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的历史名人
Posted 武将
篇首语:阅读永远是获取知识面最为廉价的方法,没有之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徽州古城的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徽州古城的历史名人
徽州历史上人才辈出,很多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出自徽州这块风水宝地,如越国公汪华、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大名鼎鼎的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等,清光绪年间著名的“公车上书”,百名举人中就有四位出自徽州!在此我们精选了千年徽州名人十六位,让大家对人杰地灵的徽州有更一层的了解。
汪华(公元587年—649年),原名汪世华(归唐后避李世民名讳,改名汪华),出生于歙州歙县登源里(今属绩溪),他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洲、婺州等六州,建吴国,称吴王,促进了当地各民族之间融合、实施仁政、吴国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在群雄争霸战火纷飞的年代,唯独吴国安宁祥和;武德四年,吴王汪世华为了促进华夏一统,他审时度势,不计个人得失,说服文臣武将,主动放弃王位,率土归唐,被大唐皇帝李渊授予上柱国、越国公、歙州刺史、总管六州军政;贞观二年,因忠君爱国,被唐太宗李世民授予执掌长安禁军大权,后又委以九宫留守,辅佐朝政,位极人臣。
逝后,唐太宗赐其谥号“忠烈”!
汪华集儒释道于一身,文韬武略,拥有非凡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空前绝后的政治谋略。
自唐代至清朝,唐玄宗、宋徽宗、元世祖、明太祖、乾隆帝等,历代帝王多次下诏,把他作为忠君爱国、勤政安民、始终维护华夏统一的典范来表彰;李纲、赵普、苏辙、朱熹、岳飞、文天祥等,历朝文臣武将赋诗题词,把他作为千秋楷模来赞颂;江南六州百姓奉其为神,喻为“汪公大帝”、“太阳菩萨”、“太平之主”,建祠立庙七十余座,四时祭祀,千年不辍。
有联赞曰“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
汪华墓位于安徽省歙县城北3公里的云岚山,俗名“汪墓祠”。
唐永徽二年(651)营葬。
了这一位“古徽州第一伟人”的辉煌人生! 张曙(1909—1938):原名恩袭,歙县坑口柔岭下人。
1926年考入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系,后又转入南国艺术学院和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习。
先后参加南国社和左翼戏剧家联盟等进步文艺团体,在田汉、萧友梅的指导下,进步很快。
学生时代,因积极参加进步的文艺活动,曾两次被国民党当局罗织罪名,投入监狱。
1933年参加“苏联之友社”,与聂耳、吕骥等共同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歌曲研究会。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次年,被党组织派往长沙,以教书为掩护,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创作《抗日进行曲》、《还我河山》、《保卫国土》等表现人民强烈救国热情的歌曲。
1938年在武汉至桂林的途中,遭敌机轰炸不幸遇难。
相关参考
屯溪可以游玩的地方有屯溪老街、湖边古村落、夜游新安江、黎阳in巷、醉温泉等。稍远点有花山谜窟、齐云山、牌坊群、徽州古城等。程氏三宅程氏三宅简介:座落在黄山市屯溪区柏树街,屯溪柏树东里巷6号、7号、28
屯溪可以游玩的地方有屯溪老街、湖边古村落、夜游新安江、黎阳in巷、醉温泉等。稍远点有花山谜窟、齐云山、牌坊群、徽州古城等。程氏三宅程氏三宅简介:座落在黄山市屯溪区柏树街,屯溪柏树东里巷6号、7号、28
徽州名人徽州历史上人才辈出,很多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出自徽州这块风水宝地,如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大名鼎鼎的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等,清光绪年间著名的“公车上书”,百名举人中就有四位出自徽州!在此我们
一、徽州目前存在三种含义.第一是指的是1987年建立地级黄山市以后划歙县地新成立的县级市辖区徽州区,但此名称仅仅停留在行政层面,在民间多以徽州区政府驻地岩寺镇称之(即使在徽州区当地居民心中和口中亦是如
徽——一个明确的内涵徽州——一个明确的地域概念徽州州治及徽州府治均指歙县,并非黄山市屯溪区。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所置的歙州。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历史秘闻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聊一聊封建社會徽州女人的苦難生活
徽州地處皖南山區,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土地和庄園”之稱。這是一個地處黃山與天目山之間,境內群峰參天,山丘屏列,嶺谷交錯,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澈,溪水回環,到處清榮峻茂,水秀山靈
作为徽州文化最具典型和普遍意义的载体物——那些分散存立于古徽州大地上的众多风格特异又典雅巧丽的徽派建筑,乃是中国农耕文明社会后期较为成熟的一大传统建筑样式,主要以古水口、古民居、古园林、古祠堂、古牌坊
徽州古民居保护现状与对策农工民主党黄山市委员会程小江2008年,农工党黄山市委利用近4个月的时间,在市和区县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我市境内古民居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怎样进一步做好徽州古民居保护工
徽州地處皖南山區,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土地和庄園”之稱。這是一個地處黃山與天目山之間,境內群峰參天,山丘屏列,嶺谷交錯,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澈,溪水回環,到處清榮峻茂,水秀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