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实为被骗上当? 历史探秘

Posted 信陵君

篇首语:没有口水和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信陵君窃符救赵实为被骗上当? 历史探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信陵君窃符救赵实为被骗上当? 历史探秘

2、政治谋略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主要内容

信陵君窃符救赵实为被骗上当? 历史探秘

信陵君窃符救赵事件,在历史上一直以来被赞作是信陵君英勇仗义,置自己的前途性命于不顾用计窃取发兵虎符的英勇故事。然而通过现存的史料仔细推敲,史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信陵君窃符救赵是因为他中了赵国的奸计。

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因主将赵括被射杀死而至军大溃。白起谎报战功说将赵军45万一举全歼,至秦昭王误判形势,发兵攻邯郸。这个时候,赵国本有能力在邯郸城下击溃秦军,只担心周边列国燕齐魏等趁火打劫,一时进退两难。此时平原君赵胜抓住机会认下白起的谎言,朝列国施苦肉计,赵国的使者往来不绝于列国,哭天抹泪说赵国的男人都死绝于长平,邯郸已经炊骨易子而食,赵国旦夕而亡。

赵胜也不闲着,亲自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浩浩荡荡,一千多里,穿过魏国奔赴楚国,游说楚考烈王楚相黄歇救赵。赵胜许诺楚相黄歇一座城池(赵以灵丘封楚相春申君),楚国这才答应出兵救赵。双方歃血而盟(公相与歃此血於堂下),赵胜如愿以偿返回邯郸。

可是答应是一回事,真花钱出力又是一回事。楚国虽然答应救赵,《史记》中也不断有“春申君将兵救赵”的字样,可是却没有楚军到达河内,与秦军交战或攻城略地的记载。这符合实情。

楚国与赵国并不接壤,楚要救赵,千里之遥且不说,还必须穿过韩国、魏国,或齐国的国土。齐国不会让他过,当年楚国就是打着救援齐国的幌子,杀了齐王建他爷爷,纵兵在齐国劫掠。魏国也不会让他过。因为魏安釐王原本是要救赵的,已经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大军向赵国边境推进,被秦昭王一封信一骂,吓得赶紧命晋鄙停止前进,他怎么敢放楚军过去?(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韩国就更别说了。秦击野王,韩王乖乖地把上党送给秦国。如今秦军大败赵军于长平,进而围攻邯郸,这等时候,韩王怎么敢再惹事端得罪秦王?所以,楚国救赵,不过是个幌子而已。当然赵胜也并不计较,有楚国这等大国救赵的幌子在,列国才有可能羊群效应跟着上,至少不敢朝赵国背后捅刀子。赵胜不远千里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但是真有一个人犯傻,倾家荡产,杀头灭门,窃符救赵。这人就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是魏安釐王的弟弟,没有官职,对魏国一无建树,却因宗亲而被封为信陵君。《魏公子列传》开篇,司马迁就定调子曰:魏无忌仁义贤能,礼贤下士,门客三千,诸侯列国因为魏无忌贤能,门客多,十余年不敢攻打魏国(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

不过,司马迁上述对魏无忌的抬举,显然与他自己记录下来的材料相抵触。《魏世家》记载,“安釐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九年,秦拔我怀。”“十一年,秦拔我郪丘。”“齐、楚相约而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在其后的八年时间里,魏国没有受到攻击,也并不是诸侯感念于魏无忌的仁德或惧怕他的才能,而是因为无暇他顾。秦国改变策略开始专心攻打韩国和赵国,期间包括历时三年多的长平大战,两年多的邯郸战役。楚顷襄王死了楚考烈王继位,儿子没有着落政权不稳。齐国夹在燕赵之间不敢轻举妄动。到了魏安釐王二十年,魏无忌就逃亡赵国了。因此,司马迁所谓因魏无忌贤能门客多,诸侯就吓得十余年不敢向魏国用兵,完全是为了拔高魏无忌而无中生有。

