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爱湖的历史文化
Posted 皇帝
篇首语: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遗爱湖的历史文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遗爱湖的历史文化
930多年前,贬谪于此的伟大诗人苏东坡给湖畔的小亭题名“遗爱亭”,故而这个美丽的湖泊便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遗爱湖。
这里不是得意者的天堂,而是失意者的故乡,所以一直以来,雕琢不多,附会也少,还是自然清新的本色。
当年的遗爱亭早已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
后来的黄州人把当年城郊现处城中的东湖、西湖、菱角湖叫做遗爱湖。
为什么会把与遗爱亭毫无关系的湖泊叫做遗爱湖呢?大概是质朴的黄州人怀念那个清廉的团练副使苏东坡吧。
相传宋嘉佑年间,仁宗皇帝来到黄州来体察民情。
时值春暖花开之际,阳光一片明媚,桃花绽开了笑脸,燕子喜剪着春风,像是在欢迎皇帝的到来。
在黄州知府的陪同下,仁宗皇帝带着一行人来到了临近城东的一个村庄。
这天,仁宗皇帝兴致很好。
他们迎着一路春风,看到盛开的桃花,心旷神怡,君臣有说有笑。
忽然,一阵甜美的歌声,不知从那里传来。
仁宗皇帝不知不觉地寻着歌声走去。
原来村庄前面,就是美丽的黄州东湖。
微风吹来,湖上碧波荡漾。
湖畔有一个美丽的农家少女,正一边捣衣,一边唱着动听的歌儿。
那节奏分明的捣杵声,应着甜脆的歌声,格外动听。
少女自个儿捣着,唱着。
火红的朝霞,洒在她那娇美的身上。
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一条长长的辫子上挽着一根红色的头绳,直垂到腰际,不时地掉到水面,又被她甩到身后。
她那绰约的身姿,倒映在湖水里,一闪一闪。
仁宗站在她身后,痴迷得看着她,她却一点儿也没有察觉。
不多时,少女洗完衣服,收拾好盆子,准备回家。
一转身,才发现身后有个人正痴痴看着她。
顿时四目相对,少女心里一慌,赶紧低下头,含羞一笑,把那长长的辫子甩到身后,一溜烟的跑开了。
这一笑不打紧,可把个仁宗皇帝的风流魂儿,给勾得个结结实实了。
午时御膳,仁宗皇帝召来知府寻问,刚才那湖边的洗衣少女是哪家的姑娘,姓甚名谁。
知府是何许人也?皇帝的心思,他自然是心知肚明,便马上派人到村子里,找到了洗衣少女家里,告诉她家人说:皇帝刚才在湖边,看见你家的姑娘,非常喜欢哩,真是大喜啊!
女孩的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哪朝哪代见过皇帝啊!隔壁左右的街坊邻里,也闻声纷纷前来道喜。
就这样,那个农家少女,经过知府大人的精心安排,第二天便被接到了皇帝身边。
皇帝一看这少女,一脸的纯真,一身的健美。
霎时龙颜大悦,随即将她带在身边,一起到其他郡地视察。
一个多月后,在返回京城的途中,又经过黄州,便将女孩安顿在娘家住下,许诺回京之后,不日即下诏进宫,以得常相厮守。
可是皇帝回到京城,一提起此事,却遭到了皇后及一些皇亲贵胄的非议,所以诏书迟迟没有下来。
而这个农家少女,怀着一腔热情,朝也思,暮也想,每天在家痴痴地等待。
光阴似箭,一晃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少女天天跑到当初和皇帝相遇的地方,伫立翘望。
春天走了,盛开的桃花早已谢了,少女的容颜也憔悴了。
街坊邻里,有人开始议论了。
少女不敢出门,只有躲在家里,早晚茶饭不思。
“是不是皇帝回京后真的把我给忘了?应该不会的啊。
”少女还是抱着希望,天天盼着皇帝的诏书,然而光阴如流水,岁月一天天流走了,皇帝诏书,仍是杳无音讯。
人们的议论,一天天多起来,少女的容颜,一天天瘦下去。
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少女终于相思成疾,在迷蒙中,她怀着一颗幽怨的心,从当初洗衣相遇的石级上,走进了湖中,无情的湖水吞没了她年轻的生命。
少女走了,但她的故事却还在民间流传着。
皇帝真的会忘记她吗?少女心里相信不会的,可世人心里清楚。
相传仁宗得知此事后,痛心不已。
声称黄州东湖,留有他的遗爱。
