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地名来历
Posted 顺昌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阜阳地名来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阜阳地名来历
阜阳,历史上曾称谓汝阴、颍州或顺昌。
时间更迭,称谓之变,各有其说。
阜阳地名由来,或说县有土阜,名为丘,汉置新县,隋有颍阳县,合二之名与义曰阜阳。
或说因阜阳侯而得名。
据《后汉书·济南王传》所载,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安帝封济南王刘错之子刘显为阜阳侯,阜阳地名始见。
侯邑在沈亭南,古沈亭原在阜阳境,今为临泉县境,但其正式作为县名记载于志是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颍州为颍州府时,增设附廓阜阳,阜阳县才确定。
而汝阴之称见志最早,其因古汝水支流流经城东北而得名。
秦灭六国即置汝阴县。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夏婴为汝阴侯。
后汉又封刘信为汝阴王。
据考,汝阳,《汉书·地理志》又作女阴。
《水经注》卷22《汝水注》说:“阚●曰:本汝水别流,其后枯竭,号曰
‘死汝水’,故其字无水。
”郦道元以为阚氏所释非是,认为“汝女,乃方俗之音,故字随读改”。
北魏孝昌四年曾一度改为颍州郡,但不久即又复汝阴名,直到唐初。
颍州称谓始于北魏孝昌四年,因城临颍水而得名。
《后汉书·郡国志》记汝阴县“本胡国”。
“杜预曰:县西北有胡城”。
《水经注》卷22《颍水注》:“颍水又东南流迳胡城东。
”胡子国故城在阜阳城西二里。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设颍州,天宝初年一度称汝阴郡,干元六年(公元758年)又复名颍州。
经五代十国,直至宋初。
顺昌之称,始于宋代,宋治平元年(1064年)英宗封子赵顼为颍王,赵顼即位后称神宗。
因颍州为“飞龙”之地,即升州为府,称顺昌府。
直到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兵占领顺昌,此称告一段落。
金大定元年(1161年),改顺昌为颍州,历经元、明、清三代,政府机构增减变化,但其称未变,直到一九一二年辛亥革命废府设县,改称阜阳。
相关参考
“南通”的由来南通是江苏名城。这座城市古名曾是海陵地、祟山、静海。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才置州,叫通州。到了清代雍正初年,又升为直隶州。至于“南通”之名的由来,那是清雍正之后的事。我国古代地名用字
大同在隋开皇年间,为防止突厥进攻,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建大同城,意为“天下大同”。唐末,随沙陀人内徙,大同遂侨置于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
1.2015中考历史试题改编河南模式试卷(七)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
天宝元年(742年)更名虢州,领弘农、阌乡、湖城、朱阳、玉城、卢氏6县。同年因于函谷关尹喜故宅掘得“灵符”,改桃林县为灵宝县,属陕州。灵宝地处黄河中游,属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位居豫秦晋三省交界的枢纽地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矶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慕名来到渤海海边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他来到蓬
1.地方志的起源和来历中国的地方志有着悠久的历史。方志起于何时,渊薮所在,历代学者曾经作过多方面的考辨,并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宋代学者王存、程大昌、王象之等人推《禹贡》、《山海经》等古代地理书为方志之祖
北京景山的来历座落于北京故宫北面的景山,历经金、元、明、清四代皇朝,已有八百多年历史。金朝金章宗皇帝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在金中都(今北京军事博物馆以南有地名“会城门”,就是金中都的北城门所在地)
有关珠海地名出处的传说颇多,但最经得起推敲的还应该是从地理角度给予的释义。珠海唐家与伶仃洋之间海域,古代就被当地居民称之为“珠海”。在《唐氏族谱》上,有人取名为“唐珠海”(明朝永乐年间)。民国初年唐家
任丘市-历史文化任丘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籍记载,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巡海使中郎将任丘在此地筑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为地名,始有任丘之称。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开始置县,隋初并
定西:定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地名由来,宋时称兰州附近的西头城(今榆中三角城)为定西城,含安定西边之意,其后西头城改为通远军,遂将定西之名移到努札堡,改名为定西城,这就是定西名称的最早来源。金皇统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