这还不够。为了叫魏无忌好生了得的结论让读者接受,司马迁还编了一个故事,说有一天魏无忌跟兄长魏安釐王下棋,突然有烽火传来战报,赵国入侵魏国。魏安釐王放下棋子要去召见大臣商量对策。魏无忌却阻止道:“那是赵王在打猎。”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有人来报,确实是赵王打猎,并非入侵。魏王大惊,从此敬畏魏无忌,不敢给他权力叫他掌握国家(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这个故事被史家文人反复引用,赞扬魏无忌神机妙算。更有人哀叹,若是叫魏无忌做了魏王,战国七雄鹿死谁手,未为定也。

可是如果我们用时间地点来考察这个故事,便会发现其可笑而脱离实际。这是个只有电话普及的年代才会发生的故事。河北边境发现赵国军队,烽火传到河南开封,魏王闻报一盘棋还没下完,摸清情况的信使已经把新情报又送到了开封,在没有电话和直升机的情况下,如何能办到?再者,即使魏无忌在赵王身边有卧底,几天前已经侦知赵王要在赵魏边境打猎,然后飞马几百里把消息报给魏无忌。几天过去,现在边境传来烽火,报告发现赵国军队入侵,你怎么就能断定是打猎的赵王而不是另一队入侵的赵军呢?又怎么能断定赵王不会以打猎为名乘机入侵呢?魏安釐王有备无患难道不对吗?

好了,撇开司马迁的拔高和诱导,让我们秉承一个中立的心,来看魏无忌窃符救赵这件事。

魏无忌的姐姐是赵胜的夫人。赵胜亲率一个庞大的使团出使楚国,经过魏国却不去见魏无忌,而是不断写信,拿魏无忌的名声,和他姐姐的亲情刺激他。赵胜在一封信中写道:“赵胜我之所以高攀娶你姐姐为妻,就是因为仰慕公子的名声和为人。尤其是能急人所急,解人危难的行为。如今邯郸危在旦夕,魏国却不出手相救,难道公子就是这样徒有虚名解人危难的吗?纵是公子不把我这个姐夫赵胜当回事,难道也不怜悯你的亲姐姐吗?”(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赵胜为什么不去大梁亲见魏无忌当面游说呢?言多必失,话多了容易露馅嘛。你说邯郸危在旦夕,已经“炊骨易子而食”了,贵为相国的你怎么出来的?既然你能出得来,粮食就应该运得进,何来炊骨易子而食?再者,你那么心疼我姐的安危,你贵为相国都能出邯郸来大梁,为什么不把我姐也带出来送来大梁?姐夫小舅子一见面,三句话就会露馅。派个使者好糊弄。一问三不知,再编个拼死杀出,死伤遗尽的故事,叫你真假难辨。

魏无忌真就上当了。楚国的相国黄歇,拿了赵国的城池却只虚晃一枪,魏无忌却真干,不顾一切,倾家荡产。

魏无忌叫魏安釐王的宠妃如姬帮他偷出兵符,带着门客随从百余人(乃请宾客,约车骑百馀乘),离开大梁渡黄河北上。来到邺城魏国十万大军驻军处,魏无忌拿出兵符,叫统兵的将军晋鄙交出军队(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生疑(晋鄙合符,疑之),魏无忌便命门客朱亥,抡起40斤重的大铁锤,一锤便把将军晋鄙的脑袋砸成了肉饼“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可怜将军晋鄙,到死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死。魏无忌掌握了军队的指挥权,得到八万人马,率军向邯郸开进救赵(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

