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Posted 建筑
篇首语: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乌镇的建筑特点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乌镇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乌镇的建筑主要是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
截至目前,已保存了20多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
大量的深屋是老商人的巨大财富和隐藏的官员世界。
从一个不起眼的大门,它是走廊和礼堂的迷宫。
梁祝门窗上的石雕,砖雕和木雕精美而富丽堂皇。
建筑物的屋顶有一个独特的观音口袋,马头壁,既防火又防风,像天空中的五座山,左右对称,高而危险的美。
乌镇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以和为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扩展资料
乌镇历史悠久,据乌镇近郊的谭家湾古文化遗址考证表明,大约在7000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该地繁衍生息了。
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史称"乌戍"。
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即今市河)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
其后,乌镇或属浙江的湖州、嘉兴管辖,或属江苏的苏州治理。
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
后梁,隶属不变,为吴越国地。
后晋天福五年(940年),置秀州,青墩遂属嘉兴县隶秀州。
宋淳化三年(992年),乌镇属乌程隶湖州。
熙宁十年(1077年),析嘉兴县西境的梧桐、永新、清风等5个乡归崇德县,青镇在清风乡,属崇德隶秀州。
元丰初年,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
嘉定年间,升嘉兴为军,青镇遂属崇德隶嘉兴军。
宝庆二年(1226年),改湖州为安吉,乌镇为安吉州乌程县地。
宋代,镇地设监镇官,管火禁和酒税,并招军习武,以御盗寇。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乌镇为湖州路乌程县地,青镇为嘉兴路崇德县地。
镇地设都巡检。
明宣德五年(1430年),析崇德县的募化、千金、保宁、清风、永兴和梧桐六乡置桐乡县,青镇属之,隶嘉兴府;乌镇仍属乌程隶湖州府。
这一隶属关系至清未变。
明清时在乌镇特别设立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以一小镇而行使相当于府衙的职能。
民国元年(1912年),乌、青两镇依旧分治。
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乌镇
相关参考
布依族建筑特点与民居特色众所周知,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因地势因素,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拥有丰富多彩文化传统的布依族文化中,他们的民居显著的特点就是依山傍水而建。类型多是干栏
仡佬族的家居建筑:干栏式建筑每个地方的居住条件都会受地域及人文环境的影响。如黄土高原地区的家居建筑是窑洞,蒙古的是蒙古包,而仡佬族的家居建筑便是干栏式房屋。干栏式建筑是仡佬族文化的一大特色,那么仡佬族
布依族建筑特点与民居特色众所周知,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因地势因素,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拥有丰富多彩文化传统的布依族文化中,他们的民居显著的特点就是依山傍水而建。类型多是干栏
1.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什么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嘟嘟嘟嘟啧啧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
特点1,骑楼建筑的平面特点和立面造型特征:传统骑楼建筑平面的基本特点是面宽小、进深大。平面首层前部为人行道,一般深3-4米,后部为商店,二层以上为住宅,住宅前部突出于商店,跨越人行道上部。在立面造型上
锡伯族建筑早在清代,锡伯族就在东北及新疆形成了村镇。锡伯族的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住宅和庙宇两方面,建筑的门框、窗和屏风上都会雕刻精美的图案,还有茶楼也是锡伯族建筑中较为特色的一种建筑,别具一格。茶楼是锡
锡伯族建筑早在清代,锡伯族就在东北及新疆形成了村镇。锡伯族的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住宅和庙宇两方面,建筑的门框、窗和屏风上都会雕刻精美的图案,还有茶楼也是锡伯族建筑中较为特色的一种建筑,别具一格。茶楼是锡
在传统建筑中,楼阁是一类重要的建筑,至今,国内仍然保留着不少著名的楼阁建筑,像岳阳楼,滕王阁这些地方,至今仍然是当地非常有名的景点,在后世的名气非常大。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的城市都有着很多高楼,与传统楼
独树一帜的侗族文化,是勤劳勇敢的侗族人民智慧的成果。最鲜明的标志就是侗族木楼。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侗族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用智慧建造出侗族世代生存依靠的木楼。侗族木楼最独特的地方就是保护自然。下面
独树一帜的侗族文化,是勤劳勇敢的侗族人民智慧的成果。最鲜明的标志就是侗族木楼。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侗族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用智慧建造出侗族世代生存依靠的木楼。侗族木楼最独特的地方就是保护自然。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