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无草船借箭一事

Posted 证据

篇首语: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有无草船借箭一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有无草船借箭一事

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靠着《品三国》而走红的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以“缺乏根据”为理由断然否定“草船借箭”的存在。

但我以为,这种结论下得过于武断。

不错,像“草船借箭”这种事虚构的可能性很大,但你也只能说“可能性很大”而无权认定它“就是虚构”。

没有证据说它有,但同样没有证据说它“没有”。

《裴松之注*三国志*吴主传》引“魏略”载:“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这应该就是“草船借箭”的雏形吧。

这里,孙权的船既非草船,也并非有意去“借箭”,而是孙权急中生智的偶然事件。

然而,初冬至隆冬的长江,出现大雾是经常的事,并且雾出雾散的时间是比较有规律的,这对于一些善于利用天气的军事将领来说,是完全有可能利用的:就算孙权、周瑜、诸葛亮并不知道具体哪天会有雾,但在想出了“借箭”这一计策后,我把前期所有的准备工作——船只、草人、护航的舰队等等——都做好,只要哪天夜里一起雾就立即出发前往曹营“借箭”,雾快散时就返回,不可以吗?完全可以。

在我看来,三国是波澜壮阔的改朝换代时期,这中间一定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怎么可能只是正史上记载的那么一点东西呢。

毕竟,罗贯中生活的年代距离三国时代比我们今天要近了好几百年,他对三国的了解应该比我们更清楚。

而其中的“草船借箭”,可能是虚构,但同样可能是史实。

当然,即便历史上确有其事,其策划、操作的主角也未必就确定:《裴松之注*三国志*吴主传》说是孙权;《三国志平话》说是周瑜;而《三国演义》则说是诸葛亮。

对读者来说,信谁都行;谁都不信,也行。

相关参考

揭秘三国赤壁之战究竟是谁放走了枭雄曹操?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八十万大军在赤壁败于孙刘联军,诸葛亮更是草船借箭,火烧曹军一时被人传为佳话,然而当读者都在为诸葛亮叫关羽把守华容道却被关羽放走曹操一事感叹时,各位读者请仔

历史上到底有无裴元庆

提到裴元庆,凡看过《隋唐英雄传》影视作品或者看过小说《隋唐演义》的朋友们,相信大家对裴元庆这个人物多少应该有一些了解吧。另外《说唐》、《兴唐传》书中也有写到裴元庆这个人物。网络配图裴元庆,隋唐第三条好

历史上到底有无裴元庆?裴元庆真的存在吗

提到裴元庆,凡看过《隋唐英雄传》影视作品或者看过小说《隋唐演义》的朋友们,相信大家对裴元庆这个人物多少应该有一些了解吧。另外《说唐》、《兴唐传》书中也有写到裴元庆这个人物。裴元庆,隋唐第三条好汉,裴仁

历史上到底有无裴元庆?裴元庆真的存在吗

提到裴元庆,凡看过《隋唐英雄传》影视作品或者看过小说《隋唐演义》的朋友们,相信大家对裴元庆这个人物多少应该有一些了解吧。另外《说唐》、《兴唐传》书中也有写到裴元庆这个人物。裴元庆,隋唐第三条好汉,裴仁

历史上专权跋扈的权臣诸葛亮究竟有无篡位之心

导读:刘备白帝托孤,对诸葛亮曰,若其子刘禅不才,君可自取,古人论此,多赞其君臣肝胆相照,并取鱼水之喻相印证。但也有人认为此乃刘备诡伪之辞《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孙盛曰。,对诸葛亮心存猜忌,故

历史上到底有无裴元庆其人?裴元庆真的存在吗

提到裴元庆,凡看过《隋唐英雄传》影视作品或者看过小说《隋唐演义》的朋友们,相信大家对裴元庆这个人物多少应该有一些了解吧。另外《说唐》、《兴唐传》书中也有写到裴元庆这个人物。裴元庆,隋唐第三条好汉,裴仁

历史人物 历史上专权跋扈的权臣诸葛亮究竟有无篡位之心

  导读:刘备白帝托孤,对曰,若其子刘禅「不才」,「君可自取」,古人论此,多赞其君臣肝胆相照,并取鱼水之喻相印证。但也有人认为此乃刘备「诡伪之辞」《三国志》卷三十五《传》注引孙盛曰。,对心存猜忌,故以

草船借箭历史上

“草船借箭”的历史背景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为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

历史上真实的草船借箭竟是这样

三国时期,草船借箭的故事一直受到后人的传颂,近年来,关于草船借箭的题材电影和电视剧也层出不穷。然而真实的情况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草船借箭的主角并非诸葛亮,而是罗贯中根据曹操伐吴的事迹加以加工而成,这次

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谁

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拓展资料:1、《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