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在哪里?
Posted 佛经
篇首语:说到底,还是“信仰使人快乐”!注意!并非道德使人快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蜀山在哪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蜀山在哪里?
传说在蜀地峨眉山之巅的峨眉金顶,就有通向一个神秘的修真异界——蜀山。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说的蜀山就是指位于四川省境内的峨眉山。
二者在当地人的眼里,是相通的。
蜀山即峨眉山,峨眉山即蜀山。
更多追问追答追问
你知道《性命双修》 吗?
追答不知道,谢谢
追问中国哪里还有修真门派!!! 跪求
追答同学,不好意思,我真不知道,我只是去峨眉玩过,才知道的,不好意思,你再等等看别人的答案
追问我就喜欢问你。
追答不知道你说的修真是要修到什么程度的才算?修真如性,还是只是得道成仙?
如前者,则佛教是,如后者,则道教是。
儒教亦是修真一门也,君可体会得到?当然这个只是笼统地说,不是完全如此,只是终究殊途同归罢了。
如果不以人为界限的话,就在我们这个地球上,修真求道的“生命”到处都是。
只不过你看不到罢了,或者即使看到了你也未必认得出来呀。
——这样说也许君会不服气,我只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就像这些“修真秘籍”。
如道教的《道德经》,若学者教授们,必说是一部普通的道家修身经典而已,和《论语》差不多。
而实际上,《道德经》是一部内外兼修的“修真秘籍”呀。
但是,我们世俗中人有多少人看得出来呢?用我们的欲望、贪欲和分别心去看事物,基本上不可能看清事物真相的。
即使是《论语》,假如君都能如上所述地做到,那么距离天人大圣也就不远了。
再说佛经吧,虽然遍地都是佛经书籍,更有多少人有机会读过?有多少人读了能明白其中的义理?有多少人能够如法修持下去?
不要以为修真就是离开红尘俗世去修真,是高不可攀的境界,修真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是近在眼前人不识呀!就更不要说“非人”之修真者以及其修真方法了(《子不语》里就有一则讲述某的修真方法的,君可知道?呵呵!),不见则不信,见了就要乱生无明妄想。
呵呵,修真之道,人人随时可以加入,往小了说,你自己的心就是门派,往大了说则根本没有什么门派,因为万法同源、殊途同归耳。
道教门派共有108个门派 无数小门派(号称3600旁门,泛指)
因历史原因被灭了很多门派,现存有85个门派的记载 实际存在是81个门派 目前仍然在社会上活动的只有不到30个。
比如说现在的道士就是修真,修炼内丹术,内丹术从修炼肾水精气起步,然后再结丹,丹有小丹,中丹,大丹之分,结大丹的... ... 道教门派共有108个门派 无数小门派(号称3600旁门,泛指) 因历史原因被灭了很多门派,现存有85个门派的记载 实际存在是81
以上是我粘贴的别人的回答,谢谢作者
相关参考
真正的蜀山蜀山,以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奇花异草引人入胜.尤其在周围山新建了2万余亩水面的人工湖,占地400多亩的烈士陵园,面积70公顷植物园和度假村.八十余公顷的苗木花卉基地以及合肥野生动物园
第一代掌门:曾进入过地脉、接受天帝指引,蜀山第一个成为仙身的人、历代掌门继任之时,可通过“天视地听”和已经成仙的初代掌门沟通,了解蜀山只有历代掌门才能了解的秘密。第三代掌门:纪录镇妖剑的来历,并在西晋
大蜀山,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面积为?8500英亩,海拔284米,合肥郊区,仅一山之。大蜀山系潜山余脉,山的东南,西北,呈椭圆形,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锥,火山瀑,火山岩,的火山颈火山废墟的古火山应完
元朝人物本名:柳贯字号:自号乌蜀山人所处时代:元代出生地:浦江乌蜀山柳贯生平柳贯(1270年~1342年),元代文学家。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属兰溪横溪)人,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
一、木版年画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四川简称“蜀”。蜀字,原造字时像虫形,所指为野蚕。几千年前的蜀山氏拾取野蚕蜴丝,制棉,对人类作出极大的贡献。中原华人争先效法,乃称最先发明者为蜀山氏。地处巴蜀西北部的绵竹
汉朝都城在哪里汉朝都城位于现在的哪里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每个王朝都有着自己的都城,那么,两汉的都城在哪里?哪些都城现在被称为什么城市?下面小编来带领大家了解一下。
(明代畫家藍瑛《蜀山飛雪》圖欣賞)春雪【唐】劉方平飛雪帶春風,徘徊亂繞空。君看似花處,偏在洛城中。(著名書法家莊培森先生作品欣賞)詩歌大意飛揚的雪花裹帶著春風在天空中恣意纏繞飛旋你看那似花盛開的地方恰
慈禧的陵墓在哪里?在河北省遵化县西部部马兰峪的昌瑞山,距离北京125公里、天津150公里,是清朝三大陵园中最大的一座。那里是清东陵。共有帝陵5座,为世祖顺治孝陵、圣祖康熙景陵、高宗乾隆裕陵、文宗咸丰定
慈禧的陵墓在哪里?定东陵,为清文宗咸丰帝的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和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的陵寝。慈安陵名为"普祥峪定东陵",慈禧陵名为"菩陀峪定东陵",两陵都位于咸丰帝定陵之东,所以统称为定东陵,于河
史载:黄帝战炎帝于“阪泉之野”。由于历史久远,史料匮乏,后人又有附会与误解,这“阪泉之野”在何处?竟也成了一个古史之谜!但是,只要我坚持历史、唯物、辨证、求实的精神,运用地名学、历史学、军事学、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