叫魏无忌这一闹腾,魏国多少无辜惨死。

将军晋鄙平白无故死了不算,王妃如姬定也是活不成了。偷兵符那还不是死罪?何况如姬还是帮一个男人偷兵符,风流倜傥的魏公子。你说你如姬跟魏无忌没有奸情,仅仅是为了报恩,谁信?他帮你报了杀父之仇,你连杀头的事情都肯为他干,脱衣服以身相许有什么不能?在大梁魏无忌的门客八成也都活不成了,门监侯嬴死了是肯定的。虽然司马迁说他是自杀,不早不晚,恰在魏无忌到达邺城事情败露后自杀,谁说得清。魏无忌自己留在大梁的亲人家臣,多半也都被魏安釐王一怒灭门了。魏无忌到死没有子嗣亲人,而且救赵之后躲在邯郸十年不敢回大梁,也许就是一个旁证。

魏无忌为什么会如此不顾一切,不惜牺牲亲人、他人的性命,一定要救赵呢?或者说,魏无忌为什么那么容易就上了姐夫的当,中了赵胜的苦肉计呢?这是因为魏无忌食客三千。食客多少跟“智慧”、“高义”没有任何关系。只要你有足够的钱,又不太吝啬,想来白吃白喝的人有的是,想要傍依豪门长脸往百姓作威作福的人也有的是。门客多只显示你财大气粗,往好了说也就是仗义疏财。嫪毐的门客比魏无忌多了去了。嫪毐叛乱失败,被秦始皇仁慈不杀而迁往蜀地的就有四千多人。

可是食客多却会带来一个显而易见的坏处。整日被三千门客逢迎吹捧,谁都免不了要膨胀。魏无忌可能真的认为自己足智多谋,文武双全,英雄无用武之地。在魏国被兄长魏安釐王压着永无出头之日。可气的是,列国也没人邀请他去为将为相,秦围邯郸,机会降临。赵国危在旦夕,急需大才救危存亡。有姐夫赵胜在赵国一言九鼎,又反复下书,泣泪相求。自己大将出马,拼死一搏,建功于赵国,扬名于诸侯。叫魏王和天下人都看看,魏无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这等功勋于赵,有这番惊天动地业绩在世,赵王感恩,姐夫盛邀,改换门庭在赵国显贵。姐夫为赵相,小舅子为赵将,一段佳话,青史留名。

然而可惜,魏无忌不顾一切却只是一厢情愿,一切好梦无一不落花流水。

赵胜本来就是苦肉计,看着邺城的魏国十万大军原本是索命的厉鬼,现在却一变如鹰犬供其驱遣,又有楚魏救赵的声势在,料燕齐不会轻举妄动。于是赵国突然大举反击,果然秦军大溃。秦军攻邯郸主将王龁落荒而逃(赵将乐乘、庆舍攻秦信梁军,破之),副将郑安平被包围,率领两万秦军投降(郑安平为赵所围急,以兵二万人降赵)。赵军一举解邯郸之围,并顺势夺回了武安。跟着赵军趁胜追击,不仅夺取了韩国的上党,收复了自家的太原,还占领了秦国的河东郡,将秦军彻底赶出河内,大获全胜。

回头再看魏无忌和魏国,几乎是一无所获。虽然赵国磨叽再三,还是把一个小城邑送给魏无忌做食邑(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却没有给他任何名号,更没有邀请他为将为相。对比楚国的黄歇,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一座城池。更气人的是秦国的降将郑安平,对赵国什么功劳也没有,赵国却出手大方,张嘴就封郑安平武阳侯,把曾经的燕下都武阳城封给郑安平为封邑(武阳君郑安平死,收其地)。赵国如此地厚此薄彼,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你不能一句话说赵王、赵胜吝啬。赵王、赵胜对黄歇、郑安平怎么不吝啬?

可怜的魏无忌家破人亡,客居赵国无所事事,不得不混迹于市井酒肆,借酒消愁,无奈度日(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於博徒,薛公藏於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就这样食客三千,手握重权的信陵君被赵国所骗,最终家破人亡,仕途暗淡,可谓是凄惨悲凉!

