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上一味的忍让的事例
Posted 康熙
篇首语: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食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于历史上一味的忍让的事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历史上一味的忍让的事例
1、六尺巷的故事: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
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
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
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
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2、韩信胯下之辱:
在淮阴有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
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着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自知形单影只。
于是,他便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在场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很胆小。
3、负荆请罪的故事: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4、张良忍得兵书:
据《史记·留候世家》记载:张良有一次在下邳桥上散步,遇到一位穿布短衣的老者,那老人故意将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喝令张良到桥下给他取鞋。
张良非常生气,但看他年迈,就忍着性子给老者取回鞋。
可那老者又命张良给他穿上,张良又跪着替他穿好。
老人一声未谢,只是笑笑就走了。
没有走多远,老人又回来,对张良说:“你这孩子还不错,可以教导,五日后天明时,在这里和我会面。
”张良点头答应。
五日以后,天刚明,张良来到桥上,见老人已先到,老人生气地指责张良失信,与老人约会不应迟到,并说:“再过五日早点来。”
五日后,鸡刚啼鸣,张良就到桥上,可老人已站在桥上等他。
老人转身就走,生气地说:“过五天再早点来。”
又过了五日,这一回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
不久,老人来了,很高兴,夸奖张良这一次没有失约。
老人拿出一部书,说:“读了这部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10年后就会得到验证。
13年后,我们会在济北见面,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
”说完话,老人就走了。
天明以后张良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相传张良得此兵书,才干大增,后来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六出奇计。
5、康熙隐忍除奸:
康熙,即爱新觉罗·玄烨,清世祖第三子,他8岁登基。
大权落入鳌拜之手。
鳌拜专权擅政,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内。
康熙强忍怒火,暗下决心,等待时机。
平时装着贪于玩耍,不问朝政。
掩人耳目学习摔跤,实则亲兵习武。
鳌拜称病不上朝,康熙登门慰问,表示诚意,目的是稳住对手,同时察看真情,探听虚实。
康熙经过数年的准备,看条件成熟,便把鳌拜诱进宫中,将鳌拜及其爪牙一网打尽。
此时康熙只有16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尺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胯下之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荆请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忍让
相关参考
1头悬梁锥刺骨:战国时苏秦,与魏人张仪同师鬼谷先生。他夜间读书,苦心钻研,困倦欲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脚步上。汉代孙敬好学,读书时,用绳子把头发系在屋梁上,以防止打瞌睡,来督促自己努力
名人名言1.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雨果)2.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3.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决不可缺少的。(印度《摩奴法典》)4.
名人名言1.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雨果)2.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3.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决不可缺少的。(印度《摩奴法典》)4.
一、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临终前对儿子刘禅如是说。意思是让刘禅不要轻视小事,“小”中有大。“小”水滴不断滴下,力可透石;“小”火星足以燎原;“小小”的一句话,足以影响一国之兴衰;“小”不
一、求个关于团结的故事1.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张辽,乐进共守合肥。一次孙权发兵十万来攻,二人是五子良将之二,同等功绩,以前素有矛盾,但面对强敌,仍能互补互助,共进共退,终于大破敌军。2.管仲和鲍叔牙。
2008-09-0714:21关于奋斗的事例1、事例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
自强不息事例:1、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
161条1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富兰克林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
1,越王勾践在战败的情况下被迫到吴国当奴隶,在吴国,勾践受尽了耻辱,但在许多羞辱面前,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直起反抗,只是默默地忍受着,忍受着。终于有一天,吴王看到了勾践忠诚的表现,而释放他回到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