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几次佛道大辩论
Posted 道士
篇首语: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几次佛道大辩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几次佛道大辩论
从520-1258的700多年间,由皇权组织了多次佛、道大辩论,其可比较著名的有14次。
1、北魏孝明帝520年,朝廷召集清通观道士姜斌与融觉寺僧人昙无最对论佛、道二教先后。
昙无最驳倒了姜斌,姜斌配徙马邑。
2、北齐文宣帝555年,文宣帝敕召沙门与道士对辩,道教辩败,敕道士削发为僧。
道教一方以金陵道人陆修静为代表,佛教一方以上统法师为代表。
3、北周武帝天569年,武帝集百官、道士、沙门、名儒2000余人,讨论释、老,判定以儒教为先,佛教为后,道教最上。
4、北周武帝573年十二月,集群臣及沙门道士等辩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居后。
5、隋文帝583年,道教一方为张宾、佛教一方为彦琮,彦琮因此作有《辩教论》,以驳斥道教的“老子化胡说”。
胜负无记载。
6、隋炀帝608年,杨宏率道士、儒生入智藏寺与佛教展开论辩,双方主要论辩人物为沙门慧净和道士余永通。
佛胜。
7、唐高宗659年,道教宗师李荣(道教重玄派代表人物)做为正方立论“道生万物”。
佛教大师慧立以“若使道是有知则惟生于善,何故亦生于恶……”云云辩驳。
高宗在位时,经常召集僧道辩论,前后有七八次之多,基本上道士负多胜少,一说每次均败北。
8、唐高宗660年,高宗敕召沙门静泰(著有《众经目次》)、道方李荣在洛阳宫中就《老子化胡经》进行辩论,李荣败北。
9、唐玄宗730年,沙门道氤与道士尹崇对辩,并下旨将论议编入藏,题曰《开元佛道论衡》。
崇福寺僧智升撰《开元释教录》20卷,记载佛教的盛况,并言佛藏以5048卷为定数。
李邕撰并书《麓山寺碑》,立于湖南长沙岳麓寺。
10、唐德宗796年命韦渠牟、徐岱等与沙门鉴虚、覃延,道士郗维素、葛参成讨论三教,开始互有矛盾,分歧争论较为明显,最终“同归于善”。
11、唐武宗841年,命僧道议论,道士赐紫,沙门不得著。
从结果看,在统治者的支持下,这次辩论是道方占上风。
12、唐武宗845年,道士赵归真、佛门高僧知玄大师,题目是“神仙可学不可学”。
道方获胜,知玄放还桑梓。
史上有名的“会昌灭佛”事件开始。
13、元宪宗1255年,以李志常为首的全真道与以少林长老福裕为首的佛教在御前展开辩论,论题仍是《老子化胡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的真伪,道教败北,次年李志常辞世,将掌教位传于张志敬。
14、元宪宗1258年,参加辩论的高僧道众共有500余人,各出17人参加主辩。
以张志敬为首的全真道一方,道败,道士樊士应等17人诣龙光寺削发为僧。
扩展资料:
佛道之争的特性:
1、道佛二教各有其特色与信众,对立结果往往意气用事,各成派系,排斥异己,或互相诋毁,如佛徒着笑道论,道流亦作笑佛论以敌之,各揭彼短,以扬己善,极尽对骂之能事。
2、然道佛二教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数代之发展而更深入民间,牢不可拔,影响后世学术思想甚巨。
如新字体、词汇之广及学术领域,儒、释、道三教融合而产生宋代理学等,可谓思想文艺上之重大刺激。
佛道之争文献:
1、有关收录佛道论争之文献不少,较重要者有《夷夏论》、《三破论》、《显正论》、《十异九迷论》、《老子化胡经》、《混元圣纪》、道宣之《集古今佛道论衡》、法琳之破邪论、神清之北山录等。
关于汉朝末年武装起义以后的道教。
2、它们要么所记日期不准确,要么根本不记日期,要么就根本抱有明显的偏见,象在释、道二教论战交锋时所写的小册子那样。
除此之外,由于这些现存材料未经充分细心研究,所以不可能给这个时期的道教描绘出一幅准确的画面。
相关参考
1、侯景之乱。548年梁武帝时,候景叛乱,建康(南京)28万户居民死亡十之八九,按每户两口人统计,至少50万人死亡。侯景公开宣扬屠杀,对麾下将领宣称“若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梁朝“王师”的
历史上一共有两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
5次。1、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攻。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诱敌深入,5天内连打两个胜仗,歼敌一个半师,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中央革命
从夏开始,至今大约四千一百多年。让我们先来宏观的看看在这漫长的四个千年中中国的统一与分裂的线条:夏,16王,大约500年,联邦制的统一国体。商,17代31王,大约600年左右,联邦制统一国体。西周,1
问:什么是十字军,十字军为什么要东侵,共有几次?答:十字军是指参加战争的人在衣服上印有一个十字标记,故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东侵是罗马天主教教皇与西欧封建地主、贵族和城市富商勾结在一起,反对伊斯兰教国家的
在战国的中期,秦国、齐国两强东西对峙,其中,所有的国家中秦军的实力是最强的。当时的秦朝已经完全占据了关中,而且控制了关中的左中原的一些战略走廊。此时的秦国可谓是进可攻,退亦可守。所以各国十分的不安,于
在古中国历史上北京的名称很多,共有27个历史名称,同时还有13个不太正式的别称。北京的名称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周文王姬发建立西周的时候起,武王灭商之后,分封了黄帝的后代到到了一个叫做蓟的地方,而这个地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四百多位,有因贪图享乐,有因平庸,还有因滥砍滥建,他们都失去民心,有因创下丰功伟绩而被人们称赞的,可要说因蠢而被人们瞧不起!到还廷少哟.三国以后司马炎建立了晋朝,待他想退休,要找接班人
满清十大贵族姓氏1.[爱新觉罗]郡望---满洲名人---爱新觉罗溥仪,爱新觉罗裕庸胜迹---北京故宫,承德夏宫文献---爱新觉罗宗谱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后改汉姓为金、赵、
历史上独孤皇后有四个,独孤皇后是北周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最有名的是隋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即《独孤天下》中的幺女独孤伽罗)。1.隋文帝的独孤皇后巾帼不让须眉。隋朝能够建立,她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