政治谋略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主要内容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主要内容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为人谦和且礼贤下士, 声名远播, 很多人不远千里来投奔他。不论来者身份贵贱与否, 哪怕是鸡鸣狗盗之徒, 只要有一技之长, 他一概不拒, 真心结交。据说, 他门下门客最多的时候竟有三千多人。其他诸侯国畏惧信陵君贤能, 也畏惧他手下的诸多门客, 所以不敢轻易进犯魏国。

当时, 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 十分有才能, 已经七十多岁了, 因家境贫困,在大梁①夷门②做守门人。信陵君听说他很贤能, 打定主意一定要把他请到自己的府中。

有一次, 信陵君在府中设宴款待门客。门客们如约而至, 信陵君见门客坐定, 却没有宣布开宴, 而是命人备好马车, 自己坐在右边, 空出左边的上位,亲自驾车去夷门迎接侯嬴。得知信陵君的来意后, 侯嬴穿了一身破旧的衣服,毫不客气地坐到了马车上的左边。信陵君见了, 毫不在意, 态度更加恭谦了。

途中, 侯嬴对信陵君说: “我的好友朱亥在集市里当屠夫, 我好久没见他了, 想去看看他。”信陵君马上掉转马头, 驾着车来到了集市中。见了朱亥, 侯嬴东拉西扯, 一聊就是半天。他不时偷偷地观察信陵君, 只见信陵君脸上没有丝毫不耐烦的神情, 相反倒像一个童蒙的小学生一脸恭敬地倾听他们谈话。侯嬴不禁暗中称赞, 他告别朱亥, 和信陵君一起回到府中。

此时, 府中的门客早就等得不耐烦了, 三五成群地谈天说地, 忽然见信陵君搀扶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翁走了进来, 请他入上座坐定后, 又当着众门客的面介绍称赞他。侯嬴被信陵君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决心报答他。

魏安釐王二十年, 秦昭王起兵攻打赵国, 赵国大败, 秦昭王又派兵包围赵都邯郸③。赵国平原君赵胜向魏国求救, 魏王马上派将军晋鄙带兵援助赵国。可是, 魏国的军队还没到赵国, 秦王就派人威胁魏王说: “如果现在有人敢援助赵国, 等我攻下邯郸, 第一个就征讨他!”魏王有些畏惧, 马上命晋鄙的军队驻扎在邺城④, 原地待命。

赵胜迟迟等不到援兵, 马上派人向信陵君求救 (赵胜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信陵君收到消息十分焦急, 多次劝说魏王命晋鄙发兵救赵, 但魏王始终不肯答应。万般无奈之下, 信陵君决定把手下的门客临时组成军队, 准备赶往赵国抗击秦军。

信陵君路过夷门时, 侯嬴看到了他那支稀稀拉拉的队伍, 忙上前问他准备干什么。信陵君把事情的始末缘由告诉了侯嬴, 希望他能想想办法。谁知, 侯嬴却说: “公子, 您一定要多加保重。可惜我老了, 就不随您一起去了。”信陵君有些不快地离开了, 但走了数里后, 他突然悟到了什么, 忙回去见侯嬴。侯嬴笑着说: “我就知道公子会回来找我的。”信陵君这才觉得自己过于鲁莽了,忙问侯嬴有何妙计能解邯郸之围。侯嬴屏退左右对信陵君说: “你只要拿到魏王的调兵符, 命令晋鄙发兵, 邯郸之围就可解了。”信陵君问: “可如何才能拿到调兵符呢?”侯嬴说: “我听说魏王的调兵符放在卧室里, 而如姬现在是魏王最宠幸的妃子。我还听说公子曾为如姬报过杀父之仇, 对她有恩。如果让她偷出调兵符, 她一定会答应的。”

信陵君按照侯嬴话去做, 果然顺利拿到调兵符。侯嬴说: “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如果晋鄙见了兵符不发兵, 事情就糟了。我的朋友朱亥力大无穷, 武功高强, 公子可带他一起去。如果晋鄙不发兵, 就让朱亥灭了他。”

