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关于八百里洞庭湖来历的传说吗
Posted 天下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有什么关于八百里洞庭湖来历的传说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什么关于八百里洞庭湖来历的传说吗
叫八百里洞庭,因为洞庭湖有八百里,环绕君山,一望无际,所以叫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
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
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 “江天暮雪”等,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
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
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
游览群山需要用一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
既去了君山,又可畅游洞庭湖,真是一举两得。
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
君山是一座长形的小岛,由72座大小山峰组成。
君山虽小,名胜古迹、神话故事却美不胜收。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
每当狂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
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
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
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又相传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
忽闻禹帝已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涕泪纵横,点点泪珠洒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
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东麓有二妃墓。
民间有诗曰:“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
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班。
”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坚石柱,上刻麒、麟、狮、象浮雕。
墓前一对石柱,上刻楹联一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也叫湘山。
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有趣的是,君山在历史上还有过负罪的传说。
据传,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他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
始皇一听愈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
今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君山上的“柳毅井”,是后人演绎唐人李朝威所写《柳毅传》的故事开凿的。
柳毅是个落第书生,路遇一个满面泪痕的牧羊女。
她自称是洞庭龙王的女儿,因受丈夫虐待而流落此地,遂祈请柳毅由枯井入海捎信给龙王,盼能早日被救回龙宫。
柳毅来到君山,找到枯井,直下龙宫,完成传书之托。
龙女得救后,和柳毅结为夫妻。
现存“柳毅井”,在君山龙舌山之尾,建筑别致。
井口直径1米,深10余米,井壁有一手持宝剑的巡海神浮雕,传为柳毅的引路者。
离井5米处有一斜道伸向井中,道两侧有虾兵蟹将浮雕,传为迎柳毅下湖的兵将。
君山上还有一个群山怀抱的大坪,那便是宋绍兴元年钟相、杨么率农民起义军安营扎寨之处。
当年不堪官府压迫的贫苦渔民,在此揭竿而起,设水寨,造战船,出没于八百里洞庭。
现在君山上还留有军师洞、点将台、万人锅等古迹。
此外,洞庭山上还有轩辕台,传说为黄帝铸鼎之处;有射蛟台,传为小后羿在此射蛟;酒香山传说盛产酒香藤,能酿长寿酒,汉代东方朔曾在此偷饮;朗吟亭则因吕洞宾在此吟诗而得名。
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雄踞于岳阳古城西隅,东倚巴陵山,西临洞庭湖,北枕万里长江,南望三湘四水,气势豪壮不凡。
它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藤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襟带三千里。
尽在岳阳楼”的盛誉。
岳阳楼雄踞于岳阳古城西隅,东倚巴陵山,西临洞庭湖,北枕万里长江,南望三湘四水,气势豪壮不凡。
它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藤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襟带三千里。
尽在岳阳楼”的盛誉。
相传这里在三国时曾是吴国鲁肃训练水军的阅兵台。
因为岳阳楼前的洞庭湖水面辽阔,风平浪静,湖岸上恰巧有个山丘,确为练兵、阅兵的好地方。
据《三国志》载,鲁肃受孙权之命率万人屯驻巴丘(今岳阳),在进出洞庭湖的咽喉之地巴丘山下,临湖的西门城墙上建起了训练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此阅军楼即为岳阳楼的前身。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丘州,便将西门城楼扩建为楼阁,初名“南楼”,后来改名“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完善结合,其浩荡的气势与悠久的历史内涵,使之成为唐以后诗人墨客的登临胜地,并逐渐形成一种以抒发忧国济世为主要传统的特殊的意蕴。
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唐代著名诗人,都曾先后登楼吟诗作赋。
其中,杜甫的名篇《登岳阳楼》便是这一传统的始唱者。
诗云:“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如果说先此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现了贫士失职之悲愤,那么杜诗则以涵天盖地之力,在八百里洪波之中融入了一代诗圣与国家共命运的拳拳之心。
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谪守巴陵(岳阳),曾重修岳阳楼,并致书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请他作《岳阳楼记》。
然后又请诗人、书法家苏舜钦书写,雕刻家邵竦刻字。
于是,滕楼、范记、苏书、邵刻,成了岳阳楼的“四绝”。
自宋迄今,已过去900多年,现在的岳阳楼是清代同治年间重修。
而苏书邵刻《岳阳楼记》也已代之以清代乾隆年间书法家张照的手笔,但这篇名文却依然光华烛天。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不仅将岳阳楼四周景色、早晚晴雨各种感触描写得淋淳尽致,展现了洞庭湖的壮美与岳阳楼的宏伟,而且进一步将杜甫精神发扬到新的高度。
文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崇高情怀,成为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集中写照。
岳阳楼之名由是益彰,正是景以文传,文以景扬。
今天的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的砖木结构建筑,别具一格。
进入大大楼,只见四周挂满了历代名人的题咏。
二楼楹柱镌刻着孟浩然、杜甫的名句,而正中十二块紫檀木拼成的雕屏上,张照书的《岳阳楼记》赫然醒目,启迪着游人的沉思。
主楼两侧还有两座辅亭:一是以神话人物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得名的三醉亭;一是仙梅亭,相传因在明末维修岳阳楼时,于地下掘得一块有梅纹的石板而得名。
楼的附近还有鲁肃墓、小乔墓、岳阳文庙及慈氏塔等胜迹。
相关参考
洞庭湖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432.5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洞庭”,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
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八月节,2013年的中秋节是:2013年9月19日。关于“中秋节来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
大家听说过盘王节吗?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祭祀他们的先祖的重大节目,在盘王节这一天,海内外的瑶族人都会十分重视。关于盘王节的由来又很多种说法,今天小编就为您一一介绍这些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吧。农历十月,对生活
大家听说过盘王节吗?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祭祀他们的先祖的重大节目,在盘王节这一天,海内外的瑶族人都会十分重视。关于盘王节的由来又很多种说法,今天小编就为您一一介绍这些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吧。农历十月,对生活
传说古代有一个名叫“亚努”的苗族首领,领导苗民向统治者进行斗争。他曾组织各寨苗族头人在“喝血坳”地主喝鸡血,发誓共同联合,战斗到底。并约定四月八日在某山聚众起义。起义后,义车连连获胜,一直打到了四川、
中国年的来历和传说,过年的习俗及由来: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农历正月初一是
关于白马寺的来历你知道吗?汉明帝为何要建白马寺?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光武帝到了六十三岁,害病死去。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有一次,汉明帝做了个梦,梦里看见有个
落凤坡东南右侧山崖卜有一眼小泉,随着泉水的外涌,细砂翻滚,金光闪闪,因此取名“涌金泉。这里为什么叫落凤坡?涌金泉为什么往外冒金子?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传说在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领乜
“炸果”,即油炸面花,关于"炸果"有这样一个传说。历史上大荔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除古大荔戎外,羌族、回族、蒙古族都在这里生活过,所以说大荔民间美术活动也体现着民族文化的融合。旧时有一句民谣说:“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