后来,人们就把黄州东湖叫做遗爱湖。
乌台诗案,苏东坡贬谪黄冈。
时任黄州太守的江苏东海人徐君猷一向仰慕苏轼才华,对苏轼极为敬重。
苏东坡遭贬谪来到黄州,黄州太守徐君猷,早就敬佩他的品节,俩人很快成为朋友,经常诗酒相酬。
黄州城南有安国寺,北有凌湖、东湖和西湖,寺里湖间,竹丛之中,有许多供游人休息的小亭。
苏轼和徐君猷亲如兄弟,每每闲暇之时,经常相约于安国寺,漫步于三湖之间,二人雅兴一来,就在竹间亭里饮酒赋诗,说古论今,因而结下深厚的感情。
苏子与之相交三年后,徐君猷太守请命调往湖南任职,徐公离开黄州,安国寺和尚怀念太守,特请求苏东坡为他们常聚坐的小亭取个名字,并题额留念。
东坡觉得太守为官清廉,有益乡土,人去而泽存,便给亭取名“遗爱”,并写了匾额。
当时,有位东坡的同乡好友巢谷来黄州探望,东坡便把巢谷介绍给徐公。
徐君猷嘱巢谷给遗爱亭写一篇记。
苏东坡体察到徐公的意思,觉得巢谷羁派之人,对黄州和太守并不太了解,这篇文字由自己命笔最合适。
于是就有了苏轼的《遗爱亭记代巢元修》。
苏东坡给湖畔的小亭题名“遗爱亭”,故而这个美丽的湖泊便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遗爱湖。
当年的遗爱亭早已不见踪影,后来的黄州人把当年城郊现如今已在城中的东湖、西湖、菱角湖合一叫做遗爱湖。
为什么会把与遗爱亭毫无关系的湖泊叫做遗爱湖呢?大概是质朴的黄州人怀念当年那个清廉的太守和苏东坡吧。
这里是遗爱湖公园的主景区,遗爱亭建于此,是公园的最高点。
登高远望感觉微风拂面,心旷神怡。
二是文化内涵。
苏东坡《赤壁赋》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句子。
三是纪念意义。
《遗爱亭记》是苏东坡为纪念徐君猷任黄州知府而作的。
徐君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去而人思之,此之为遗爱”。
“清风”表达了“遗爱”的主题。
著名景点:音乐喷泉、浮雕、水幕电影、遗爱亭、苏东坡纪念馆、苏东坡像、人造沙滩、清水平台等。
皋乃水边高地之意。
此处原为驻军靶场,是湖边的一处高地,现建成市民文化广场。
三面环水,亭台楼榭,树影婆娑。
每当春暖花开,市民在这里感受鸟语花香、和谐氛围。
苏东坡写有“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的词句。
景区内有遗爱湖风景区最大的广场——东坡广场,曾举办过中国黄冈大别山旅游节、激情广场、第三届(黄冈)东坡文化节开幕式、元宵喜乐会等重大庆典活动。
这个地段都是湖边坡地,区内建有茶园、海棠园、百草园、五谷园、果蔬园等多种植物园,再现当年苏东坡日以困匮、躬耕东坡、以苦为乐的情景以及《东坡八首》的意境。
著名景点:桃花岛 此地段是一个伸向湖中间的半岛,常常是烟雨濛濛。
集中展示苏东坡的文化品格和艺术成就。
苏东坡所作《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就是其人生和艺术历程的概括和总结。
著名景点:“寒食林”(中国当代66位著名书法家书写苏东坡诗词碑刻)、芸香阁、万斛泉、快哉风等 苏东坡酷爱梅花,在黄州写过《红梅三首》,其一写道:“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红梅傲雪象征着黄冈英雄辈出、名人荟萃。
著名景点:黄冈名人园、傲雪轩 岛上以各色兰草为景物特征。
幽兰芳径取苏东坡《浣溪沙》中“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问沙路净无泥”的意境。
著名景点: 湿地、幽兰阁 沿用了原名“大洲岛”,此处规划建成大别山专类竹园,布置珍贵竹类专区、经济竹类专区、竹林幽径、竹文化馆等景观。
苏东坡喜竹,初到黄州,便觉得黄州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之美。
《记承天寺夜游》中也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佳句。
著名景点:紫竹苑、东坡外滩 此处建有水韵台及荷香桥。
规划设计广种荷花。
每当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清香四溢,令人陶醉。
