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历史:“回纥”真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吗
Posted 维吾尔族
篇首语: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维吾尔族历史:“回纥”真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维吾尔族历史:“回纥”真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吗
回鹘,中国古代北方及西北民族。原称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唐初,漠北有九姓铁勒,回鹘即其中之一。回鹘部落联盟中以药罗葛为首,后来的回鹘各可汗,大多出自这个氏族。驻牧在仙娥河(又名娑陵水,今蒙古色楞格河)和温昆河(今蒙古鄂尔浑河)流域。回纥人使用突厥卢尼文字,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
隋唐时期,回鹘受突厥政权统治。公元605年(隋大业元年),回鹘联合仆骨等部族起来反抗,终于摆脱突厥的统治,逐渐强大起来。公元646年(唐贞观二十年),回鹘配合唐军攻灭了薛延陀政权,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辖,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公元744年(天宝三年),回鹘首领骨力裴罗自立为可汗,建立回鹘政权。这时回鹘控制的地区,东起今额尔古纳河,西至今阿尔泰山,势力日益强盛。
公元840年回鹘政权被黠嘎斯推翻后,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徙。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支迁到西州(今新疆吐鲁番)。
西州回鹘又向西发展,以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西州回鹘后来改称为"畏兀儿",也就是今天维吾尔族的先人。
突厥、回鹘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突厥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使用动物名称作符号以计算年份。唐代以前,大漠南北的蒙古高原大半属于突厥语世界。突厥和回鹘草原贵族都力图加强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契丹人、室韦——达怛人的统治,在契丹、室韦驻有官员。后突厥还似乎曾向兴安岭一带移民。突厥、回鹘势力进入内蒙古东部地区,便向室韦——达怛等族打开了通向大漠南北的门户。突厥和回鹘对室韦——达怛人的经济文化都有影响。
相关参考
饮食文化由来维吾尔族的祖先是骑马游牧民族。汉代时,匈奴在亚洲部高原上十分活跃。后来,阿尔泰语族的游牧帝国与匈奴的抗争连年不断,唐天宝三年在突厥的北方过着游牧生活的铁勒部族的一支回纥(即维吾尔族)取代东
都是匈奴人的后裔,匈奴人是最早的突厥人种,现在的土耳其人是从中国西迁突厥中的一支塞儿柱突厥和小亚西亚半岛的土着居民混血的民族。而现在的维族就是当时把突厥灭掉的回纥人的直接后裔,也包括突厥灭亡后融合和同
建立西域高车国的敕勒人,在唐初已被完全汉化,并非维吾尔族祖先
提示:今维吾尔族祖先主体民族只能是840年由漠北西迁而来的回鹘人,840年也可以说是今维吾尔族祖先在新疆的历史的开始,更早的时候,他们的历史和生活的区域均在漠北,指中国北方沙漠、戈壁以北的广大地区,其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hé)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hé)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
元高克恭方棹吟秋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扼要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元代著名诗人、画家。祖先是西域回鹘(现今新疆维吾尔族)人,后东迁山西大同。父亲名亨,字嘉甫,迁居燕京(今北京),对诗
维吾尔族在历史上信仰过原始宗教、萨满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佛教等,后来又改信奉了伊斯兰教。维吾尔族在对大自然的认识过程中,最初出现了对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他们崇拜太阳、月亮、星星、大树、天
维吾尔族在历史上信仰过原始宗教、萨满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佛教等,后来又改信奉了伊斯兰教。维吾尔族在对大自然的认识过程中,最初出现了对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他们崇拜太阳、月亮、星星、大树、天
一、回纥的名称与起源回纥一词为维吾尔这一名称的古译。在传世的古突厥文碑铭,如回纥《磨延啜碑》(《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碑》)中,作uyghur(音),一般认为其意为“联合”。汉文译名最早见于《魏书・太祖本
肉孜节,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回、哈萨克、塔塔尔、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的盛大节日之一。肉孜节也叫“开斋节”。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每年必须封一个月的斋,也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所要履行的一项重