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治理过黄河的有哪些﹖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治理过黄河的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治理过黄河的有哪些﹖
如今,走进孟州黄河滩,一幕幕黄河文化会映入你的眼帘:治水名人园、河工雕塑园、昔日温孟滩微缩景观、黄河文化展示区等浓缩黄河风情风貌的景观建设初具规模,成为展示母亲河无穷魅力的一个窗口。
治水名人园
为了借鉴中国历代治理黄河的经验,孟州河务局将历史上16位著名治水功臣请进治水名人园。
他们分别是华夏文化的治水奠基人大禹、提出“治河三策”的西汉治黄战略家贾让;主张疏、浚、塞并举,提出“治河二策”的元代工部尚书贾鲁;总结出黄河堤防“植柳六法”的明代河官刘天和;提倡用石料修河的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中国近代水利先驱、著名水利科学家李仪祉;人民治黄事业的开拓者、治黄专家王化云等。
同时,孟州黄河河务局将他们的治水功绩以石雕、碑刻、书法的艺术形式展示出来,使历史与今日之水利丰碑交相辉映。
河工雕塑园
这是万里黄河上第一座再现黄河河工治黄场景的河工雕塑园,与治水名人园交相辉映。
古今文化的融合,构成了一幅人水和谐的自然景观。
河工雕塑园再现了捆抛柳石枕、油锤打桩、根石探摸、黄河埽工、手硪打桩等场景。
修建河工雕塑园,旨在感悟当年河工的敬业奉献精神,调动黄河职工钻研修防技术的积极性。
昔日温孟滩微缩景观
温孟滩是人们对温县和孟州境内黄河滩区的总称,总面积53平方公里,位于黄河中下游接合部。
孟州是黄河千里堤防左岸的起始点,黄河出峡谷,这里首当其冲,在黄河防汛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千百年来,温县和孟州交界处的温孟滩随黄河水势时水时滩、时草时田,黄河大堤以南一片荒漠,一趟黄河滩之旅,坐着牛车得走一天。
该微缩景观按比例将整个温孟黄河滩区浓缩在1500平方米范围内,真实地再现了昔日温孟黄河滩区的荒凉景象,形象、直观地展示了“昔日温孟滩,今朝米粮川”的繁荣景象。
黄河文化展示区
走进黄河文化展示区,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一座古色古香的黄河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颇为壮观。
黄河楼的基座由许多平面石刻图案组成,图案的内容大都是黄河上著名的水电站以及其他治黄成就的浓缩景观,让人浮想联翩。
相距不远,一块镶嵌着“黄河苑”三个大字的竖石挺立在“黄河源头”,万里黄河也按一定比例浓缩在此,上、中、下游的分界处和几大支流入黄口被清晰地标出,加上图文并茂的知识窗,让人们对母亲河了解得更详细、更深刻。
以黄河文化为特色的黄河游览区将黄河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孟州丰富的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展示了黄河文化的魅力,一种天水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尚休闲方式在孟州黄河岸边悄然兴起。
这座“治水名人园”里的16位治黄名人是:中国上古治水英雄大禹;提出著名“治河三策”的西汉末年治黄战略家贾让;第一个全面实践“治河三策”的东汉水利家王景;主张疏、浚、塞并举,提出“治河二策”的元至正年间工部尚书贾鲁;被清光绪帝追封为“永济显应昭乎”黄河大王的明代水利家白英;被清光绪帝追封为“显佑”大王的明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总结出黄河堤防“植柳六法”的明代著名河官刘天和;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治黄方略的明末著名治河专家潘季训;著有《河防疏略》,被民间颂称为“河神”的清顺治年河道总督朱之锡;采取“疏浚筑堤”并举治河的 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靳辅;修建武陟黄河龙王庙(即:嘉应观)的清雍正年间河道总督齐苏勒;著有《河防奏议》,提出“引流杀险”法治理黄河的清雍正年间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嵇曾筠;被民间称为“河神”的清道光年间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栗毓美;提倡用石料修河工的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我国近代水利的先驱、著名的水利科学家、国民政府首任黄委员委员长李仪祉;人民治黄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首任黄委会主任王化云
记得采纳哦!知道不呀!
相关参考
很多人都不了解贾鲁是怎样治理黄河的?期间遇到过什么困难?进来了解一下吧!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贾鲁是元朝的著名的大臣,在治理水患上面有很高的成就。在他二十八岁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儒家的教授,后来
治理黄河的故事,从神话就开始了,注明的大禹治水说的就是治理黄河的故事。涉及治理黄河的人物如:夏禹、郑国、贾让、张戎、王景、司马孚、姜师度、刘晏、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宋用臣、苏辙、都实、周用、万恭、
民间故事: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又字友梅,号朴园,山西浑源州(今山西浑源县)人。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拔贡任西华县令调补宁陵县令,以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
汉平帝时,黄河决口,在洋渠一带泛滥了60余年,究(今山东金乡东北)豫(今安徽毫县)多被水患。点击查看:69年(永平十二年)汉明帝擢用王景,发民卒数十万治河。王景测量地势,开凿山阜,建立水门,自莱阳五千
汉平帝时,黄河决口,在洋渠一带泛滥了60余年,究(今山东金乡东北)豫(今安徽毫县)多被水患。点击查看:69年(永平十二年)汉明帝擢用王景,发民卒数十万治河。王景测量地势,开凿山阜,建立水门,自莱阳五千
夏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
听到潘季驯这个名字,除了学习水利工程的人,应该都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为中国做的贡献,却是极大的。中国人号称自己是炎黄子孙,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虽然中华文明的确发源于黄河流
历史人物 明朝水利专家潘季驯简介 潘季驯治理黄河的方法是什么
听到潘季驯这个名字,除了学习水利工程的人,应该都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为中国做的贡献,却是极大的。中国人号称自己是炎黄子孙,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虽然中华文明的确发源于黄河流
听到潘季驯这个名字,除了学习水利工程的人,应该都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为中国做的贡献,却是极大的。中国人号称自己是炎黄子孙,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虽然中华文明的确发源于黄河流
靳辅靳辅是清朝大臣,担任过内中书、内阁学士、安徽巡抚、河道总督等职,也是一位治河名臣,曾对黄河水患进行全面勘查、提出治理方案等,最终是黄河水患得到治理。靳辅简介>靳辅(1633—1692年),字紫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