著名景点:水韵台、荷香桥、爱莲馆 这里是原生态自然保护区,有生态湿地和茂密的森林,尤以松树为主。
苏东坡写有“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结茅舍”的诗句。
独立寒秋,感受松风阵阵,观赏层林尽染,物我皆忘。
著名景点:湿地 这里是城市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一湾平静的湖水。
徜徉于湖边树下,忽见开阔的湖面上空飞来一群雁阵,体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感受大雁归来的喜悦,实为人生乐事。
苏东坡《西江月》中有“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调笑令》中有“归雁,归雁。
饮啄江南南岸”的词句
著名景点:清水平台
相关参考
导语:在历史上,围湖造田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它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今天我们以历史上存在过的广德湖作为例子,具体探讨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宁绍平原就存在着许多天然湖泊,据陈桥驿先生的统计,仅
湖早晨,太阳缓缓地从地平线开起,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唤醒了,在那片湖边,湖水清澈见底,水中的鱼儿都争相在湖中觅食,天空中的白云倒映在水面简直就是一缕微风吹过,旁边的柳树的柳枝便向水中伸入,似乎也不想错过这
夏日的黎明,在达赉湖面上,透过轻纱似的雾气,时常可以看到:在广阔的草原深处,一座座黄幄连成了一道道网城,似万里长城逶迤绵延,景象绚丽壮观。在虚无缀渺的变幻中,黄幄网城渐渐散去,一骠骠人马似乎又从天而降
大唐穿越房遗爱,有没有穿越唐朝成为房遗爱的小说,男主一开始是穿
有没有穿越唐朝成为房遗爱的小说,男主一开始是穿越到与高阳公主成亲的时候,好像高阳公主和他洞房,于是《调教初唐》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大唐宰相房玄龄次子房遗爱身上。历史上的房遗爱先是被高阳公主戴绿帽子,后又被
房遗直和房遗爱都是唐朝人,“房”这个姓想来大家都不陌生。唐朝有大臣,名为房玄龄,其名后世很少有人不知道的。 房遗直和房遗爱的“房”,正是传自房玄龄。房遗直和房遗爱是房玄龄的子嗣,房遗直为长子,房
“房遗爱谋反”事件指房遗爱(房玄龄次子)和妻子高阳公主(太宗第十八女)阴谋发动的宫廷政变。高宗派长孙无忌审理此案,长孙无忌借此机会将吴王李恪也牵连进来,李元景、李恪、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
“房遗爱谋反”事件指房遗爱(房玄龄次子)和妻子高阳公主(太宗第十八女)阴谋发动的宫廷政变。高宗派长孙无忌审理此案,长孙无忌借此机会将吴王李恪也牵连进来,李元景、李恪、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带来的房遗爱为了自己的前途,不惜纵容妻子高阳公主和辩机的私情。>高阳公主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最宠爱的公主,被赐婚给宰相房玄龄次子房遗爱,本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却因高阳公主出轨辩
吴王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他的身份一个是非常显赫的,但是他最后的结局却是十分悲惨的:因为被当时大权在握的长孙无忌认为参与了房遗爱谋反一案而被处死。但是历史绝对没有那么
吴王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他的身份一个是非常显赫的,但是他最后的结局却是十分悲惨的:因为被当时大权在握的长孙无忌认为参与了房遗爱谋反一案而被处死。但是历史绝对没有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