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的历史故事

Posted 天坛

篇首语: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天坛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天坛的历史故事

天坛居诸坛之首,是一座典型坛庙,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两倍,略小于颐和园.

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每年"三孟"祭祀,即孟春(正月上辛日)祈谷,孟夏(夏至)祈雨,孟冬(冬至)祀天.

该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外坛墙呈圆弧形,南墙与东、西墙为直角相交,取其天圆地方之意.因为天坛建成初期,不仅祭天而且祀地,直到嘉靖九年(1530)在北郊另建地坛后,才天、地分别祭祀.两道坛墙最初均为土坯砌成,曾称天坛土城.清乾隆十二年(1747),将土城用砖包砌.两道墙之间称外坛.外坛墙一周11华里,只有两个门,与先农坛相对者叫圜丘门,与太岁坛相对者叫祈谷坛门.

皇家祭天圣地,1860年曾遭英法联军洗劫,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的蹂躏.当时,斋宫曾设联军司令部,圜丘坛上架设了轰击前门和紫禁城的大炮.侵略军为了掠夺物资,曾在圜丘坛门外设火车站(天坛外站)和祈谷坛门火车站(天坛内站).内站运兵员,外站运军火.民国五年(1916)袁世凯登基,也在天坛演出了一场祭天的丑剧.军阀混战期间,辫帅张勋曾在祈年殿设司令部,与段琪瑞巷战时,天坛内成为战场.1918年,天坛辟为公园开放. 解放后,在外坛墙上新辟了东门、北门,有计划地修葺了内部建筑,增加了设施.外坛部分保留了北半部,原来的圜丘门已不存在,这里建成了居民区,即现在的复康里和天坛南里一带.现在的南门是原来的内坛南门.经过改造之后,使原来的皇家坛庙,变成了一处北京市区富有特色的旅游公园.

相关参考

天坛公园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

抗日战争结束后的北京天坛 圜丘旁长起了荒草

北京天坛的门阙.jpg北京天坛的入口.jpg北京天坛的外观.jpg从北京天坛的圜丘上俯瞰.jpg入口处的风景.jpg天坛建筑的天花板编辑、翻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朱恩杰.jpg

北京天坛公园的历史有哪些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总面积273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以墙分为

北京天坛公园的公园简介

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

历史古建筑家天坛1000字

一、谁帮我找一下"颐和园"和"天坛"的简介文章编辑本段【颐和园简介】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

古代天坛的作用是什么

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

历史人物 除了北京天坛有回音壁,竟然还有一个王爷坟也出现了。

九王坟也有回音壁。我们都知道天坛有一个回音壁,清西陵的昌西陵有一个回音壁。谁也不会想到北京的九王坟也有一个回音壁。这是我在2016年11月26日发现的。情况是这样的:这一天我带着四位清陵爱好者第二次考

魏璎珞,乾隆刚立魏璎珞之子为太子,为何立马去天坛许愿,希望太子

乾隆刚立魏璎珞之子为太子,为何立马去天坛许愿,希望太子早点死?乾隆的前面是这样说的,如果太子不能承担大清朝重任,那么就请他快点死,不要耽误了大清江山社稷;如果太子贤能,可以担当大清朝重任,那么就保佑他

知识百科 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坛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祭祀建筑群,创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庙坛,占地约270万平方米。天坛分内坛和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有祈年殿、

历史人物 袁世凯身穿龙袍登基全过程,比书上的全面多了。

"穿着龙袍坐在龙椅上的袁世凯>>袁世凯在天坛祭祀皇天,远处站在中间穿着龙袍的是袁世凯>>登基祭天仪式前的准备>>图为准备袁世凯的登基祭天仪式>>穿着十二章衮服的袁世凯来到天坛,准备祭天大典>>袁世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