信陵君马上带着朱亥去见了晋鄙。晋鄙见了兵符果然不愿意发兵, 还要禀报魏王。朱亥大怒: “见符如见王, 你为何不服从命令? 难不成想谋反?”趁着晋鄙惊愕之际, 朱亥从袖中拿出一柄四十多斤的铁锥, 砸在了晋鄙的脑袋上,晋鄙立马毙命。

就这样, 信陵君精选了八万士兵进攻秦军, 秦军溃败而逃, 解了赵都邯郸之围, 赵国得以保全。

得知赵国都城被围, 信陵君先是不顾个人安危要与秦军拼命, 后来却得到了侯嬴、朱亥、如姬的帮助, 从而顺利拿到兵符, 解赵都之围。他的成功与他平日里平等对人、礼贤下士是分不开的。为了能结交隐士侯嬴, 他甘愿放下自己魏国公子的高贵身份, 更不在乎侯嬴是守门之人, 亲自前往迎接。也正是如此, 他门下才云集了三千多位门客, 愿意为他效劳, 甚至甘愿为他付出生命。


①大梁: 大梁城, 为中国古代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 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一带。

②夷门: 魏都城的东门。

③邯郸: 今河北省邯郸市。

④邺城: 今河北省磁县南。


相关参考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故事

  信陵君,即魏无忌,春秋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主要事迹有窃符救赵,两破强秦,代表作品《魏公子兵法》。  魏无忌(?-前243年),魏昭王少子,安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

历史上窃符救赵的真正执行者

战国第一义女如姬:历史上窃符救赵的真正执行者  如姬是战国时期魏安僖王的宠妃,她之所以能够留名史册,是因为与信陵君的关系。  信陵君名叫魏无忌,是魏安僖王的同胞弟弟,战国四公子中打头的?位,连司马迁都

春秋战国信陵君魏无忌为何终身未掌大权?

...公子,在那个叱咤风云的时代,格外扎眼,其中尤其是以信陵君魏无忌最有才华,也最为正义。但是,其他三位公子都是出将入相,掌握国家的实权,如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都做过丞相。而春申君黄歇更是因为有功执掌楚国...

春秋战国信陵君魏无忌为何终身未掌大权?

...公子,在那个叱咤风云的时代,格外扎眼,其中尤其是以信陵君魏无忌最有才华,也最为正义。但是,其他三位公子都是出将入相,掌握国家的实权,如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都做过丞相。而春申君黄歇更是因为有功执掌楚国...

春秋战国信陵君魏无忌为何终身未掌大权?

...公子,在那个叱咤风云的时代,格外扎眼,其中尤其是以信陵君魏无忌最有才华,也最为正义。但是,其他三位公子都是出将入相,掌握国家的实权,如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都做过丞相。而春申君黄歇更是因为有功执掌楚国...

42 信陵君救赵

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王派大将晋鄙(音bǐ)率兵救赵国。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亲自跑到邯郸去督战。他派人对魏安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

救赵焉用围魏

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相同的错误。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却非常难,战国时代魏国名将庞涓曾两次败在同门师弟、齐国着名军事家孙膑首创的“围魏救赵”战术下,那么,庞涓为何一再上当,两次“围魏

历史上真的有如姬吗

电视剧《虎符传奇》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巾帼女英雄帮助信陵君窃符保护赵国平安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真的有如姬吗?她是什么样的女人?如姬,这个人物不是虚构,历史上的确有其人。如姬个人资料简介朝代:战国

中国古代有哪些历史故事?

好多的。如:荆轲刺秦王 ·· 信陵君救赵 · 纸上谈兵的赵括 · 范雎的远交近攻计 · 廉颇负荆请罪 ·&nb

探秘薛宝钗为什么入宫“落选”? 红楼谜案

...秀。论品貌才华与黛玉不相上下,这点是得到德妃(德妃实为贾元春)认可的。论家世,因为薛家是“皇商”,所以跟皇宫关系密切。更重要的是薛宝钗及会待人接物。无论从个人条件和家庭条件来说,薛宝钗“入选”都是具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