瑛的名字就有点陌生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交舞台上,一直有“南唐北陆”的说法,指的是北京的陆小曼与上海的唐瑛,此两人为民国时期最耀眼的交际名媛。陆小曼因为与徐志摩的旷世情缘被人熟知;相比之下,唐瑛的名字就有点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