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吉白茶的历史与现状还有外观特点
Posted 白茶
篇首语:没有口水和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于安吉白茶的历史与现状还有外观特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安吉白茶的历史与现状还有外观特点
安吉白茶,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
白茶为六大茶类之一。
但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北宋庆历(1041-1048年)年间:“白叶茶,芽叶如纸,民间大重,以为茶瑞。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簿,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
”北宋皇帝在说了白茶可贵之后又说:“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为常品。
”自有这个记载一直到明代的350多年中,没有再发现过白茶。
因此,安吉的白茶,填补了历史记载的空白,弥足珍奇。
安吉最早于1930年在孝丰镇的马铃冈发现野生白茶树数十棵,“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玉,焙后微黄,为当地金光寺庙产”( 《县志》),后不知所终。
安吉白茶树为茶树的变种,极为稀有。
春季发出的嫩叶纯白,在“春老”时变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才呈全绿色。
如此珍奇的茶树品种,孕育出品质超群绝伦、卓而不群的安吉白茶,使中国的茶类百花园更为多姿多彩。
1982年,在天荒坪镇大溪村横坑坞800米的高山上又发现一株百年以上白茶树,嫩叶纯白,仅主脉呈微绿色,很少结籽。
当时县林科所的技术人员刘益民、程雅谷等在4月4日剪取插穗繁育成功,至1996年已发展到1000亩,可以采制的只有200亩,年产干茶不足千斤。
因其氨基酸含量高出一般茶一倍,为6.19%—6.92%,茶多酚10.7%,在1989年浙江省第二届斗茶会上以“玉凤”茶名获99分的最高分,次年又获99.3分,1991年再获浙江省一类名茶奖。
安吉白茶,1996年每500克售价1500-2200元,因数量少,供不应求。
安吉地处天目山北麓,这里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
安吉还有“中国竹乡”之称,植被覆盖率为60%,而茶竹之缘,值得品味。
生产实践表明,大凡四周为竹林或邻近竹林的茶园所采制的茶叶,一般都含有板栗香或豆花香,且越靠近竹林的其香越明显。
也许正是竹乡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惊世骇俗的安吉白茶树和安吉白茶。
相关参考
茶叶的分类不一样。福建白茶是白茶。安吉白茶为绿茶。安吉白茶虽名为白茶,却属于绿茶类。因为它是白叶茶按照绿茶的方法制作而成的。安吉白茶:安吉白茶虽名为白茶,却属于绿茶类。因为它是白叶茶按照绿茶的方法制作
美丽的蛇仙白素贞思凡下山,在西子湖畔邂逅药店伙计许仙,俩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金山寺和尚法海从中破坏,几次三番使白素贞显出真身。许仙不知原委,惊吓得昏死过去。白素贞为救许仙,冒死上仙山盗草,九死一生。
安吉白茶属于绿茶类,虽然名称里有个“白”字,但却不是白茶类。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这里山川隽秀,绿水长流,是我国著名的竹子之乡。1982年,人们偶然在安吉的一处山谷里发现了一株白茶古茶树,自此以后,安
传说,茶圣陆羽在写完《茶经》后,心中一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虽已尝遍世上所有名茶,但总觉得还应该有更好的茶,于是他后来也不著书,带了一个茶童携着茶具,四处游山玩水,寻仙访道,其实为了再寻找茶中极品。一
一、关于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历史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2、
关于蔡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一、问题提出我母亲姓蔡,她常常说起历史中的蔡氏名士,以此鼓励我想他们学习,我便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了解蔡氏的文化与历史.于是我对这个姓氏做了一个调查。二、调查方法1、阅读有关书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
1.【汉字的历史报告怎么写】中国文字发展史文字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除了中国文字外,还有苏美人、巴比伦人的楔行文字、埃及人的圣书文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文
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六大类: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微发酵)、黄茶(轻发酵)、青茶(乌龙茶、半发酵)、黑茶(后发酵)、红茶(全发酵)。外观由绿向黄绿、黄、青褐、黑色渐变,
白茶的起源: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