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和省考题的区别
Posted 能力
篇首语: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国考和省考题的区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考和省考题的区别
当然可以,国考比较难,考题差别不大,国考与省考的区别如下:
国考是说指全国统一考试的,招录单位为中央直属的一些单位,包括公务员单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单
位,考试时间一般是每年11月份;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题目相对大多数省考难度
较大,但好像浙江省考难度也很大啊。
考完大概1月份出成绩,如果进入了面试,大概2月中下旬面试(要
看春节早晚)。
如果通过了面试,稍晚几天(也许一两天)会进行体检。
如果体检合格,会通知政审,你
在学校的话,他们会有人去学校审查你的档案,包括向辅导员及同学班干了解在校情况,一般不会出现什
么问题。
所有结束的话,恭喜你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
省考的话是各个省人事厅组织的考试,考试时间不定,浙江省考我还真没怎么关注,好像是年初吧,
你自己再去查一下吧,考试内容有些地方多一项什么公共基础知识吧,之后步骤和国考类似。
国考省考的区别在于:1、国考是全国承认的,有条件的话允许跨省调动。
省考一般省内承认,允许
省内调动。
2、待遇,得看地方,像发达地区,例如你们浙江,省考一般比国考待遇好,
因为国考的待遇全国标准一致(有灰色收入的除外),省考的待遇因
地而异。
3、和地方联系。
国考单位一般不和地方政府有直接归属关系,和地方交流较
少,省考很多就是地方上的单位,所以联系很多,交际较广。
4、财政拨款。
国考是中央财政直接拨款,(也有些是中央负责一部分,省级
财政负责一部分的),数量非常有限。
省考一般是省级财政拨款,这
个钱就因地而异了,这也是传说中高福利的主要来源。
还有些地方存在市考的说法,也就是市人事部门组织的,市财政拿钱的单位,例如广州就有市考。
你
们浙江好像也有地方有市考。
国考是不限户籍的,但有些省考限户籍,浙江好像限户籍的吧,就是外省户籍非应
届毕业生不让参加
本省省考,这些是不确定的因素,你到时候可以看看发布的考试要求。
1. 一、从职位能力、素质要求上看,中央机关公务员侧重于综合管理素质与决策能力,而省级及其以下机关的公务员更看重的是执行能力。
决策能力决策能力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指通过对众多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并予以归纳概括,抽象出一般性的原则,规则或者制度,从而为下级机关提供行为规范,办事依据,行动指南。
执行能力执行能力执行能力执行能力即准确地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领会上级的意图,指示精神,并以之作为行动的准则,具体解决实际问题。
省考强调贯彻执行力贯彻执行力贯彻执行力贯彻执行力。
“贯彻贯彻贯彻贯彻”是理解领会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领导讲话中找出蕴含着的工作目标、决策精神、上级意图、领导要求等等,为之后的“执行”奠定必要的基础;而“执行执行执行执行”就是遵循原则,实施决策内容,具体落实,并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及时有效地完成要求的任务。
贯彻执行能力只是在市级要求中出现,它与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同点在于市级机关工作更需要贯彻执行力,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直面诸多具体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贯彻执行的主体既是独立思考的主体,又是要秉承上意、贯彻执行组织意图的主体,同时也是组织意图的接受者,这就决定了贯彻执行的思路不能完全从己意和现实情况出发,而要在充分考虑上意即组织的意图下“执行”。
考查方式考查方式考查方式考查方式:对贯彻执行能力的考查,在考试中大多是通过“贯彻执行性公文”的拟制这一方式来体现的。
这类贯彻执行性公文,要根据组织的意图和、自身的理解,结合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撰写,既要充分考虑、准确理解组织的意图——如工作目的、用意、要实现的目标、达到的效果、工作要求等等,又要考虑具体情况,通过周全的思考、分析、整合,提出合理有效的实施办法。
同时注意要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则,保证在公文中提出的思路、方法、措施等合法、合理、可操作性强。
2. 从出题风格上看,国考喜欢宏大叙事。
而省考偏爱细节处理。
3. 从出题范围来看,国考与省考的差异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考题力求各门学科知识的均衡性,而省考题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国考题亲睐时政大事,而省考宠幸社会民生 国考题和省考题都与时事热点密切相关,国考题集中于国际,国内大事,只在2011年的考题中涉及到了经济热点(人民币升值问题)。
而省考题近两年的热点都是有关民生问题的,如2009年的第59题(三鹿奶粉)、2010年的第61题
(低碳生活)、第62题(金融危机)。
(3).国考题对中国近现代史颇为倚重,省考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近两年来国考都有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的题目,如2011年的第7题,2010年的第122题。
省考几乎对历史不闻不问,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显示了强烈的兴趣,2001年有两道题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分别是第57题,第64题。
4. 从解题能力要求来看国考侧重测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省考注重测查考生的演绎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综合分析能力这项能力相比较而言比较宏观,层次较高。
所谓综合分析,就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对各部分和各要素进行全面分析、比较、辨别和判断,归纳同一属性的事物,最终达到从整体上真正认清事物本质的目的。
大纲中也对综合分析能力要达到的效果进行了阐述:“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对于给定资料中出现的问题或观点,考生须运用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多角度思考,得出合理的观点、结论或正确的评价。
申论考试的几大题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综合分析,这是进行归纳概括、对策提出、公文写作、文章评论的前提条件。
演绎推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 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去想怎样解决问题。
从上述文字表述来看,省考侧重解决问题,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相对微观。
相关参考
1.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其填入后面的表格中每题1分,共30分)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面部是否有古猿特征B.能不能制造工具C.是否四肢都比较发达D.会不
1.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其填入后面的表格中每题1分,共30分)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面部是否有古猿特征B.能不能制造工具C.是否四肢都比较发达D.会不
伯邑考和苏妲己什么关系伯邑考是怎么死的? 提及苏妲己这个女人,除了跟商纣王有联系之外,还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伯邑考,那伯邑考和苏妲己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伯邑考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伯邑考是怎么
在中国历代的亡国之君中,宋徽宗是个颇为奇异的矛盾人物。作为一个,他昏庸、愚昧、怯懦,而且残忍。在大敌当前之际,他丧权辱国,直接充当了金人搜刮中原人民财富和奴役中原人民的鹰犬!而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不
公务员考试中,在行政能力测试(简称“行测”)一科中,有时事政治的内容。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测”中,往往有1-3道与时政相关的常识题目,侧重考查的是国内外当年或上一年度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国家发展
一、首尾两端法有关历史事件排序的选择题通常要求考生判断一连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此种题型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
华中师范大学08年历史学考博试题近现代经济史的名词解释吉里司-爱从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而言,“吉里司”似乎和帝汶有关。兹列出“「吉里」地闷”的数据,或作参考:13世纪-宋代赵汝适于1225年着成的《诸蕃志
2、论述我国发展“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变。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于这一宏
大家都知道,现代政治制度的三大基石:考试选拔,文官制度,民主选举。古代中国就贡献了前两个,下面就谈谈其中的考试选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的方法来甄别选拔人才的国家,考试对于我们一点也不陌生。中国有
清代雍正年间,有个叫俞鸿图的人,他49岁时死了老婆。后又花了一千多两银子娶了21岁的女子林氏,这林氏,外表长的如花似玉,内心却水性杨花。这一年,俞鸿图奉旨出任湖北学府主考官。任职期间,规定不准携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