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重点

Posted 民族

篇首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重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重点

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新疆地方发展史及民族发展史,新疆多种宗教演变史;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三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等。

1、新疆从古到今到数千年历史,内容浩繁。

本书着重阐述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自古代起就与中原地区保持着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

公元前60年汉朝统一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在西域行使最高统治权和管辖权,这标志着新疆地区从此时起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此后,无论是中央王朝直接管辖统治时期还是地方政权管辖时期,它们所统辖管理的地域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版图。

第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与开发的地区。

从古至今,有许多民族生活在新疆这块土地上,凡在新疆劳动、生息、繁衍的众多民族,包括当代的和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成员,他们不仅为新疆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巩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且还创造了各具特色、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为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新疆各种宗教的演变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并存的格局,第二阶段是以佛教与伊斯兰教并为主要宗教的多宗教并存的格局。

第三阶段是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这一格局从16世纪形成一直延续到现在。

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方式、方法的科学,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论证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提出在阶级社会中,私有制是造成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根源,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消除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主张坚持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强调国家政权建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等思想。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基础。

列宁、斯大林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主要理论贡献是:论证了民族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历史条件,确立了民族的科学定义,揭示了民族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发展规律;阐明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学说;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解决民族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原则和途径。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理论纲领、方针、政策,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充分认识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社会改革引导翻身解放的各民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各民族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和共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持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紧密结合,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胡锦涛同志提出,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

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法规,是党和国家依据《宪法》规定,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引导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行动准则。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有: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干部政策、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政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等等。

3、新疆自古以来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宗教在少数民族中影响非常广泛和深远,宗教的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十分突出,而且宗教问题往往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增加了处理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科学地揭示了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宗教的本质及社会作用;宗教与政治、科学、艺术、道德等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等。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和宗教问题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和国家制定宗教政策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宗教政策。

主要内容有: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政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策,及加强对爱国宗教人士团结教育的政策等。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ppt

1.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重点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新疆地方发展史及民族发展史,新疆多种宗教演变史;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三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宗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3答案有木有·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3试卷总分:100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第1大题、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10题,共20分)

历史秘闻 谈谈学习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首先,让我们搞清楚了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民族,二者有何关系;其次,对新疆的发展史有了初步的了解。最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这们课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放映的

唐朝历史 羁縻政策与和亲政策 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摘要:和亲作为一种政治和外交手段,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以了解古代民族和亲政策为基础,重点梳理了历史上每一时期中央政权对和亲政策的类型、特点,并阐明了和亲的作用。关键词:和亲;特点;

《新疆历史民族宗教源流述略》txt全集下载

《新疆历史民族宗教源流述略》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1921年7月,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早期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数年的酝酿准备,以*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

历史上新疆流行过哪些宗教?

新疆作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早在伊斯兰教传人前,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种宗教,就相继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新疆,与当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

我国民族与宗教政策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意义

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历史渊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

新疆维吾尔族的文化与文学有着怎样的发展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而维吾尔族也有着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文化艺术。系突厥语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曾先后使用过古代突厥文、回鹘文、摩尼文、婆罗米文、吐蕃文和拉丁文等文字。也

智利 智利·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理论在智利的传播与实践

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理论在智利的传播与实践现代货币主义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来的。实际上它是在货币数量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派,其政策基调

新疆维吾尔族的文化与文学有着怎样的发展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而维吾尔族也有着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文化艺术。系突厥语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曾先后使用过古代突厥文、回鹘文、摩尼文、婆罗米文、吐蕃文和拉丁文等文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