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归元寺的传说

Posted 罗汉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于归元寺的传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归元寺的传说

归元禅寺系佛教禅宗寺院,约在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落成,基址在明代汉阳诗人王章甫的“王氏葵园”的翠微峰下的风景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归元寺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院落,占地两万平方米,现存殿堂楼阁二十八栋,整个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这是它在建筑布局上与其他佛寺的主要区别。

归元寺开山祖是白光、主峰两位俗家同胞兄弟,祖籍浙江。

他们游方到汉阳兴国寺研究藏经,同时行医,行善三载。

汉阳富商孙耀光、戴天成等人深受感动,故此民间出钱修建归元禅寺。

“归元”二字出自佛经《楞严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意指万法归一,方便于人的门道多得很。

“禅”是“思维”、“静虑”、“弃恶”等意,禅宗是佛教大乘教与儒学相结合的派别之一。

大多数寺庙之铭牌,均横书悬嵌于寺庙三门之楣,而归元寺为直匾,全国罕见,堪称丛林一奇。

清道光(1821-1850)之前,归元寺名横书,道光皇帝欣闻白光、主峰行善积德,功德无量,亲赐玉玺一方,其上阳文篆刻“敕赐曹洞宗三十一世白光主峰祖师之印”,以嘉其行。

此后归元寺地位在佛教丛林中大大提高,寺名改为只有皇帝御赐玉玺的建筑方可使用的直书。

五百罗汉 归元禅寺的五百罗汉,千姿百态,个个都塑得传神动人。

有年涨大水,所有的罗汉都淹在水里,但是水退后再看罗汉,却仍然一个个都是完好无损。

人们常说“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而归元寺的罗汉却是个例外。

 

归元寺的罗汉,制作工艺非常特别,称为“脱胎漆塑工艺”。

传说归元禅寺建成时,要塑五百罗汉,从黄陂县(现为武汉市黄陂区)请来了两个泥塑匠人。

这二人既是父子,也是师徒,他们揽下了这个活路。

  

罗汉谱是从天竺国传来的,据说全中国只有两套,一套在浙江天童寺,一在湖南祝圣寺。

老塑匠跋山涉水,到了祝圣寺,一笔一笔地把罗汉谱描画好,拿回来,才动手塑像。

  

塑像容易,传神艰难。

者塑匠不愿意照葫芦画瓢,他想塑出罗汉的各种神态,这可难哪!归元禅寺周围是农村,农民种地、休息、过路或者躺在树荫下睡觉,老塑匠都一个一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巧妙地化成罗汉的神态。

这还不够,有时候,他还把附近的孩子们找来,故意逗他们打闹、嬉戏,仔细观察、琢磨,连他们互相挖耳朵、扣脚板心的调皮样子也都一一记在心里,塑在罗汉的身上,那座"六子戏罗汉"听说就是这样塑出来的。

  

塑泥胎容易变形,也容易损坏,怎能千秋百代流传?老塑匠试用了很多办法都失败了。

  

一次,他看到一件福建脱胎漆器,又打听了制作的方法,便按照那种做法,用麻绒、葛布、生漆和观音土混合成的材料,把塑好的泥胎一层一层糊起来,晾干以后,注水融泥,泥水流尽了,空心罗汉就做成了。

水打不湿,火烧不坏,非常结实,而且起伏坐卧、喜怒哀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简直象真人一样。

  

老塑匠为塑罗汉呕尽了心血,没等塑完便死了,他儿子便子继父业,接着又塑。

他的手艺也很高明,一直塑到四百九十九个,忽然心里一动,想这多的罗汉,哪一个里头没有父亲的心血?应该把他老人家也供在这里,给后人留个纪念,于是老塑匠便被塑成了第五百个罗汉。

  

所以人们传说,在给罗汉烧香时,一座罗汉一柱香,正好五百根;但要是一个一个的数罗汉,就只有四百九十九个了!   

到归元寺数罗汉,已经成为游人的习俗。

进罗汉堂男左女右,有的从第一个罗汉数起,有的随意选择一个罗汉为起始点,按年龄依次递增,数到你实际年龄那尊为止,看看今年的时运如何。

相关参考

国民党史 悟明

悟明河南人,1910年生。14岁在湖北竹溪县极乐寺剃度出家,师承能静法量,19岁在湖北归元寺受戒。在大陆时期,曾任杭州遥祥寺、南京云居寺住持。1949年去台湾后,初任台北十普寺监院三年,后续任树林海明

冠云峰的历史

留园为万历年间徐泰时所建,初名东园(徐泰时当时也把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称为西园,东园即与之相对),其中的冠云峰最初称为观音峰,为明代疏浚河道时打捞到的巨型太湖石峰,其名声不及瑞云峰。在刘恕利用

历史秘闻 宝应宁国寺的历史传说

01据县志记载,宁国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年),由无尘和尚开山。原名宁国禅寺,后易名为宁国教寺。原址在大新桥东、叶挺路北侧。面临大街背倚城墙,前后共六进,寺房计数百间,有「”跑马关山门”之说,乃

静安寺的历史传说

西晋建兴元年(三一三年),吴淞江上浮起两尊佛像,背上有佛名,吴县信士把佛像迎到了重元寺。唐代改寺院名为永泰禅院,宋代始改为静安寺。寺院的原址在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因江水波涛冲击,危及寺基,乃于南宋

楚门历史

一、玉环县的历史文化民间文学:仙人洞传说、石峰山传说、灵山寺传说、济理寺传说、筠岗古桥传说、柏树台门传说、玉升桥传说、漩门港传说、陈文达守茅埏故事、乡土地名歌谣、福生寺的传说、牛坟的传说、王玑的传说、

邢台开元寺的历史文化

一、开元寺的资料大开元寺,原名开元寺,位于邢台市邢州北路中段,唐开元年间敕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我国历代名刹,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之一,也是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元代

开元寺有什么壮观的东西

开元寺说到壮观,就是双塔了。开元寺东西两侧各有一塔,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形布局,两塔均为仿木构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东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

民国时期的开元寺无梁殿、寒山寺和园林景观

开元寺无梁殿远观(更多民国各地老照片,尽在右上角关注!)无梁殿近景无梁殿侧影苏州城内瑞光寺古塔瑞光塔(更多民国各地老照片,尽在右上角关注!)苏州城外寒山寺寒山寺本堂虎丘(更多民国各地老照片,尽在右上角

曲坛寺的历史

1.青海乐都曲坛寺命名来历瞿昙寺是我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其总体结构布局雷同北京故宫,人称“小故宫”。故寺以宏伟建筑、珍贵文物、精美壁画而著名于世,1982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二批全国重

普陀寺的历史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称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称无尽岩。元废。明初复建,更名普照寺。明末诗僧觉光和尚迁建于山前,殿堂院舍齐备,住僧常达百余众,清初又废于兵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靖海候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