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业发展的历史概况
Posted 交通
篇首语: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工农业发展的历史概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工农业发展的历史概况
直到建国前夕,历史造成的四川交通闭塞和困难的状况都改变不大。
全省只在重庆市附近有两段运煤轻便铁路,总长不过85公里,而且不对外营运;公路不仅数量少,而且其中的绝大部分线路质量低劣,车辆既少又破旧;内河航道除长江宜宾以下河段和嘉陵江合川至重庆段有机动船行驶外,其余河道上全是用古老的交通工具木帆船运输;民用飞机航线少,航班稀,且票价异常昂贵,非一般人所能享用。
建国后,党和政府为了尽快改变四川交通的极端落后面貌,十分重视四川交通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铁路、公路、内河和民航的建设。
建国以来,四川交通建设经历了几个大的发展阶段: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这一时期四川交通建设以恢复旧线和建设新线为主,又特别把建设的重点放在铁路新线的修筑上。
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通车,1957年底宝成铁路全线交付营运;修建了川藏、成阿、宜西、渝南等骨干公路;并重点整治了川江航道,特别是川江的宜宾—重庆段;民航方面,除恢复原有航线和修复、改建、扩建机场外,又开辟了重庆和成都到首都北京的航线以及成都到拉萨的航线。
此期间四川交通建设的特点是规模宏大、步子稳和投资效益高,对迅速改变四川交通落后面貌产生了很大作用。
“二五时期”。
为适应当时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四川交通建设曾出现了一个“全民动手,遍地开花”的热潮。
1958年川黔铁路破土动工,随后内昆铁路开始建设,与此同时,省内许多地方还掀起了地方办铁路,厂砖建专用线的热潮。
公路建设方面,县、道公路和大道发展很多很快,社会上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运输工具增加了很多。
这阶段交通建设的积极成果是,有力地推动了交通路线向新兴工矿区、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延伸,因而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全省运网布局的日趋合理。
这阶段交通建设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各地交通建设多为一轰而上,并非量力而行,既缺乏长远规划和全盘考虑,又不讲究经济效益,因而新建线路质量差,重复建设和有始无终的现象在许多地方均不同程度存在,造成不少“后遗症”。
“三线建设时期”。
国家建设重点转向内地,四川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随着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和外地大批重点厂、矿、国防企业和科研设计单位迁入四川,全省的交通建设重点也移到以修筑成昆铁路和金沙江渡口段河道为主的川西南地区运网的建设上。
“四五”“五五”时期。
省境内除有少数新线(如襄渝铁路)在继续进行建设外,四川交通建设重点主要放在对已有线路的技术改造和运输工具、设备的更新上。
继宝成线1975年实现全线牵引电气化之后,成渝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工程也于1985年完工;省内大部分干线公路已加铺了黑色路面;川江已实现了航标灯电气化,重庆等港口的设施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客货吞吐量增加;民航扩建了成都双流等机场,增加了客机和增开了航班。
进入80年代以来,四川交通运输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动向:除中央和省交通部门外,地方交通部门以及非交通系统的企事业单位,集体或个人,纷纷集资集股,新建或扩建线路,购置车辆船舶,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本地区的交通运输紧张问题。
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讲求实效的全民办交通的热潮。
从1950年到1988年,四川交通运输建设投资总额达108.71亿元,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2.4%,其比重仅次于工业,居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的第二位。
从交通系统内部来看,对铁路建设投资最大,达62.88亿元,占全省交通建设投资的57.8%。
从目前来看,四川在全国是交通运输有一定发展的一个省。
就运输线路长度来说,四川铁路、公路、内航通车或通航里程占全国运网总里程的6.67%。
其中,铁路营运里程约占全国5.1%,低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而高于其余省区;公路通车里程占全国9.45%以上,名列全国各省区之首;内河航道里程约占全国7.93%,仅次于江苏、广东、浙江、湖南等省。
但从铁路网密度和客货运量等来看,四川交通运输的发展程度则比较低。
四川铁路网密度为48.0公里/万平方公里,低于全国70.3公里/万平方公里的水平,在各省区中列倒数第六位;公路网密度列全国第二十位。
四川各种运输工具的客运量虽然占全国总客运量的8.18%,但旅客周转量只占全国的5.84%;货运量占1.10%,而货物周转量仅占全国的1.78%。
全国平均每人年旅行次数为6.76次,而四川只有5.89次。
相关参考
近年来,海山镇委、镇政府立足海岛资源优势,坚持“捕捞并举,以养为主”的发展战略,通过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等各种措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海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发展。2012年海山镇实现工农
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概况 城市的发展演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映。因此,了解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情况,对于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中学历史教材对城市发展概况的
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概况 城市的发展演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映。因此,了解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情况,对于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中学历史教材对城市发展概况的
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人物,“制六合,振四海”,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国统一的海疆是在这一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据史书记载,黄帝已开始巡狩活动,曾“东至于海”1。禹时已有九州的划分,禹的河流疏
夏朝各王皆姓姒(公元前2033年-公元前1562年)禹(文命)-公元前(2033-1989)启-公元前(1988-1979) 太康-公元前(1978-1950)仲康-公元前(1949-193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外国侵略者对新疆地区的蚕食鲸吞,柯尔克孜族人民与新疆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保家卫国的英勇斗争。1856年沙俄入侵伊塞克湖地区,遭到柯尔克孜人民的坚决抵抗。1865年柯尔克孜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外国侵略者对新疆地区的蚕食鲸吞,柯尔克孜族人民与新疆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保家卫国的英勇斗争。1856年沙俄入侵伊塞克湖地区,遭到柯尔克孜人民的坚决抵抗。1865年柯尔克孜
概况:日本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针对日本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不同的两种设计体制也是双轨并行的。特点:综观日本的设计总体,可以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特征:一种是比较民族化的、传
民国廉租房众所周知,公租房是为中低收入家庭建造的,建造规模更大一些,覆盖面更宽一些,而民国时代的平民住宅、平民新村、平民宫,在任何一座城市都寥若晨星,有的城市干脆没有,其建造规模和覆盖面少得可怜,故此
一、书法历史简介中国书法史是和汉字发展史一致的,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可以辨认的最早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后来又发现刻在鼓形石上的石鼓文,再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这些后来统称为大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