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Posted 红军

篇首语:与其降低你的开支,不如去尝试增加你的收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意义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一、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

因为对国民党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所以共产党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

1934年4月,中央红军(1月,由红一方面军改称)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

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

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

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

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

二、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1、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寻找真理的伟大远征

从一定意义上说,困难是政党进步最稳固和最靠得住的阶梯。

真理往往都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找到的,困难是寻找真理的加速器,困难越大,人们离真理就越近。

艰苦卓绝的长征使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接近、检验和接受真理。

2、长征中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湘江战役失败后,为了纠正“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

这次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解除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3、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长征留给我们党最为宝贵的经验

对于长征来说,每一次危急关头,都可能孕育着胜利,而每一次的胜利,又都可能潜伏着失败。

长征中红军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都离不开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坦然面对遇到的问题,并不断总结教训。

因此,长征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也正是长征使中国共产党迅速抛弃照抄照搬洋教条,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立足本国实际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地依靠人民,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

扩展资料

长征名称的由来:

1935年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指出:“ 一方面军一万八千里的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的伟大事业”。

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国界会议作出的《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中指出,红军进行了“二万余里的长征”。

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改编而成)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长征。

当天,毛泽东即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

11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明确提出: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

跨过了十一省的中国领土,以一年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胜利的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地区,同陕甘两省原有的红军取得了会合”。

这就是目前找到的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概念的最早文献记录。

随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这一伟大壮举的影响不断扩大,“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就逐渐成为1934年至1936年间战略转移的专门用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长征

参考资料:人民网-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关参考

初中历史 红军长征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意义在于,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  

长征精神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

1.长征精神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整整70周年了。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在甘肃会宁会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消灭

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原因:1、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导致红军损失惨重。2、根本原因:博古等人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

长征的历史价值

1.红军长征的历史价值一、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  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

历史秘闻 长征的历史价值

1.红军长征的历史价值一、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  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

飞夺泸定桥有什么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一次重要的战略作战行动,它关乎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飞夺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

泸定桥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泸定桥发生的最著名的历史事件是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战役。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大渡河以南红军的企图。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5

榜罗镇会议的作用和影响 榜罗镇会议历史意义

 榜罗镇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很少被提及,所以它的作用、影响以及历史意义也长期被忽略。榜罗镇会议是一场重要而伟大的转折,这场会议解决了红军当时最迫切的问题,红军长征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都离不

吴起镇会议时间和参会人员 吴起镇会议的历史意义

 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顺利会师,中央红军的长征宣告结束,而之后红军的行动方案还尚待解决,于是,中央政治局便在吴起镇召开了著名的吴起镇会议。那么,吴起镇会议的具

高一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第一章:1\\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是如何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2\\九一八事变国民党的政策(不抵抗政策)和九一八事变的影响3\\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